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到这里,程维哲便知道白笑竹叫他回来是何意了,但他却佯装不太明白,疑惑问:“何事?”

这样一来,虽说屋子比较大,但还是显得满满当当。

程维哲把他送出七里村,找这才打听着找到村长的家。

“昨日已经请了,请了村里的大夫去看,老大夫说,他说……让我准备……呜呜呜,让我准备后事。”

他那个茶铺子还有其他伙计住,但不做早食,所以开门很晚,这会儿伙计们都还在睡。他不好打搅人家,所以都是起来上杨中元这边洗漱。

今日这一道汤,杨中元足足炖了半个时辰,所以当他端着砂锅往院子里走的时候,夏君然老远就闻到香浓的鸭汤味。

夏君然笑起来更是好看,他说:“这一趟来北地,是我跟尚泽早就定下的,要把洛郡、千城、华乌以及奉郡等地的市场都考察一番。眼下我们已经跑完,回到丹洛城中稍作休整,过两日便要回去了。”

“我实话同你说,程家的一切我都不可能继承了,你看这间茶铺子,似乎客人很多,但其实并不挣钱。如果你愿意,我还能带你去后院看看我的住处,这里,绝不是你愿意待的地方。”

听到他说给的银钱很足,黑面人严重闪过一道寒光,他又问:“银钱给了没?”

毕竟百姓们平时也没啥乐子,能来这里跑一趟吃碗面,也挺有趣。

学种茶是一门相当难的手艺活。尤其以洛郡一地的耐寒茶为最甚。茶树是喜温喜湿的树植,许多时候,一旦冬日气温过低,很多都会休眠甚至冻死。大梁南地的茶种最多,也是最主要的产地。而北地却只有洛郡,具体来说,其实应该是洛郡丹洛城七里村。

杨中元扭头看他,好半天才道:“因为年纪大了的宫人大多都出了宫,只有很少留在宫中。”

漫漫人海中,有那么多人擦肩而过,只他们两个,那么轻轻慢慢的一眼,就认定对方是自己熟悉的那一个。

程维哲道:“这匹马是弱冠之时爹爹送给我的,后来我一直不怎么回程家,便把它寄养在雪塔巷附近的车马驿中,有空就去喂喂它,帮他洗洗毛。你看,点星多乖,多通人性。”

他声音里满满都是恳求与彷徨,杨中元愕然之后,哑声问他:“徐哥,你好好的,小天自然要一直一直陪着你,将来他还要孝顺你呢,你别多想。”

徐安笑笑,伸手帮他顺了顺头,然后道:“小天,父亲饿了,你去帮我煮碗面条,好不好?”

就在父子两个开心之时,突然前面一个瘦小的身影被从铺子里推了出来,那孩子被推得狠狠往后摔去,“嘭”的一声倒在巷子里的青石板路上。

每到这个时候,杨中元就会停下来,然后对人笑着说:“早啊,今个有新出的拉条子,价格同银丝面一样的,您要是喜欢这一口,不妨来试试。”

之后他便把面饼切成长条,又放入盆中继续醒着。这个过程时间并不长,杨中元也不好炒菜码,就去院中陪他爹吃了几口瓜子。

周泉旭又笑,伸手点了点他的额头:“小哲师父这样好,你记得多提点他,让他好好学手艺认真孝敬人家,师父师父如师如父,将来啊,还要靠你们给他养老送终。”

杨中元好半天才明白他这句话的意思,于是也不由好奇看了那人一眼,这一眼下去,不由叹一句:“倒是好样貌。”

因为魏总管就很喜欢米云亭的画,所以杨中元跟着他很费事研究了大几个月。如今见了这一幅,一眼便能看出是米云亭中期巅峰之作。

有一次他同宫人所的魏总管一起闲聊,下面的小宫人送来热茶,杨中元便跟他聊起了御茶一事。

果然,父子俩的评判标注是一样的,杨中元又点点头,说:“其实他们家的拉条子不说不好,但是跟绝顶美味四个字比起来,就有很大的差距了。孟记能在这里扎根这么久,其实一个是因为开铺子时间早,许多客人都吃惯他们家的味道。再一个,这条巷子里没有第二家拉条子,客人们只能上他那里吃。以前或许有,但手艺肯定不如孟记。”

他不能永远困在这个地方。

程维哲点头,然后十分期待地看着他:“小元,来做点好吃的吧?”

说到这个,杨中元不由有些窘迫,他这几日十分担忧程维哲安危,对铺子里的生意就不太上心,现在爹爹问了,他才含糊答一句:“我原本想着,他既然用流赶走了我们的客人,我们也可以用流赶走他的。可我尝过他家的拉条子以后,我就不那么想了。”

如果厨房里不干净,哪个店家会让自家人吃不干不净的东西?

杨中元立马露出一个笑容来:“孟叔,有什么吩咐?”

亲人亲人,先要相亲,才能和和美美,才能团圆幸福。

他下意识地用力抓了一把手里的胡萝卜,没由来觉得天气更加炎热了。

可送一个孩子入宫,不求财,剩下的也只能是求权。要想有权,那就得先做成皇帝的宫侍,这道理谁都知道,放在杨家这样的人家,那说起来可当真不好听。

他想着早起家里餐桌的那些菜肴,突然灵机一动:“小元,你会做素什锦吗?”

其实经过几日汤药食补调养,又有儿子陪伴在身边,周泉旭的身体这几日越好起来,精神也足了许多,不再每日昏昏沉沉地犯困。

“维书,你也说了,从小都是你追着他跑,可曾想过,他对你是什么感?”白笑竹见儿子这样,不由投下一记猛药。

除了已经二十有二的长子程维书,还有一位刚满十四的三少程维安。二叔家的这两个孩子都是自幼聪慧,也都继承了程白两家的好样貌,又因二叔如今掌管程家,所以邻里亲朋对这两个孩子自然多有夸赞。

他点点头,说:“那倒也相配,年纪差不多吧我记得?”

这会儿天已经有些晚了,西边的太阳正浅浅在天际挂着一个边,有厚重的云层遮挡着,已经没多少光亮散出来。

做这个动作的时候,他背对着杨中元,没有叫他看到自己的表。

杨中元一面用抹布擦着本就不脏的灶台,一边讲:“你写,今日开业,辰时到戌时免费品尝一碗鸡汤银丝面,欢迎光临。”

这个时候的雪塔巷异常安静,杨中元打开铺子沉重的前门,迎了抱着一大捧红绸的程维哲进了门。

他这手艺是特地学过的,抻面的时候仿佛若行云流水,微黄的面条在飞扬的白面上轻舞飞扬,甩出华丽的弧度,因为是吃茄丁面,所以杨中元并没有抻成最细的银丝面,却更有较劲,陪着肉味十足的茄丁卤汁,香得程维哲一连吃了两大碗。

“你哥倒是个经商人才,这些年杨家能更上一层楼,和你大哥坤兄的努力不无关系。”末了,程维哲也只能这样接下话来。

杨中元走进屋来,伸手把蚊帐轻轻拉开,然后坐到爹爹身边:“爹,我跟阿哲请了这巷子里很有名的大夫来家,他和阿哲正等在外面,让他进来给您看看可好?”

杨中元哪里是生气,他是觉得十分不好意思。前些年宫里生活虽然艰难,却从来都没人会拿这个事开玩笑,他们都是吃过朱玉丸的人,有的将来要留在宫中,有的则会回到原籍,宫里一同长大的宫人们心里都很清楚,他们都是彼此年少青葱时候的过客,将来离开永安宫,许多人此生都不会再相见。

程维哲回过神来,轻轻吸了口气,缓缓才说:“哦?行,我的字你要是看的上眼,写多少都行。”

“陈叔,我想在前面南侧靠窗的地方垒一个灶台,简单的土灶就行了,这个您认识人不?”杨中元在厨房里挑挑拣拣,想着找些有用的东西出来。

“爹,我们走吧。”杨中元身上背着包袱,手里捧着两个锦盒,简简单单的,就这样带着周泉旭出了南厢。

杨中善摇摇头,神色黯然地叹了口气:“随他吧,他要什么,我们就给他什么好了。他想要跟泉叔离开杨家自己过,便也随他高兴吧。”

他声音很淡,也很冷,仿佛说的并不是生在他身上的事:“宫里的人是不能的病的,病了也没药吃,要靠自己熬着。有一天我染了风寒,一整天昏昏沉沉,晚上洗菜的时候不小心打翻了水盆,把当天要吃的菜都弄脏了。”

杨中善被他拉着,躲也不是,推也不行,只能看向自己的正君。

他没有看到爹爹鬓角逐渐花白的头,没有在病榻前照顾过林少峰,也错过了程维哲越长越高的个头和越来越成熟的面容。他好似一个外人,被隔离在丹洛城之外,再回来时已经物是人非,许多旧时友人都已不见,许多曾经亲如一家的长辈也早就一抔黄土,让他连最后一面都无缘见到。

杨中元把银票放好,又把那十几两碎银塞进之前放在衣柜中的包袱里,他手里闲钱也就剩下六十几两,他想趁晚上家宴之前,尽快把铺子的事办好。

“爹,这些年我不在家,也没人在你跟前尽孝伺候,是孩儿不孝。你放心,我既然回来了,以后再也不会离开你,等事办完,我就带爹离开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