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皇后见王继恩回来,迫切的问道:“德芳来了吗?”

见大势已去,李煜站在城楼上准备拔剑自刎,万念具焚的道:“今日大唐亡国,罪在于孤。要是孤早点听从诸位爱卿的劝告,断然不会有今日之下场,孤悔之晚矣!实在没有颜面再苟活于世,唯有一死向大唐的臣民赎罪!”

李煜这次又是以身染恶疾为由,无法入朝面君。

大学士徐铉也趁机泄心中的愤怒,道:“足下今日之举,好像有失君子风度吧!如果大宋的翰林学士都像足下这般的平庸,那大宋也强不到哪里去!”

赵匡胤一阵长笑,道:“既然如此,朕有意留你在汴京为官,不知爱卿意下如何?江南已归属我大宋,是我大宋的一份子,这些年来江南一直向我大宋朝贡,朕还未来得及表示,今日爱卿既然来此,就请留在朕的身边当个京官,以此为朕效力,也给了朕一次嘉奖爱卿的机会!”

兵部尚书韩熙载也趁机启奏道:“徐大人所言极是,请国主早早备战,不能一味的委曲求全,大宋正对我江南虎视眈眈,迟早会闯入我江南国门,到那时候就真的回天无力了!”

李从善此时纵是顶着天大的压力也要坚持下去,也必然不能表现出一丝惊慌,只有表现的不慌乱才让赵匡胤看不出虚实。

徐铉还是不肯走,硬要跟自己较劲,韩熙载劝他离开,他还在这里犹豫。

内帑就是皇帝的私房钱,韩熙载的意思是说让李煜拿出自己的一部分私房钱充当军饷,名义上是惩罚李煜,实际上是榨取李煜的私人金库。

李煜见韩王如此了解自己,对韩王也对了几分信任感。李煜一行刚要起身上马,大臣徐铉、韩熙载等人就赶过来了。

这个黄保仪以前一直都在服侍昭惠国后周娥皇,是周娥皇的贴身丫鬟。周娥皇去世以后,黄保仪就成了丧家之犬,在后宫也逐渐失去了地位。直到小周后周嘉敏进宫,嘉敏是个小肚鸡肠的人,她不允许比她漂亮的女人留在宫中。皇帝李煜精力旺盛,宫里多出那么多的美女,生怕影响到自己国后的地位,于是,便想方设法将宫里的美娇娘全部送出宫。嘉敏为了自己的国后宝座不被撼动,对宫里的那些极有可能翻身的美女不择手段的进行打压。好在黄保仪是周娥皇生前的贴身丫鬟,处事又极其圆滑,这才保住了一席地位,留在嘉敏身边侍奉嘉敏。

第二天,李煜和嘉敏起的很早,这是规矩。国主和国后大婚按理说这天早上他们当去问候长辈,向长辈请安的,但李煜的父皇李璟已不在了,李煜的母亲圣尊太后也病逝了,宫里的叔辈们当然就没有这个必要了,他们可都是李煜的臣子。所以,李煜便免了请安的惯例,他和嘉敏用完早餐以后,便正式开始早朝。国后是国主的妻子,充当母仪天下的角色,理应在大婚后第一时间与诸位大臣见面,也好让满朝文武知道有一个新的国后继位了。早朝顺利进行,李煜和新的国后周嘉敏高坐在庙堂之上,大臣们按礼对他们进行了参拜。

何草木一听,当然甚好,感激涕零的道:“兄台若能帮我,小弟感激不尽!日后做牛做马报答兄台大恩!”

一旁的几位大臣一听到这位老人在李煜面前说这样的话便急了,韩王李从善斥责道:“老人家,这皇帝老爷的事你也敢管,再说了皇帝进贡不也是为了大唐社稷嘛,为了大唐百姓着想嘛!”

太祖之弟赵匡义带着南唐送来的书信走进了御书房,将书信放在了太祖的眼前,启奏道:“皇兄,这是唐国送来的书信,说汉拒绝向大宋称臣!还说要打就来吧,他们随时恭候!”

圣尊太后说不上几句话就气喘吁吁,很明显她已病入膏肓,眼看着就要死了。

绝代佳人周娥皇从此绝迹人间,她的芳踪倩影也随着她的离世而消逝。她的才情堪比汉代的卓文君、唐代的薛涛和明末的柳如是,可惜这样一位惊世罕见的绝代才女从此香消玉殒。我们都在为她感到可惜,怎奈天公竟会如此不作美,总是有意无意的拆散这一对天造地设的才子佳人。郎有情来妾有意,李煜和周娥皇的匹配是再也合适不过的。原本以为他们可以白头偕老、相守一生,却不想只做了半路夫妻。他们曾许诺今生今世永不相负,但老天硬是要他们阴阳两隔,这难道就是所谓的天妒英才,当年李煜出生在七夕节这天,难道真的跟牛郎和织女天各一方的传说有关。自古以来,本就没有太多才子配佳人的奇迹生,生了的要么是中途短命,要么是人为的因素对他们肆意的阻碍和干扰,这些到后来都成为人间悲剧。周娥皇虽然已经香消玉殒了,但后人一直都没有忘记她,因为后主李煜的关系,人们知道他们两人之间曾生过一段可歌可泣、感天动地的爱情,因此仰慕她的后人也常常念叨她的才情和美貌。

面对病痛中的周娥皇,李煜心如刀绞,他轻轻地抚摸着周娥皇的额头,心疼道:“娥儿,你一定要坚持住啊!朕相信你一定会好起来的!”

户部尚书冯谧胸有成竹的道:“微臣想了一策,不知道合不合用?就是朝廷立刻下令铸造铁钱,以免金银的流失,就是市面上流通的每十钱以铁钱六、铜钱四掺和使用,不知道此法可行否?”

韩熙载转过身来,笑了笑道:“在下官卑职小,不敢有辱圣听!至于说在下的姓名嘛,在下韩熙载,区区使臣岂敢让陛下如此上心!”

后主李煜向宋太祖赵匡胤上书的这篇表文大意是:臣只是诸多皇子中的一子,实则惭愧自己非出类拔萃之人。自从攻完学业以后,却有心脱离尘世,向外世外的生活,不愿意卷入皇家争斗当中,更加不稀罕什么功名利禄。但从小受到祖父、父兄庇护,喜欢安逸自在,更加向往那种闲云野鹤的生活。一向仰慕先贤伯夷、叔齐的高尚德操。臣以诚恳之心上报先君,并非虚词假话,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只因父兄相继于臣之前去世,按皇子主次顺序以此后推,先世认为我为人正直,既是长子又是嫡子,因此让臣掌管国事。先君去南昌以后,让臣以太子之尊留金陵监国,以储君之职授予监国和抚军权力。臣担心能力不够,常常勉励自己。父兄去世以后,臣不认为这是上天对臣的惩罚,子承父业,不敢隐没本性。先帝建立江东基业,已有二十年矣。先帝当政期间,日理万机,身心疲惫,请求解除背负。臣兄长文献太子从冀,本来即将要继承皇位,臣也已做好归隐打算,但是世宗劝说已久,先世上表论因此终停。陛下恩威四海,臣深感陛下恩情。臣将告诫子孙,投靠并报答陛下的统治。我乐意舍去王位,也不求什么名分。既然继承祖宗之庙,怎么敢忘记祖宗托付之责?臣只想恪守本分,奉大宋为天朝。臣掌管一国生灵,依靠着陛下恩泽才能生息。而今陛下笼络各国,广施仁义,必将继往开来,开创新的太平盛世。但臣忧虑的是,吴越国与臣国接壤,两国结怨已深,臣总是担心两国会因为边界问题而大动干戈。臣必须整顿军纪,以防不测,但绝对不敢有侵略行为,以免造成生灵涂炭,从而冒犯陛下。臣仍然担心朝中有挑拨离间的奸臣挑起是非,希望陛下能够明察秋毫。明论是非,但愿让远方之臣,实现安定的恳求。

就在李从嘉仔细回想、琢磨此事的时候,宰相周宗带着一帮大臣也赶过来了。

李从嘉和周娥皇听罢,连忙将孩子抱起来交到元宗皇帝手上,李璟将孩子抱在怀里,一边搂着一边逗着一边摇着,总之,他对这个孙子的爱是无以言表的。

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

李弘冀走到李从嘉和周娥皇的中间,故意挡住两人的视线,装作一副善意的表情道:“六弟,恭喜你能娶到这样一位美丽的绝代佳人,以后大哥还需要向你学习呢。”

其实,此时周宗自己也拿不准,他太了解周娥皇的性格,只要自己不喜欢就是宁死也不会答应这门亲事的,好在李从嘉也是位才子,满朝王公贵族之子也就只有李从嘉配的上娥皇,或许这事还真有可能。也顾不得多想了,周宗同元宗皇帝和李从嘉用完宵夜之后,便忐忑不安的回到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