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是平凡的、具体的、零散的,容易被人们所忽视,但它的作用是不可估量。有些细节会改变事物的展方向,使人们的命运生转变。对个人来说,细节体现着素质;对部门来说,细节代表形象;对事业来说,细节决定着成败。

曲折的人生并没有让稻盛和夫先生抱怨社会,因为他了解,抱怨并不能改变任何现实,而内心的善良才会使别人伸出援手来帮助自己。也正是因为稻盛和夫先生善良的内心,他才会在以后的生活中处处遇到贵人。

稻盛和夫先生说:“近代的日本人以陈腐为理由排斥在过去的生活中长期积累的智慧,因为过分追求所谓的便捷而丢失了许多宝贵的、不可缺少的东西,伦理道德就是其中之一”。而处在社会巨变中的中国也在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人们排斥传统的观念,认为那是落后的,不值得学习的。但是,只有回归到做人最基本的原理原则,用它来规范人们的日常生活,追回丢失的智慧,人们才可以走得更远。

稻盛和夫先生在各种艰难、复杂的决策面前,始终坚持“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个根本的判断基准,即出“原点”,而“敬天爱人”就是稻盛和夫经营哲学的原点。事物的本性、人的本性往往是最简单的,是“归零”的,这就是“道”。万“术”不如一“道”,公平、公正、正义、诚实、勇气、谦虚、博爱、勤奋等都是最根本的“道”。守正于道,真心通天。

作为领导者,更要起好带头作用,做到自我约束,不追名逐利,进而起到规范员工,调节企业员工之间、部门之间以及企业和社会的关系。

稻盛和夫先生说,假如你不重视每一个今天,认真去度过的话,自然不会看到明天。总之,不需要把眼光一直紧盯在长远的未来,只要你此时此刻倾全力去做,原来遥不可及的未来,不久自然会显现在眼前。

因此,我们要以正确的思维方式对待每一件事。“必须把思维方式挥在正确的方向,否则任凭有天大的本事,满腔热,很可能不只是浪费人才而已,还反过来危害整个社会。”这就需要有积极向上、与人为善、心怀感恩之心。因为这几个因素是相乘的关系,所以,态度和努力也显得尤为重要。这就可以说,即使是平凡人,只要辛勤努力,并怀抱着正确的态度和追求成功的热,或许会比有才华的人成就更大。

智慧小语

清朝的政治家、军事家曾国藩说过:“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时光易逝,一去不复返,因此,我们一定要学会掌握时间,利用好自己生命中的每分每秒。只有掌握住了时间,我们才能把握住了自己的命运,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脱下西装革履,并不代表你丢掉了身份,穿上各种服下车间,也不是自我贬低。能够认识到这一点的领导者一定会在员工中形成很高的威信。正如成熟饱满的谷子永远低着自己的头。

京瓷创业之时,是一家只有28人、借用别人厂房办公的小公司,但稻盛和夫那时候就放出豪:要将京瓷办成世界第一的陶瓷公司。正因为有着这样一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在他的哲学里面才会出现很多极其严苛的内容,比如树立高目标,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把自己逼入绝境,极度认真地生活等等。

稻盛和夫先生分析道,在公司内部会议上有人常讲“这个问题很复杂”,作说明时又把原本复杂的问题更加复杂化,令人摸不着头脑。尤其是那些有学问的人,似乎都有把简单事作复杂说明的倾向。大概因为,如果对简单的事作简要说明,让人觉得没什么了不起,不足以体现他的高水平,所以就故意复杂化,借此炫耀自己的学问。

而真正头脑聪明的人,恰恰是那些能把复杂的事物作简单说明的人。对复杂事作复杂说明的人,他自己就不理解事的本质。

稻盛和夫先生认为:所谓科学技术、研究开,就是做实验,观察实验中生的现象,从中抓住真理。但是,在做实验时,会有各种各样复杂的现象产生。如果复杂现象再复杂理解,那就是一团乱麻,什么也弄不清。必须把复杂现象简单化,也就是说,尽管看起来很复杂,但是必须看到产生复杂现象的根源,即复杂现象背后单纯的本质。

稻盛和夫说,无论是人生或经营,都应该从复杂现象中抓住事单纯的本质,然后再用本质来解释现象,指导行动。秉持这样的原理原则去行事,在这些原理原则的引导下,应该也不至于犯下什么大错。

稻盛和夫先生认为他的经营也正是依存于此,最简单的原则为根本,正正当当从事经营而没有疑惑,进而一步步走向成功。

智慧小语

通过表面复杂的现象看到事物本质的简单,这才是真正的智者。不被变化万千的表象迷惑,追求简单的原则,看似不能够深入了解事物,其实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做人做事都是如此,遵循正确的简单的基本原则,就不会失去自我,就不会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