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全场上上下下反应极好。

他们失望了。连邻居们都失望。哪有看病不给药的大夫?都摇摇头走了。

叶敏听了院长的话,下决心向宋大夫请教。下班后,叶敏轻轻扣这老人的屋门,心中在想宋大夫上了一天的班,不累嘛?他愿意给我讲吗?自从宋大夫来后,同他的话又不多,除了工作外,真没说过什么。这次请教他会教嘛?

随着中医门诊量的增加,抓中药的调剂也更是忙。小鲁,汪智。他们二位抓药者忙的是满头大汗。天天头都不抬一个劲的抓呀,小戥子一戥一戥的称。就这样取中药的人还是的等药。有的一等一上午,等急了,就有脾气了。有天,病人为等药和汪智吵了起来。病人嫌他给熟人走后门抓药了。汪智说他没有。

医院‘工’字型走廊式的房子。‘工’的上面的一横,这排房子是门诊部,它有:挂号收费室,西医门诊,中医门诊,外科门诊,妇科门诊,小儿科门诊,注射室,换药室,西药房,中药房……

那是早晨,叶敏像往日一样最先来到医院,打开门。担来水洒院子,扫院子。然后打扫室内卫生。扫地,擦桌椅板凳。诊断室,药房,注射室全擦干净了,把全天该用的东西准备好,就等接待病人了。当她哼着歌,将一盆脏水从室内往外端时,正好和病好后第一天来上班的庞院长撞了个满怀,脏水洒了庞院长一裤子一鞋。叶敏吓了一跳。

叶敏说:“这有什么不敢。我睡古大夫的房子,说不定那天古大夫给我托梦,告诉我医院的事情。告诉我什么病应该怎么治,什么病用什么药,梦中教我医术啦。此乃一件大好事。”

奶奶给叶敏缝了床很厚的棉被,生怕她在外面冻着。妈妈又给她买棉鞋,棉帽,棉手套。行李准备了一大堆。

见了钱老师。

年轻医生,小护士们只好说:“人吃五谷害百病,没有不得病的。叶主任得的是小病,过几天就好了,就来上班了。”

幼小的孩子回答不出来。他抓起孩子打,只要能拿到的东西,拿到什么就用什么打。打不到就骂。吓的孩子往妈妈背后躲。见他如见温神。可天天在一个房内,孩子往那躲?孩子往妈妈身后躲,妈妈倒霉,所有的东西都落在了妈妈身上。妻子常常是脸上带伤。公社干部,邻居去劝说,结果反而被他骂的头破血流。无法劝说下去。他的病苦大家是知道的,是同情的。可他这样长期的无理取闹,打孩子,骂孩子,骂老婆,骂领导,骂邻居。久而久之也无人蹬门了。邻居,领导可以不蹬门。可妻子,孩子不能离开。受罪的是他的妻子,孩子。

更严重的心理变态是在近一年内生的。起初他大骂妻子有外遇。妻子争辩到:我房门都不出地守在你身边,怎么有外遇?他不听妻子地辩解动手打妻子,硬逼妻子脱光衣服站在他面前。妻子不从,他抓住妻子就打,就撕扯妻子地衣服,直到扒光。

在孩子面前也是这样,抓住妻子就扒衣服,完全不避讳未成年的孩子。

每次闹得太厉害了,公社把他送进医院住一段时间。次数多了医院不再收他住院了。

妻子忍受不了这样地侮辱,几次要求离婚。可着婚怎么离?离了谁照顾他?

公社领导给妻子做工作,叫她一忍再忍。可她是人,她还有孩子。这种忍能到什么时候?

无奈之下,她找到了院长。她向院长哭诉。院长觉的这病人我们应该收。能治到什么程度我们不敢说,最起码我们收治这位病人是对病人家属精神上是个安慰。”

就这样,这位特殊的病人住进了农场医院。

对这样一个病人,在当时的条件下,农场的医院是没有能力治愈的。可在一段时间内,给病人家拥有了一些安宁和希望。

这个病人在农场医院前后住了两年,他的家人才有一点安宁,孩子得以上学。

事后有人问院长:“收这个病人是否费力不讨好?”

院长说:“我们干得工作不能用费力就要讨好来讨价还价,我们治不好他的残疾,他的心理疾病我们也治不好。这说明我们能力不够,我们尽我们所能,能为他减轻一点痛苦,能为他家人分忧,就足够了。”

晚上,宋大夫的宿舍里,叶敏,宋大夫,这一老一少在灯下上课时,谈到这个“特殊”病人。宋大夫也认为院长的做法是对的。宋大夫说:“像这样身体有残疾,心理又有疾患的病人,应该有个专门的医院收治他们。我们对他们的疾患无能为力,维持他们的生命都是在探索中”。

叶敏望着老师,她不解的问:“这医院什么地方有?送他去不行嘛?”

“有些事是很复杂的。我们这所城市没有这专科医院。就是有能否住进去?像他家的经济情况能否住得起?这都是现实问题。”

“住院都这么难。治好这样的病人就更难了?”叶敏的感慨。

“是呀。所以说做医者是艰难的。能像孙思邈说的那样,做一个合格的大夫是何等的难。就如李白所说了:难于上青天。”

“你指的是做一个好大夫,叫患者信的过的医生。”叶敏问。

宋大夫点点头。

叶敏说:“有些大夫为工资而干,混一天是一天,混一个月钱到手就行了。这样的医生叫人蔑视。”

宋大夫告诉叶敏:“不是每一个医生都在向孙思邈所说的那样要求自己的,那个境界太高了。心中有责任感,时时刻刻想着自己是个医生都是很难做到的。《大医精诚》永远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听着宋大夫有讲,,叶敏感到当一名真正的医生真的很难。庞院长兢兢业业一辈子。宋大夫逆境中努力。时刻没有忘记自己是个医生。我要向他们学习才对。

这晚,宋大夫没讲什么课。叶敏确觉好似上了堂大课。这一夜她又想了很多。

计划生育工作开始了,这一利国利民的重大国策像一阵暖风吹进了农场。可在农场开始执行计划生育是何等的难,她和所有新生事物一样,执行起来都遇到重重阻力。

院长从城里计划生育委员会开会回来,立即传达了上级的精神。

上级的精神是传达了。农场怎样搞?如何去落实这又是个很关键的问题。院长又开始睡不着觉了。他躺在办公室,这间办公室兼卧室的房中,辗转反侧。农场的农工来自五湖四海,全国各省的人几乎都有,最多的是江苏,甘肃,河南,四川这几个省的农工占有数最多。还有不少的少数民族。当然计划生育没有涉及到少数民族。但工作不能不做。今天少数民族不搞计划生育,明天如何不好讲。目前关键是汉族农工中如何落实?如何把重大国策贯彻到每个人的心里。不能像前几天一个农工所说:他的老家为计划生育闹出了人命。

第二天,院长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他拿出了自己的计划,几个医生也分别拿出了自己拟定的计划。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大家讨论决定分三步走:

第一:大力宣传利国利民的重大国策,宣传计划生育的好处。

第二:实施措施:已婚者放避孕药和避孕工具。过两胎又怀孕者,要坚决采取措施,想办法使她们终止妊娠。但要做好思想工作。

第三:对顽固者、钉子户重点突破。

计划是在纸上,做起来要在人。院长动全体医务人员,叫她们先起带头作用。表决心,写保证书。结过婚的没孩子的谈对计划生育的认识。有一胎者保证五年以上要第二胎。有二胎者坚决杜绝第三胎。医务人员要走在大家的前头。

医务工作者先带头计划生育,这给全场的农工们的极大的影响。妇女们坐不住了,开始想问题,看报纸,在一起讨论自己该怎么办了。

紧接着利用农场知青宣传队的作用,排练了一台宣传‘计划生育好’的节目,从一分场演到了四分场。当时电影很少,一年放不了几次电影。演电影时又是人员最集中的时候,不但农场的农工集中了,就连周边公社的社员也赶来看电影。院长带动医院的医护人员做幻灯片,在电影开演前放。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做工作到家。她们把避孕药、避孕工具放到每家每户,在农工家中宣传。一家一家的做工作,给他们讲避孕药的服法,注意事项。还给她们讲如何育胎养婴,讲计划生育。

一、二分场是汉族农工最多的两个分场。三、四分场少数民族占的比例较多。这就说明工作的重点在一、二两个分场。庞院长干脆住在了一分场,安营扎寨更好的开展工作。他和两位同志整理出全场所有已婚妇女的名单,包括她们的年龄、丈夫的年龄、家庭情况、几个孩子、孩子的年龄等等。

心中有数,才好有的放施。院长把已婚妇女分为了三组:过生育年龄组;生于年龄组;未生育年龄组。这样一细分就一目了然,工作的重点在生育年龄组。当然,对那两个组也不是不管。对过生育年龄组,要做好更年期的治疗防护;延长更年期,防御妇女更年期疾病的生。对未生育年龄组,给她们讲晚生晚育计划生育的好处,讲优生优育;做好当妈妈的前期准备工作。对生于年龄组那是要花大力气的。有三、四个孩子的,坚决杜绝第四、五胎。给她们讲计划生育政策,希望她们做绝育手术。院长他们挨家挨户,一个一个兑现做她们的思想工作,使她们保证坚决不再要下一胎。对有两个孩子的做她们的思想工作,计划生育,不要第三胎,最好是做绝育手术;手术者给予奖励。一胎者做工作,希望她们间隔五年以上再要第二胎。

这些工作看似简单,可做起来要花费大量的人力。世上做人的工作是最难最难的,做计划生育工作难乎其难。因为做的工作不单单是一位妇女同志,她的身后有丈夫、公公、婆婆、爸爸、妈妈、孩子。自家,婆家,娘家一系列的家庭网,哪个地方出了问题,都会是计划生育工作受阻。在一分场蹲点的日子里,院长和他所带的工作人员几乎是夜以继日。白天开会,整理材料,找相关的部门沟通;晚上给妇女同志开会外,挨家挨户上门做思想工作,包括她的丈夫、公公、婆婆、爸爸、妈妈、等等等等。口说干了,鞋磨破了,人耗瘦了,话说尽了,有些被访者通情达理,有些根本不买账,还破口大骂,将你赶了出来。什么样的人都有,什么难做的工作都遇到过。作计划生育工作的同志给院长脾气,说:计划生育利国利民,是天大的好事,我们却遇到的是挨骂?甚至挨打?这是为什么?

院长又耐心地做他们的工作。院长说:“我就不信,我们做计划生育工作比战争年代强攻敌人据点难?比在战场上冲锋陷阵难?比掩埋一个个死去的战友痛苦?我就不信我们做不好这项工作。战场上是舍命,今日我们也要舍命干。这么好地国策,我就不信做不通某些人的工作”

院长又采取了新的策略,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他组织了四个分场的妇女干部和一些在计划生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妇女同志,到计划生育搞的好的单位去参观学习。回来后组织各分场的农工开会,叫这些同志谈参观所见;叫她们谈体会,说感想。然后组织讨论会,叫大家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想法,讲出自己的意见,提出好的方法。说明自己的决心。

通过这次活动,场里的计划生育工作向前推进了许多。

院长又请来了一位解放军同志给场里讲演计划生育的体会。说是体会不如说是一个计划生育报告。

这是一位很普通的解放军同志,他有家,有两个孩子。计划生育中,他主动提出了自己做绝育结扎手术。周围的人们都很不理解。绝育结扎手术一般是女同志做,你一个老爷们,而且又是个当兵的为什么自愿做这手术。他说:“计划生育是夫妻双方的事情,不是单单指那一方。做为丈夫应该为妻子分忧,这不是表现在形式上,而是在具体行动上。绝育手术男、女都能做,手术后的效果是一样的,都是为一个共同的目的--计划生育。可男同志做手术简单,流血少,痛苦少,副作用极小。既然都是响应党的号召,男同志为什么不能做。作为家庭中的一员,为什么不能为妻子分担着一小点痛苦?我们当兵的日夜守卫在边防线,长年不在家。家里的儿女要妻子照看。家里的老人要妻子照顾,妻子又要下地劳动,为一家的生活奔波。我为家付出一点又有何方,于时我主动提出了自己做绝育手术。”

听到这里,会场里一片雷鸣般的掌声,而且持续了很久很久时间。在场听讲演的人们被这位军人所倾倒,他的话语和行动触动了大家的心。他对妻子的爱是至高无上的,他的行动是军人的骄傲,也是全体男同志的骄傲。

通过这次报告更加触动了大家的灵魂,男同志纷纷表态了,他们要向解放军学习,爱妻子,爱家庭。场里的农工们对计划生育有了更新的认识,工作有了新的起色。

有了好的开端,下面的工作相对好做了许多。

克服重重困难,农场的计划生育工作开展起来了,而且年年上新台阶。

农场的计划生育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可。‘农’字系统的各个单位又来飞箭农场参观学习了。各个农场也来参观学习了。

上次来学习的那些老朋友又见面了。他们紧握庞院长的手,说:“你又领先了。”

院长问:“还愿意一醉方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