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六爷听说赵岐带来了四辆车马,走上前去拍了拍赵岐的肩膀说到:“好小子,有长进了,自己还能拉出一支小商队来,当日竟是我小看了你。跟在你后面的是新请来的伙计?多大啦?”

老山羊干完这些,驻足在森林边缘看了好一会儿,才从密道离开远去。在它的目光所向之处,有一具完整的白骨正静悄悄地倒在一块山石边的浮土落叶里,骷髅头上的金丝道冠已经有些锈迹了。夜里,密林深处升起一些古怪的黑气,却一直不能渗到白骨所在的地方。

因为十二天之后,赵岐和鲁贵就要踏上去芜湖的路了,大罗小罗不喜欢跟着商队,已经决定了留下来帮着郁小闲干活,到了腊月再随商队回徽州过年。郁小闲先给了他们十两银子,又许了他们回去时一人十两银子的报酬,他们自然是喜欢。到了赵岐和鲁贵出发的日子,大罗和郁小闲将分别赶一辆骡子车跟着去,把那些紫墨玉的工艺品和一些山货拿去寄卖,说不定又多了一条财路。

郁小闲验看了银票,又去银票堆里选了一百两南陵大福号的银票,在现银堆里挑出了七个十两的元宝,然后才把百两黄金摆在桌上给管家验看。

郁小闲在马车上想了半天,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她家此刻正好要用石灰石做混凝土修路修水库,石灰石都是在丁家镇买的。那些石灰窑的工人不是正闲着吗,就让他们做后盾。让他们用独轮车给自己家送货,弄十个人推独轮车掩护自己,再弄几架骡子车运些大理石,自己的车混在其中,应该可以顺利脱身。

小罗看见郁小闲这个狼狈的样子,赶紧过来询问。郁小闲对他说到:“我走不动了,叫骡子车来接我回去。”小罗听到吩咐赶紧让人去叫车。郁小闲又对小罗说到:“我在山上摔跤的事情你别说给其他人听,只说我一直在山上和你们在一处就好。既然我没出什么事,就不必让大家跟着担心了。”

看见眼前的景象,郁小闲终于明白了,这个道观才是在她家东山修炼的道士真正住的地方,这个道士为了修炼,又建造了山间密道,直通山顶的修炼场。自己就是掉入了因为年久而被杂草掩盖的洞口,才到了道士的老巢。

李平安听说竹山上的太太说要放东西到自己家里来做,立刻腾出了一件装成品的好库房给郁小闲用,木门上还特意挂了一把铜锁。今天三个儿媳都带着孩子上县里赶集去了,家里是难得的自在,郁小闲把钥匙交给了徐香草保管,又打发徐香草跟着骡子车回去搬东西,问梅管家要六斗米送过来。

黄有才一听郁小闲要买好吃的奖励自己,就高兴地不得了。郁小闲因为将来要靠黄有才赶一辆车,所以有心教他些事情。毕竟黄有才以后要扮演两个角色,一个是竹山上的秀才老爷,一个是车夫,千万不能穿帮。

郁小闲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说到:“徐姑娘我另外有安排,我们家的四个家奴主妇都有事安排,让王顺子的大嫂来帮忙做饭,所有孩子负责捡柴火做饭,送饭。王顺子的媳妇和黑子的媳妇负责带着我们在附近找的几个女人,给所有的男人洗衣服,这样男人们可以专心干活。要是灶上缺人,还可以喊她们中的一个来帮忙。不过先立了规矩,伙食上的事情,舅母说了算。浆洗上的事,王顺子的媳妇说了算。我按她们说的,给工钱,拨米粮伙食钱。”

山田的整个规模大约可以弄出十亩地,可郁小闲不想违背自然,把一座山全部变成梯田。没有树木固定土壤,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毁掉庄稼,再者也不是每一块地都合适种水稻,郁小闲想物尽其用。

郁小闲身上披着桐油布,手里打着雨伞,登上了最高的山峰眺望远处,脑袋里就在一直思考着把整座山变成一个独立社区的构思,等考虑地差不多了,天也就黑下来了。下山的时候,郁小闲遇到了赵岐,看见妹子一脸忧虑的样子,赵岐也觉得很奇怪,什么事能难倒这个妹子呢?

那个女子听到这话却还是没有动手摘斗笠,徐老汉连忙解释到:“我最小的闺女,脸在小时候被野兽伤了半边,很难看。如今都二十岁了,还没有合适的人家可嫁。好在我那儿子媳妇不嫌弃她,将来要是嫁不出去,就让侄儿给她养老送终。我的竹编手艺,学得最好的就是她了,以后要是太太肯关照我们一家,我们家的日子也能好过些。”

李家如今虽然没分家,可李四子的大嫂最担心将来要负担这个没用的小叔子,时常说话夹枪带。李平安夫妻都年过百半了,将来还要靠三个儿子养老,也不敢轻易得罪三个媳妇。大嫂厉害在面上,其他的两个媳妇也不是省油的灯,老两口真是担心四儿子将来的命运,怕是死了都不得安心。

锦娘心疼地说到:“老爷今天累着了,还没吃就先累得睡着了。”

郁小闲蛐蛐的头说到:“谢谢婶婶的关照,可我觉得孩子还不到四岁,这么小发蒙也早了些,不如等汛期过了,山路好走之后,我先带他去学堂看看再说。要是孩子坐得住,我就每天让人送他上学去。”

郁小闲对这个冷遇是在意料之中的,她笑着把手里的篮子放到茶几子上,对黄黎氏说到:“婶婶,这个是我娘家托人送来的点心,御膳房退下来的女做的,您尝尝味道可好。”

郁小闲知道蛐蛐很聪明,他还记得祖母和娘的叮嘱的话,大人教小孩子的话都是有目的的,那么锦娘做过什么事,让从前家里的人那么厌恶她?蛐蛐的亲娘又是怎么一个人呢?她又是怎么死的?这些疑问在蛐蛐嘴里肯定得不到答案,大约是能从招娣嘴里听来些,可这世上哪里有叫孩子揭发她生母罪过的道理。郁小闲就算想知道,也不能离间别人的母女感情,她决定等送走了赵岐他们,哪天亲自问问锦娘。

郁小闲弯下腰真的咬了一小口蛐蛐的蛋糕,随便亲了蛐蛐一口以资鼓励,孩子本中的亲热和孝顺是一定要领受的,这会让他明白关爱和分享。蛐蛐喂完郁小闲之后,又跑到黄有才面前举起了蛋糕,黄有才看了一眼郁小闲,也咬了一口,然后也亲了蛐蛐一口。蛐蛐如法制,又给招娣咬了一小口,却没有继续分享,立刻把大半个蛋糕迅速吞吃掉了。

梅管家听到饿殍遍野就难过的低下了头,说到:“我和老伴遭遇过这事,那时她还怀着孩子呢,不是老主人救了我们,我们就饿死在荒野,让野狗吃了。”

郁小闲感激地看着赵岐说到:“谢谢你,大哥,我今天还寻思着再去一趟南陵县,买些芋头来种,水泡子那么多,一百斤芋头还真不够种。现在你把这好些东西都找来了,我这山产可就要多起来了。”

在山坳里围着一群山民,有好事者认出了郁小闲就是新来的黄家竹山上的太太,赶紧对梅张氏说到:“你拉太太和少爷走远些,里面的是王山子家的老婆孩子,王山子被猛兽吃了,同行的人就带了他一条膀子回来,他家娘子都快疯了。家里留下了三个男娃子,大的才十二岁,小的不过五岁,不卖掉一个孩子,他们家就没有活路了,半大的孩子还不知道多能吃。”

次日就是端午节了,由于节后要把今年最后一批卖钱的老竹子运出去,上午男人们还是去干活了,家里的女人就忙着做端午的饭菜。今年的端午宴比往年的都要好,对于一直过苦日子的人而言是件高兴的事,对于锦娘而言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往日的总总繁华就是在这种日子才倍感没落。

郁小闲这番话说到黄黎氏心坎里了,于是她问到:“你们是从南京府来的,不知道那边还有什么亲眷?”

家里的两辆车都出来了,梅管家和黄有才同车,教一些族里的事情给他知道,毕竟黄有才认了他原先的主人为义父,这才能和举人老爷家攀上亲戚。郁小闲带着蛐蛐同车,她一遍遍教蛐蛐礼仪和诗词,但愿能获得举人太太的另眼相看。五年内,她决心守着山林,对于“山神爷”要格外巴结,也许招娣将来的姻缘也需要攀着这棵大树,蛐蛐上黄家宗祠学堂的机会,也要这样争取来。郁小闲知道,就算自己是穿越来的人,也不是全才,没有能力大包大揽,只能学着借力发家。

把事情定下来之后,郁小闲就开始认真绘制两个礼盒的样子,她心里已经决定了该送上门礼物了。梅张氏接了差事来回话,郁小闲给了她三两银子,把图样子给她,交代了几句,她便匆匆离开了,郁小闲送她出门的时候,在海盐的盆子里看见了几只贝壳,便捡了起来递给梅张氏说到:“舅母把这个镶嵌在大盒子上,我想那孩子能做得好看。”

锦娘脸上没有什么变化,郁小闲知道她就是一个心计深的人,越是这样明面上就要待她和别人不同。郁小闲说到:“我动用了公中的十二两银子做本钱,等卖了货会还上。这些碎银耳也能值个二两银子,留在夏天我们将就着吃还是好的,那点海里的杂鱼和咸虾就炒在咸菜里下饭。我念着你身子不好,特意买了一两人参的须给你炖汤补气,这是我私下给你的,随便你自己怎么吃。”

郁小闲整理东西到油灯都熬干了才睡觉,当然她没有睡在通铺上,是睡在了车厢对接的板子上,她是守财的人,守着这些值钱的东西才睡得香。

吴小四看见自己培养出了一个能驾车的徒弟,也很得意,拿出一个铜牌子送给郁小闲说到:“如今你也算是我吴四爷的徒弟了,难得你还喜欢四爷我自己做的衣裳,我就当你是自己人了。现在就送给你一个信物,将来有事报出我四爷的名号,这一带的朋友还能给我个面子。”

十五两银子,体积大,分量轻,回程的时候就放在她自己的车子上,用两头骡子拉车,跑长途最多能拉四百多斤,掩饰一百斤海带应该可以。

郁小闲说到:“将来我在山里收了好东西,一定送到府上让您家先挑选,只求您一件事,我们交易的价格不要说出去,这次也一样。世道不好,打秋风的多。”

用蒸汽让所有的干回软,再浸入郁小闲自己做的卤料汤一个时辰,再蒸干,让的水分保持在切片即食的状态,就算成品了。然后再按品种修整成外形统一的块和条,用竹篾扎捆了,一斤一提。如此这般,最后的成品就有七十五斤,多下来的六斤碎,郁小闲留了一斤给家里吃,剩下的五斤包了去当样品。

老头子问到:“太太说个样子,我带着我全家做,不耽误太太家的事。”郁小闲把她的构想说了,老头子不含糊,他随身带着工具当着郁小闲的面在山口砍了一竹子就立刻加工起来,十分钟就出了一个成品,拿给郁小闲看,郁小闲很满意他的手工,就允许他在自家的竹林里再砍了两竹子。梅管家心疼好竹子,只让砍了一,让老头子在把预备当柴烧的一堆里挑了些合用的去,老头子说这些材料他尽量做,明天天一亮就把竹盒子送过来。

作为一个有经济头脑的人,郁小闲拿到这些蘑菇之后,立刻想到了分级,把菇体完整,品相好的跳出来,按大小分类,她想明天该去镇上一趟,做个包装,像现代超市卖山珍一样,把品蘑菇分级包装卖出好价钱。

郁小闲笑着说到:“有劳你们了,我们要这些山产也就是自家用,明天也正好可以看看你们这些山里的街坊邻里。”

梅管家把两贯钱的定金交到郁小闲手中,说到:“太太,我老婆子已经做主,让大家在竹林里干活了,你家的车马骡子都在,正好可以自己送下山去,省的我叫车还要花钱。从县城回来,正好买一石糙米来,你们一来,我家的粮食就差不多见底了。”

梅管家打量了郁小闲几眼,说到:“我和老伴都是豫章郡的人,我们梅家在当地也是大姓,上几代就不少人离家远行,姓梅的五百年前是一家,或许你的母家和我家有点瓜葛。”

农村人淳朴,郁小闲这一行人当晚就住在了这户农家。大家吃着吴大嫂特意做的一桌子待的好饭菜,干豆角烧腊,韭菜炒蛋,那味道比郁小闲原先吃过的农家乐还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