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闲一个哆嗦,立刻起身尴尬道:“额…那个,多谢姑娘抬举,赵某是个粗人,很‘粗’很‘粗’的,实在没法陪你进宫,在下告辞了!”说完赵闲便慌不择路的跑了出去。

突然,一阵银铃般的笑声传来,赵闲回头一看,竟是一位身穿脆裙的清丽少女,此女脸上带着点点笑意,模样生得相当俏丽,一张粉光致致、光洁妩媚的脸蛋儿,如月弯眉近双眉处淡一些,后边却又黑又浓,一双亮晶晶的明眸下面是腻如玉脂的鼻子,红润的樱桃小口,只是有些羸弱,弱柳扶风来形容应该很合适。

“这是那家公子,好生大胆。”

宽敞豪华的马车上,还坐在一名身着文袍的小书生,此人正是上次开头‘yin’诗的那人,他依在车边,举着酒杯和路过的女子套近乎。听到凌月的话,回过身点头到:“赵兄,我等常州四大才子出来游玩,胡兄不在已属憾事,你若再闷闷不乐,谁来振我常州的文风?”

赵闲可算是憋了十几年的小处男,看着花语洁白无暇的玉脸秀颈渐渐的染上一层粉se,空气中顿时弥漫起一丝旖旎的气息,那成熟的女子芳香,一阵阵的传入鼻孔,让他心跳加速了无数倍,脑中又想到昨晚初尝香唇时的味道,身上某处胀的有些难受,他不禁舔了舔嘴唇,慢慢凑到花语身后,挑起一束青丝拨弄着,试探xing的问道:“小花,你觉得我这人怎么样?”

“嗙!”

“呀啊呀呀…我说玩的,你饶了我吧……”凌月很没骨气的躲到了家仆的后面,哆哆嗦嗦连头都不敢抬。

“呸!那是我以后的媳妇,谁告诉你她是我姐。”赵闲一脸yin沉,若不是为了救怡君,他就不会去花语的房间,更不会把亵衣揣进怀里,那样花语就不会恼羞成怒,说不定那没说完的话,就是接受他,比如:‘小闲,其实你娶了黄家丫头,并不影响我和你的关系,有夫妻之实便可,有名无名对我来说不重要……’

花语跑了一天,额上还浮着香汗,见赵闲从屋里匆忙跑出来,她忙道:“来,试一下这衣服合不合身。”她从篮子里取出一件做工jing美的长衫,推着赵闲就往屋里走去。

见女刺客不拿自己当外人,赵闲轻哼一声,道:“救你,是因为和你有过一面之缘,不愿你暴尸荒野,我只是个平民,担不起刺杀朝廷命官的罪名,能动了赶紧离开,莫要拖累了我。”

大恩大德?赵闲心中莫名其妙,他可不记得帮过着这小胖子的忙,不过有人对他感恩戴德,他当然不能嫌弃。赵闲坐在席上,大手一挥,谦虚道:“举手之劳,举手之劳,不足挂齿,不足挂齿…”瞧瞧这脸皮。“就是就是!”胡一刀的眼睛,一直在周围几个穿红戴绿的女子身上乱飘,还不忘附和几句。

花语的闺房,自然比赵闲的屋子整齐好多,屋中装饰素雅,晕红的帐幔,床的斜对面是一的梳妆台,铜镜前摆在几盒脂粉,墙上挂着一幅刺绣丝帛,绣的是娇艳动人的牡丹,旁边两行‘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ri暖玉生香’,便是当年赵闲为了不练字,讨她欢心的大作,因为暗藏花语的名字,她极喜这两句,特地制成刺绣挂在了屋中。

老人微微摇头,抬手把想上前追击的护卫,都撤了回来,治疗伤员打扫现场,还有防护着小姐的马车。毕chun已经离开,若护卫全部追受伤的刺客,又有人来杀回马枪,可是得不偿失。老人气息不稳,面se带着一抹chao红,刚刚接下一剑,他也不好受,做作石凳上久久不能站起,缓了许久才恢复过来。

赵闲见此站起身来,不可思议的道:“金陵,号称天下第一雄城,前面有滚滚长江作为天险,北齐进攻,必须跨过江面,所携带攻城器械定然不多,沈大将军三万人依关而守,齐军五万人长途跋涉进攻,本来毫无县念的一仗,结果沈大将军所带的三万人,死的只剩八百,才打跑了齐军,这还好意思说凯旋,别的不说,我只想问一句,将士战死两万九千余人,他沈凌山作为主将,为何没有死,他是怎么活下来的?”

“给我站住!”赵闲身体顿住,黑着脸走了出来。

并不宽敞的南街,商户大都开了门,几个穿着棉袄的老汉,坐在火盆便,伸着脖子打量路过的车队。

黄天天外号xing格都很暴力,可终究是个年方十七的小姑娘,一个高出她不少的男人,**上身站在她面前,饶是她再豪放,也压不住内心的紧张,黑亮的眸子四处乱瞟,就是不敢直视赵闲的身体。

“锤子哥,这是什么?”小梦拿起来,入手不是很很重,她想瞄瞄空心的里面是什么,却被赵闲一把抢了下来,突然的动作吓的小梦肩膀一抖,弱弱的看着赵闲。

小厮见状微微一急,忙劝道:“赵闲公子,此次‘书文论剑’,不仅知府大人会来,当朝兵部尚书沈大人返乡探亲,听说也会到场,若是能在他面前显头露角颇得赏识,那可是一步登天的好事,您真不想去?”

赵闲可不知道花语误会看他和黄天天,不理她的阻挠,把手绕过她的粉颈,在乌黑的秀发下,小心翼翼的系着红绳,道:“这是我在万宝楼专门给你定做的,不给你戴给谁戴?”

凌老对黄天天点点头,眼中透着一丝亲和,虽然身后的小白胖子凌月,满脸都是惧意。

‘凌大胖子’是凌家的老大,本名凌仙,从小长的很胖,经常被赵闲和黄天天混合双打,赵闲没想到几年不见他,变化如此之大,去了泰国不成?

黄天天小脸气的通红,却没法辩驳,持刀就朝赵闲扑了过去,斥道:“要你多管闲事,凌月能不能活到成婚那一天还说不定,我才不担心这些。”

花语切着白菜,脑子里也在回想赵闲‘调戏’那红衣女子的事情,看到赵闲偷偷‘傻笑’,一脸回味无穷的样子,她的表情越来越怪异。

花语闻言脸se微微一僵,满眼都是不相信,正想反驳,却习惯xing的在赵闲身上瞟了一下。

赵闲轻轻一甩袖摆,面上毫无愧se,质问道:“姑娘,赵某一而再再而三的解释,你却一直出口伤人,那赵某想问,这两句好诗,下流在哪里?”

‘才子’们出来游玩,少不了笔墨纸砚,此时桥上,便摆了桌案宣纸,上面有一副未完的画作,景物是一个文人,在竹亭中执笔书写,意境倒是不错,可这笔法实在不敢恭维,下面还有风sao的落款‘常州李雅’。

众人果然乖乖闪开,望着赵闲的身影冷笑不已,只要赵闲现在没有抬笔写字便离开,众人便可认为他是不敢写字,为什么不敢?害怕被人戳穿‘真面目’呗。

反正只要赵闲一走,这匹杀出来的‘黑马’就立刻就变‘黑驴’,刚才出的风头,也自然而然的变成茶前饭后的笑话,‘小铁匠窃诗大闹文会,众才子识破落荒而逃’这类笑话段子,明天就能传遍这个常州。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想看在闲出丑的,赵闲刚有离开的意向,一位年轻公子便身形一闪,拦住了赵闲。

赵闲心中急切,抬手想推开前方挡道之人,可没想到的是,他的手竟然被一股柔软的力量弹了回来,没有丝毫着力的感觉,不用想也知道遇到了武艺高强的人,赵闲抬眼一看,尽然是柳知府的公子柳飞月。

柳飞月弹了弹身上的白se长袍,露出一丝亲和的笑容,劝道:“赵闲兄,一首诗不过寥寥几字,绝不会耽搁兄台半点工夫,还请兄台抬笔,满足众人这番心愿。”

柳飞月他爹是常州知府,若在他爹管辖的地盘上出现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对ri后考核功绩定然有好处,而且兵部尚书沈凌山也在场,沈凌山只要回京在圣上面前提上一句,他爹加官进爵还不是迟早的事情,所以他热心的把赵闲拦了下来,希望赵闲真有的才学,为他爹长长脸。

“好小子!”赵闲胸中急怒交加,外面的呼声很急切,他不敢再多做纠缠,只得回头走到场中,抬笔在纸上唰唰唰飞速写了起来。

数百人都静悄悄的,只能听到毛笔与纸张摩擦发出细微的‘哧哧’声,众才子和沈凌山等人皆是探头,伸长脖子看着,却因为角度问题一无所获,倒是二楼的众多小姐夫人,美眸微亮看着场中挥文舞墨的赵闲,小声讨论着什么。

那个被称作‘青奴夫人’的美妇人,却没有看那桌案,jing致的眸子反而在赵闲的健硕的身材上游移,还微微探首瞄了瞄赵闲领子处裸露出的宽大胸膛,咬着下唇不知再想些什么。

稍许,做工jing良的狼毫笔被扔到地上滚出一道墨迹,赵闲冷哼着猛的一甩袖子,轰开众人急步而去。

柳飞月宋书怀颇为好奇,忙上前观摩,可看清纸上的字后,却齐齐镇住,二人望着纸张说不出话来,稍许,他们对视一眼,皆是点头一叹,目中带着许些钦佩之se。

宋书怀回头看了看赵闲离去的方向,叹道:“好诗,好字,好傲的一人,此次文会,恐怕无人能出其右,因事提前离场,当真遗憾。”柳风月点了点头没有否认,看着宣纸沉默不语。

此话一出,全场一片哗然,脸上都是不可思议的表情,赵闲究竟写了什么,竟然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宋书怀做出这番评价?

柳知府笑的跟朵花一样,一副‘真给我长脸’的表情,经过宋书怀这番话,赵闲今天肯定出名了,赵闲是他治下的人,江南四大才子加上赵闲一共五个人,有三个出在他常州,还有一个是他儿子,ri后和同僚攀谈起来,那是倍儿有面子。

柳知府正想发表几句感想,却看到众位才子,都围着赵闲那副字争论不休,面红耳热的讨论着什么,柳知府不禁奇怪,和几位夫子一起在上面探头探脑,想看看赵闲写的什么。

沈凌山的好奇心最重,没让手下把那副字呈上来,而是脚尖轻点地面,亲自腾身来到场中,众人立刻退到两边,沈凌山入眼,便看到龙飞凤舞的几行大字:

金戈铁马震边关,守域攻城血浸衫。旧赋新词轮换作,谁怜白骨乱蒿边?

一群蛀虫!

“谁怜白骨乱蒿边?”沈凌山猛的顿住身体,修长的手指微微抖动,看着这副笔锋强劲的字,久久沉默不语,或者说是无言以对,他总算明白,宋书怀为何会做出这番评价,众人为何会争论不休。

大梁尚文的习气甚浓,尤以江南为重,才子仕女,无不以文采出众为荣,以吟诗作对为雅。放在太平盛世的时候,这些都没有错,可是在如此国难当头,北齐年年入侵边关,金陵城外天天有人战死,大梁形势已经岌岌可危,他们却还依然故我吟风弄月,为了一点名气冷嘲热讽,这些人,难道就是大梁培养出来的的国之俊才?若真是,那大梁还有何前途可言?

赵闲用‘蛀虫’形容在场的才子名家,一点也不过分,他蔑视所有的读书人,确实很傲,可却傲的让人无法反驳,至少沈凌山无法反驳,或许赵闲这首诗,就是是写给他看的,写给他一个将军看的,写给他这个大梁朝廷的重臣看的。

柳知府也凑到书案前看了一眼,灿烂的笑容立刻就僵了下来,翻书似的转换成悲痛之se,失望的看着众才子,摇头道:“会做几首烂诗有什么用?能治的了国吗?能安的了大梁吗?能救万民与水火吗?哼!国之不幸啊,若人人都有赵闲公子这番觉悟,国家何愁不兴?天下何愁不能一统?”说完他偷偷瞟了沈凌山一眼,观察沈凌山的反应,沈凌山却没理他。

“此子,非庸人也。”沈凌山沉默良久,半晌后长叹一声,抬抬手让阿祥把这副字收起来,扫了扫场中争论不休的才子们,发出一声苦笑,被阿福搀扶着离开了书院。

柳知府见此,便知道此次文会提前结束了,他轻咳一声压下众人的议论,朗声道:“经本官与众位夫子商议,此处文会魁首,由赵闲摘得,各位可有意见?”

“嗡…”这是众人的回答,眼中不服却无人作声,他们根本没资格提意见,目光都投向为首的四大才子。

宋书怀摊开双手,随意笑了笑,柳知府便大笔一挥,此次文会,尘埃落定,常州黑马,横空出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