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却陷入了矛盾。水月一方面明白说谎是不好的,另一方面又觉得不让她说谎不公平。一般人不注意,其实在幼年,人的灵魂就开始分裂。甚至孩子从一生下来就有了苦恼,又感谢你生了他,又仇恨你抛弃了他。因为诞生本身就是抛弃。于是孩子一生下来就拼命大哭,来诉说他的困惑。

水月从小就喜欢花。妈妈说她上一辈子是一朵花,水月是花托生的。只是妈妈不明白水月为什么会喜欢花,她和许多粗心的母亲一样,对女儿的这种爱好不追问缘故。其实水月早就看到过无数鲜花,但她没有动心。真正认真地观看鲜花,那是她懂事后的一天下午。她在田野里蹲下来盯着一朵花看,竟看得呆了。这个时刻对水月非常重要,那是她产生独立思考的时刻。她在想这朵花为什么会开出来。她感到了大自然和生命的神秘。她觉得她就是这朵花,永远开放永远美丽。后来她想起来,这朵花是毛主席叫开的,她也是毛主席把她生出来的。她那时已经知道遥远的北京城有一个毛主席,他给人民幸福生活。在她最初的思想萌芽里,毛主席就伟大出来,成为她的神仙和上帝。

在路边石头上坐下来,水草闭上眼休息。田野的风轻歌曼舞围上来,抚摸着她的感觉。她体会到有东西抹到她脸上,那是阳光的温柔。一闭上眼,她一下就看到这条路上有人影在飘忽,有脚步踩响她的耳鼓。是妈妈牵着她的手走在这条路上,几十年前的身影重现在跟前。妈妈一手扯着她水草,一手牵着妹妹水莲,走在这条路上,她们到月亮河去赶集。

水草陪女儿去看地方那天很高兴,将头梳得很整齐。几十年来她一直重视梳头,她觉得衣裳穿好穿坏由不得女人,但头却可以想怎么梳就怎么梳,她觉得头才是女人的精神。她常教导女儿头是别在女人身上的一杆旗,早晚要梳齐整。另外,她对郭满德家在月亮河满意,那是个大村子,村里自古有街道,街里有许多杂货铺子,山里人每逢五逢十都要到月亮河赶集上会,和进城里一样。女儿嫁到月亮河,就可以在家门口赶集上会,自己去看闺女也就顺便逛了街市。在伏牛山里,乡镇的街市永远吸引和诱惑着四面八方的山里人。

面对父母,水月什么话也没说。她人虽然站在父母面前,心还在郭满德搂抱她的激动里走不出来。很轻易地点了点头,这就向父母明确了自己的态度,坚持了自己的选择。

“地里活,叫别人干吧。”

“认定要我当,我可不管打仗。你们都知道,我不会放枪,一见流血和死人腿就软。”

由于曲先生坚持,饭就端上来。端上来的馍是豆馅白馍,汤是面片葱花汤,汤里还打着鸡蛋,正正经经的待客饭。

“养个孩子也一样,只要咱对他好,长大了他也一样孝顺咱。”

“那是有缘。”

这使我们想到,数十年后水月要嫁郭满德,也并非爱上这个人,她爱上的是她自己想象出来的爱情。相比之下,郭满德只是她走进爱情公园的导游。

不仅仅对她,曲先生对家人都这样,她现连下人也只是听他,并不怕他。他对太太说话最有趣,老像对客人那么客气,经常用“请”这个字,使水草觉得新鲜又觉得好笑。但他在书房里铺开纸写字,却又变成了另外一个人。那时候他手握毛笔,就像握一柄刀,两眼放着凶光,甚至让水草害怕。但这时候先生全身都是劲,神采飞扬,人一下变得很年轻,也就比水草大几岁似的。于是水草虽然害怕他这表情,却又最喜欢先生这神态。有天晚上她看着先生写字,看着看着突然觉得脸热,竟忘了提纸。水草在这里最初感到了异性的吸引。曲书仙写字时的神采飞扬打动了水草。

其实水秀的这种预感很敏锐,它来自水秀对曲书仙的暗暗动心和一见钟情。她对曲书仙暗暗钟情,就感到水草也会早晚动心,这就是预感的源头。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以自己的敏感来推断别人,就是这样。

“不知道。”

她甚至想到了最恶毒的主意,翻身骑到他身上,骑驴骑马骑猪骑狗那样,把他骑一骑。你玩弄我,我也玩弄玩弄你。然后把钱给他,这钱不是那钱,那钱是你买我,这钱是我买你。最后一口痰吐到他脸上,把他赶出去。让他也受受女人的气,尝尝受侮辱受欺凌的滋味儿。但是她没有这么做,并不是没有勇气,而是觉得那样做自己就太贱太泼太坏,真正成了一个坏女人。不管别人如何看她,她自己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好女人。

铁锁忽然起身和水秀坐在一块,一伸手抓了一下水秀的奶子。虽隔着衣服,但毕竟像火一样点燃了两个人的感觉。这一上手、铁锁终于抹下了脸皮。水秀也觉得一股热浪涌上心尖,这使她感到了害怕。她害怕铁锁,也害怕自己,更害怕往后的日月。

“日为阳,月为阴。男为阳,女为阴。”

“妈妈,太阳花是男人花,月亮花是女人花?”

“对,好女人都是月亮花托生的,好男人都是太阳花投胎转世的。”

“爹爹是太阳花,妈妈是月亮花。”

“瞎说,我们什么也不是。只有我闺女才是月亮花托生的呢。”

听了妈妈这种把花引申成人的说法,水月才觉得自己只能是月亮花,不是太阳花。好像太阳花太强烈太亮,自己没有那么明亮。

那夜晚让人激动。水月失去田野里的鲜花偶像以后,很久很久终于在这个夜晚又确定了新鲜的象征,来做自己的偶像。

这种自我寻找并自我确认的偶像,实际上是给自己的命运寻找寓言,梦想把这寓言当胶片,不断冲洗放大出现实生活图象,把生活理想化。

这样我们就找到源头,水月的非现实情结,最初是从田野的“鲜花移情到太阳花和月亮花而开始的。这种从实到虚的移情,

这种从大地到天空的移情,这种从有到无的移情,这种从现实到虚无的移情,是她对现实生活不断失望的苦涩感受酿造出来的苦酒,用来自我品尝自我陶醉。

这使水月去看地方时,什么也不希望,就希望院里有树,可以看太阳花和月亮花,事实上连她自己也不明白,她这种希望是在逃避生活,梦想离开世俗,离开现实的大地,寻找非现实的桃花源。

如果我们稍加观察注意周围朋友们的生活,就会现一个普遍现象,甚至我们自己也有这些体验,家庭生活不幸时,我们总是寻找各种借口在户外游荡,迟迟不肯返回家里去。这是一种挽留,我们一再把自己挽留在家庭之外。

接着,我们就现户外生活格外丰富多彩,很难想象有的人老泡在家里腌萝卜一样有什么意思。我们如出外观光的游客,东逛逛西逛逛,整天在外边摇晃,只在不得不回家时,才回家去吃饭和睡觉。这时候我们把家庭当成了旅馆和饭店,甚至当成了厕所回去蹲一蹲。家庭生活没有了情趣,丧失了激情,逐渐演化成纪律和责任的沉重包袱,压在了我们的感觉上。肩负着它,我们实在感到了一种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