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这下听清楚了,但没有说什么,只是“哦”的一声,尽管他没有说什么,但是李煜的心情还是挺沉重的,正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才什么也不说。

韩熙载只是深深地鞠了个躬,并没有向宋太祖下跪。

大臣们再一次三呼万岁,李从嘉的兴致高涨,突然间信心十足,方才感觉到受群臣拥护原来是这样有成就感。

但大殿之上也不完全是奸臣,总还有那么两个忠臣,他就是钟谟。钟谟早就看不惯这朝堂之上的那些小人的嘴脸,只会阿谀奉承的乱臣贼子们分明是在蒙蔽圣听,钟谟憋了一肚子的气。大臣钟谟是个刚正不阿的人,他不畏强权,在朝堂之上,他从来都是据理力争、据理力谏,见这次元宗皇帝执意要立皇六子李从嘉为太子,他已经在为大唐的江山担忧了。他深深的明白,六皇子在文艺方面确实才华横溢、出类拔萃,但是在政见上,在治国方面他却是一窍不通,且没有半点兴趣,如何能挑起一国这样的重担。

一段残酷的皇储之争宣告结束,南唐皇室内部因皇位引的腥风血雨再次得以恢复平静。

就在李璟向祖宗哭诉的时候,六皇子李从嘉赶过来了,他知道朝廷生了大事,退朝以后,元宗皇帝就直奔太庙而来。他担心李璟有什么不测,所以这才及时赶到太庙。李从嘉见父皇李璟正在祖宗遗像前哭诉难过,他心疼的走了过去,从身后拍了拍李璟的肩膀,安慰道:“父皇,儿臣听说你来太庙了,你没事吧?”

兵部尚书韩熙载倒是一片忠心,他曾受先帝厚恩,对元宗皇帝一直都是忠心耿耿,也曾为南唐立下过汗马功劳。这一次向元宗皇帝进言,无疑是拼死力谏。朝堂上的其他大臣也不同意向周求和,主张力战,便纷纷附议,都支持韩尚书的意见。

心急如焚的李从嘉立马就扑到周娥皇的床前,心疼的问道:“娥儿,你没事吧?为夫站在宫外可为你捏了一把汗啊!真担心你会出个什么事。”

李从嘉与周娥皇的婚姻生活很幸福,李从嘉对周娥皇是相敬如宾、言听计从,周娥皇也是一心一意的辅佐自己的夫君李从嘉。结婚前几年,李从嘉和周娥皇几乎已经到了如胶似漆、形影不离的地步。

周宗听罢,诚惶诚恐,连忙回奏道:“皇上圣明,殿上领舞的正是小女,只因今天是皇上大寿,小女想趁皇上大寿之际,为皇上以舞助兴,也是微臣的一点心意。”

有这样的机会,周宗当然乐意,何况很多大臣想要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六皇子还没有机会呢,如果能跟皇上做亲家当然最好。只是这周宗了解女儿周娥皇的个性,周娥皇自恃才女,天下男子怕是没有几个能入她的眼,在她看来很多男子都是一些凡夫俗子。周宗也不好为女儿娥皇做主,但是,他也早就听说了这位皇六子李煜,也是个旷世奇才,若两人结合也算是天作之合、天造地设。周宗纵是犹豫,但这是皇帝的意思,他就是不想答应也必须答应,皇帝表面上是征求他的意见是带着商量的口气,但实际上这也算是强制性,要是拒绝就是抗旨,而且是不给皇帝面子,于是周宗只好答应。

很多皇子对李从嘉的作品是赞不绝口,但元宗皇帝却是龙颜大怒道:“你这画确实不错,但你有没有想过,你作为皇族成员,你难道就没有责任吗?为了你心中的理想就甘愿放弃国家吗?难道大唐的江山光是朕一个人的吗?你简直要气死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