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

作    者:李银河

类 别: 其他作品

最新章节:尽义务

时间:

择偶这一行为是千千万万的人们世世代代在实践的一种行为,社会学关心的是,这种行为中有无规律,有没有某种理论或模式可以概括人们这一行为的规律并对某人跟这个人而非那个人结婚做出合理的解释,根据摩斯坦的介绍,关于择偶标准的理论至少有五种,第一种是历史前例理论,它强调在历史上普遍存在着由父母包办或父母做主要决定的择偶方式,第二种是心理分析理论,它以弗洛伊德的理论为依据,强调人是社会动物,认为在择偶行为中生理需要的因素大于社会选择的因素,第三种是需要互补理论,它强调在择偶时人们的主要考虑是各种需要的相辅相成,例如支配欲强的男性往往选择依赖性强的女性为偶,想受人侍候的男性往往选择会侍候人的女性为偶等等,第四种是价值理论,它认为人在生长过程中,通过社会化,的作用已逐渐将某种价值观内化丁个性之中,而这种价值观即成为其择偶的依据,第五种是过程筛选理论,它认为不能用人的个性因素来解释择偶行为,而只能视之为一个过程,人们相遇,相互产生好感,通过自我启示达到相互的了解依赖,最终满足了各自个性的需要,因此,筛选理论是强调过程而不是强调某种决定因素的理论,摩斯坦,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婚姻由父母包办,婚姻当事人没有什么择偶的自由,当然,父母包办时也有一个择偶标准的问题,一般说来就是所谓,门当户对,关于社会阶层与择偶标准的关系,费德曼,等人曾提出过一个三模式理论框架,其中第一模式是社会分层与择偶行为绝对相互独立的模式,即择偶行为完全是随机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