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丰小说网 > 才情天子南唐李煜传 > 第15章奉宋正朔旧愁新恨知多少

韩熙载面无惧色,一副坦荡荡的样子,笑道:“自古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更何况在下只是个送贡品的使臣。陛下若杀了在下不要紧,但是一旦陛下杀了在下定会受到千古骂名,陛下乃圣主明君,恩威四海,在下也不愿意因为区区在下而让陛下受此骂名!陛下乃天朝皇帝,之所以能让四海臣服,全赖于一颗海纳百川之心,更加不会因为在下龙颜大怒吧!吾主出生帝王家,而陛下乃将门子弟,只因吾主无能才向大周称了臣,现在陛下虽然得了天下却未能赢得天下人心。吾主虽无能,但却是位仁义爱民之君,深得大唐百姓拥戴,实属陛下不能及也。”

李从嘉恍然大悟,道:“诸位爱卿平身,朕今日初登大宝,日后还必须得仰仗诸位爱卿的悉心辅佐!先帝不幸病逝,朕甚是难过,先帝在位时南征北伐,勤政爱民,却不想我大唐竟会受大周欺压,朕深为先帝不平!朕反思原由,认为这是我大唐臣子内讧所致,若诸位爱卿能够精诚团结,同仇敌忾,我大唐也不会有今日之下场,向周割地称臣,这是我大唐的奇耻大辱!朕文治武功皆不如先帝,朕何德何能继承大位,全受先帝信赖托付之恩,朕自即位起必将传承和扬先帝德政,不敢因私废公,必将中兴我大唐,重新开创新的大唐盛世!”

元宗皇帝李璟一听,大怒,认为这是钟谟在怀疑他的抉择。

说罢,李弘冀又猛向人影处砍去,屋子里片刻间变的一片狼藉,很多摆设的装饰品都被李弘冀给砸的粉碎,可不管怎么样,那人影阴魂不散,总是在他的眼前晃荡,凄惨的叫骂声也总是回荡在李弘冀的耳边。

元宗皇帝从跪垫上站起来,面对着李从嘉深感委屈的道:“皇儿啊,朕已经不是皇帝了,从今以后,朕就只是大唐的国主,朕还把今年定为中兴元年,妄想大唐还能中兴,想不到却会遭受如此巨大的变故,朕真的是个无能的昏君吗?朕扪心自问,朕继位的这些年来,无时无刻不在为国计民生操心,为了还世间一个太平天下,朕想要一统,就必须南征北伐,这些年朕也取得了不少战果,也歼并了一些国家,在朕的治理下,大唐百姓安居乐业,民富国强,今日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百姓们怨恨朕,怪朕不该向周称臣,大臣们也不能理解朕,皇儿,你告诉父皇,父皇难道真的错了吗?朕真的是无德无能的昏君吗?”

元宗皇帝李璟对手下这帮臣子是大失所望,道:“你们不是常念叨要为朕分忧吗?为了朕为了大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吗?怎么现在到了关键时候,需要尔等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朕分忧呢?况且这不是在为朕自己,这是为了你们自己的家园不遭到敌国的破坏,你们是在保家卫国明白吗?朕真是白养你们这帮奴才了!算了,要是这样还是派使臣去跟大周求和吧!看这样子朕也指望不上你们了。”

周娥皇一听,感到很是欣慰,即便难产死了,也没有任何遗憾了。

李从嘉听完周娥皇的一片赞美之词,也甚是欢喜,心情大好,醉意全无。这下,李从嘉才放得开了,他也放心大胆的去跟娥皇亲热。

周宗连忙答道:“真的只是为了给皇上助兴,要说私心嘛也有,老臣之女娥皇不是即将要嫁给六皇子殿下为妻嘛,小女就是想趁此机会与六皇子殿下一见!”

元宗皇帝的这番话,无疑是自肺腑的,周宗已然被感动的热泪盈眶,喜极而泣的周宗连忙举杯,道:“有皇上的这番话,臣就是粉身碎骨也难报皇恩,臣为了大唐为了皇上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李弘冀见李从嘉如此,他当然高兴,心中的顾虑也少了一层。

李昪见小从嘉既然如此有礼貌,知礼节,回头看了看他,摸了摸他的小脑袋瓜,大笑了一番便离去了,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出,对李从嘉这个小皇孙是再满意不过了。

欣喜若狂的李璟正仔细的端详着孩子的面相,不禁让他现孩子生着一双重瞳子,李璟将孩子伸给了稳婆看,又抱到了钟氏身边,诧异道:“夫人,你看咱们这孩子怎么生就一双重瞳子?!一只眼睛,两个眼球,这只有贤能之君才有的现象,古有虞舜、姬重耳,莫非是天意,这孩子将来必有作为!”

后蜀开国皇帝孟知祥。公元925年后唐灭亡前蜀,以孟知祥为西川节度使,孟知祥入驻成都后,于公元932年杀东川节度使董璋,得东川领地。公元933年被封为蜀王。后唐闵帝应顺元年公元934年孟知祥称帝,国号蜀,定都成都,史称后蜀。疆域包括四川大部、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经高祖孟知祥、后主孟昶二帝,传国三十一年,公元965年被宋所灭。

李煜也听得一头雾水,他不太精于算术,他看着户部尚书冯谧那满面自信的样子,由衷的支持道:“爱卿既然已经想出办法,就尽快施行吧,朕相信你的判断能力,希望你尽快为我大唐解除财政危机。”

户部尚书冯谧得到李煜的支持以后,满心欢喜道:“臣领旨。”

说罢,户部尚书冯谧便退出了大殿。

宋太祖乾德二年公元964年,李煜已主政南唐四年了,由于南唐经济出现了问题,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他决定铸造铁钱。他在文件中规定,市面流通每十钱以铁钱六、铜钱四掺和使用。但政策落实到民间以后,实际上就只有铁钱可用。物价也开始膨胀,直到后来,铜钱一值铁钱十,后主李煜面临的国势是相当危急的。

针对全国性的经济危机,李煜曾和一帮大臣深入到民间,微服私访,暗自考察,对民间百姓的生计问题进行逐一访问,访问的结果让他难以接受,百姓们可谓是生活艰苦,家家户户都缺衣少粮,他们有的人没有粮食吃了,就开始挖地里的野菜,野菜也挖光了,最后甚至啃起了树皮,吃起了草根,百姓苦不堪言。李煜见到下情以后,深受良心的煎熬,他觉得他没有当好这个一国之君,现在举国上下,到处都是饥荒,到处都是死尸,考察回宫以后,他有曾经深深地自责过。将他帝王应该有的锦衣玉食也取消了,也跟一般官员一样,吃起了五谷杂粮,将吃山珍海味的钱节约下来存到了国库,对于这点,很多忧国忧民的官员还是看在眼里,甜在心里。

忧国忧民的老臣徐锴在去世前,已对南唐命运做了预言道:“吾今乃免为俘虏矣。”

这也是徐锴在临终前的遗言。

宋太祖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十月,李煜匆匆下令,拨付巨资筑城聚粮,大为守备。一个国家要展是肯定离不开钱的,南唐将金银都送给了宋朝,导致国库空虚,民不聊生,百姓也就对这位国君失去了信心,弄的民怨四起,庸弱守成的李煜只是一味向宋朝进贡,对内并不采取措施,肯定是大失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