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丰小说网 > 红楼江山梦 > 第一卷 贾府公子 第22章 枯木逢春

“娘亲放心,宝玉一定会照顾好自己,娘亲你就在府里等着好消息吧,宝玉一有空就过来陪伴着娘亲。”宝玉无限依恋地看着娘亲那双忧虑的美眸,轻柔地说。

而老祖宗的心里却是欣慰异常,宝玉这孙子果然太祖之风,你瞧那俊美绝伦的相貌,那初显挺拔伟岸的身躯,那鹤立鸡群的不凡气度,贾府中何人能比,京师豪门子孙中又有何人能及啊,祖宗保佑啊,贾氏一门再度入主朝堂的希望看来就在这个宝贝孙子身上的了。而在王夫人的眼里看到的宝玉,永远只是一个让娘亲牵肠挂肚的孩子,他成不成材倒是次要,重要的是孩子能够平平安安地待在娘亲的身边,见到儿子最终还是选择留在府里,孩子啊那些锦衣卫可是人怨人恨的虎狼之辈,怎能与这些恶人为伍,娘亲的怀抱才是最安全、最温暖的。

“大叔,宝玉可想你了!大叔的伤可全好了?那天在庙里宝玉一醒过来,发现一切都变了,也不见大叔的踪影了,稀里糊涂地到了这里,后来还发生好多事情呢。”他乡遇到老熟人,张宝玉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眼里竟是热泪盈眶,紧紧地抱着大叔的双臂。

“哼,你就是古董商冷子兴?你涉嫌通匪,随我等到千户所去吧!”当头的大汉说。

这时,贾蓉从地上爬起,来到凤姐和宝玉面前低头请安,随后退到一旁,尴尬地站着。

“不曾,周姐姐,要忙什么去啊,如此急匆匆的。”宝玉进府后,见得最多的女家奴就是周瑞家的,但见其办事利索,且嘴巴又甜,也见她常出入娘亲房里,倒也觉得亲切。

那一夜,宝玉就躺在李妈妈那软绵绵、白花花的肚皮上睡了。

“我儿醒了,好用力啊,抓得妈妈都痛了呢。”说着,用手替宝玉抹去身上的奶水。

这时,李嬷嬷也进来了,看着宝玉睡着了,于是悄悄地向袭人递了一个眼神,即先出了前厅等候着,只见袭人有些极不情愿地跟了出去,一到前厅,那李嬷嬷立即上前热切地握着袭人的手说:“好妹子,救救姐姐吧,姐姐可是每晚鼓胀得要命了,每天就得换几趟底衣,着实辛苦,姐姐记得妹子你的恩,他日宝玉长大了要选屋里人时,姐姐在老祖宗、太太面前还是能说得上话的,姐姐一定多给你说些好话,好不?”

这时,宝玉的奶母李嬷嬷进来说:“姨太太那里摆上茶了,叫过去喝茶吃果子呢。”

“谁会舍得打你板子呢?”宝钗这才破涕为笑,如春花沐露,娇媚动人。

娘亲王夫人也睁大着眼睛打量着这个宝贝儿子,仿佛第一次认识一般,既惊讶又欢喜,哪个娘亲不喜欢懂事成才的儿子,何况这可是自己的唯一一个宝贝儿子,人长得俊美绝世不说,人品也是上上之选,如今看来才华也是不凡。于是,也紧靠过来抱拥着儿子,感觉到儿子的脚还是不见暖,于是撸开衣裙,把儿子的冰凉的脚儿伸进自己的胸怀处暖着。

“多谢焦大爷指点迷津,这可是合府大事啊,宝玉也没什么头绪,走一步看一步吧。如今有一桩事想拜托焦大爷,可此事是有些为难……!”张宝玉停顿了一下,看了焦大一眼。

“啊,我的小祖宗啊,这样闹将起来姐姐那还有脸面活下去,姐姐相信二叔就是了,以后姐姐遇到难事一定去二叔就是了!”可卿生怕张宝玉闹将起来,连忙把他的头抱在怀里。

“二爷,快起来换衣服了,天冷,别凉到就不好了。”袭人恋恋不舍地从二爷的怀里挣脱了出来,疼惜地说。

清幽的竹林里,张宝玉在洪记大师的精心指导下,练习打坐养气,负重踏沙池,踩桩提纵,攀越竹子。10多个夜晚的苦练,张宝玉咬牙切齿地坚持下来,虽然离大师那样飞腾写意还远,但也练得腾挪提纵敏捷,攀越骁捷。

“该教你的,都教你了,今后苦练而已,贫僧明日一早即要去军营投军了,有缘再见吧,只希望你能洁身自好,他日能为社稷、替百姓做些事情。”这半个月的日夜相处,特别两人击刺对练,张宝玉那永不服输的性格给洪记大师深刻的印象,两人形同师徒,实则兄弟,结下深厚真挚的友情。

“哎呀,谁这么讨嫌呀,没见大爷吗?没长眼睛啊,撞到大爷了,是不是找揍啊!”张宝玉东张西望地在前头走着,在拐弯处一不留神撞到一醉汉,碰落了他的酒壶,那醉汉嘴里骂骂咧咧的。

“哟呵,二爷,你瞧,一个倔的很老醉鬼!”赖升嘟囔着说。

“焦大,荣国府的宝二爷要来你这里找一杆枪,可有,快交出来!”赖升见焦大如此无礼,怒叱了一句。

“呵,一日不见害羞起来了,以往也不是没见过!快点!”晴雯答。

“好在是虚惊一场,要是有什么事,我怎么向老爷交代呀,怎么向贾家的列祖列宗交代啊,看来以后得管一管这个小祖宗才行,你们几个也要打醒精神,要不然别怪我不客气,下不为例。”王夫人心有余悸地说。

二爷?我是二爷吗?张宝玉有些糊涂了。看来自己附身的少年叫二爷了。

“她们还说呀,以前夫人亲自管事时,整个贾府井然有序,又善待下人,口碑最是好,夫人还这么年轻,应该出来收收大伙的心,这两年府里的人心有些散了。”

“哦,还有呢?”王夫人兴致勃勃地问,不时微笑点头。

“还有啊,说只有夫人这样高贵美丽的娘亲才会生得宝二爷这样的好儿子,二爷品貌俊,那才华气度呀,四大家族中无人能及,就是京师也是无人能比……”

“呵呵,这个嘛说得倒也中听,只不过是有些奉承的意味了,过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