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孩子们的叫喊,里头几人跑了出来,瞧见倒在地上的人也顾不得其他,伸手将他扶了起来,摸了摸还有气就松了口气,毕竟这才是年头,要是村门口死了个人的话,那可是要晦气一整年的。

“燕将军,您重伤在身,不如先由末将带领人马前去施救。”秦怀明小心的看了一眼燕弘的表情,继续说道,“如果末将没有料错的话,他们是想要用君大人来换走张将军,现在肯定找地方隐藏起来,君大人一时之间并不会有性命之忧,只是将军也要早作打算。”

君长宁点了点头,看见齐家便想到君家的人,再次心中感叹了一声,君老爷跟张氏对自己的期望他怎么会不懂,自己这个他们盼了那么久才得来的儿子,如果真的喜欢上一个男人的话,他们该是多么的伤心难过。君长宁叹了口气,到底是把心底那诡异的心思甩了出去,燕弘也是有妻妾的人,自己怎么可能会回应。

幸好检查一番之后,燕弘的伤势倒是没有看起来那么严重,其中一位老大夫擦了擦头上的冷汗,才开口说道:“大人看起来伤势严重,其实并未伤到要害,只是之前重伤未愈又勉强追击敌军,后来伤口崩裂造成失血过多,在雪地里头却也待得太久了,若是不好好治疗的话,恐怕会留下后患。”

跟着他们一起过来的士兵对这一带更加熟悉,想了想说道:“我们会不会走到了窑坑!”

粮草神计给了镇北军极大的便利,原本凶恶的胡奴现在一个个拉得手脚软,更重要的是那些比镇北军更加出色的军马也大半倒下,两厢对比倒是没有了原本的优势。镇北军守卫青禾州多年,每年都有不少的伤亡,对这些胡奴更是恨之入骨,大好的报仇机会怎么会放过,一刀起落便是一条人命。

君长宁也是担心这一点才急冲冲的赶回来,当下三人密谋了一番,只要张大虎带来的军队不被人潜伏进去,秦关就算是有小动乱也影响不了大局,有张大虎这员猛将在,还有赵明德这位熟知当地的人士,想要闹起来可不容易。

燕弘并不吃惊君长宁的敏锐,叹了口气解释道:“那几人是那几个郡王爷放进来的,他们一直无法插手镇北军的事情,哪里会甘心,皇上自然不会让他们如意,现在镇北军可是保皇党,所以这几人就算是进来了,也不过是当一个并不重要的职位罢了,平时并不能插手镇北军的事务。”

君长宁又说道:“燕弘将军重伤在身,不好赶路,但随后便会回青禾州。”

燕弘自然也知道君长宁的担心,但这次的行动还真的非他不可,他手底下能用的人不少,但论起对胡人的熟悉,大概没有人比得上自己。当初他初到北疆的时候,在外头可是结结实实走了一遍,只是为了不让君长宁担心,这样的消息他自然是隐瞒下来,故而这时候只是说道:“我对胡人更加熟悉,亲自去的话掌控力更好一些。”

而现在,君长宁却看见从青禾州的方向走来一队骑兵,大概是怕伤到马蹄,骑兵的度并不快,但还是扬起一片尘土,远远的就能现。君长宁正跟张大虎唠嗑,这会儿对视一眼,心中都有些疑惑,毕竟他们到这里都大半年了,也没瞧见青禾州那边有何反应,正应了以往的话,青禾州从来不把近在咫尺的秦关放在眼中。

君长宁笑了笑,拉着赵管家问了一遍家里头的事情,君老爷张氏怎么可能让他远远在外还为家里头的事情操心,自然早早吩咐过报喜不报忧的,赵管家一番话无非是家里头如何如何安稳,哪个姐姐似乎又怀孕生子之类的话。最后才想到拿出家书来:“看我晕乎了,都忘记老爷夫人让我捎来的信。”

而现在,手中这种葡萄的甜度过高,直接品尝的话说实话口感肯定不怎么好,但用来酿酒却并不妨碍,最多就是最后的成酒甜度高一些罢了,当然,一般酿酒的时候本来就是需要放糖进去的,葡萄的甜度过高说不定还能带来好处。

君长宁哈哈一笑,忽然带着几分调皮眨了眨眼睛,偏过头说道:“如果我是前任秦关的知州,估计也是只能先稳住他们,毕竟手里头没有半点真本事,但有张大虎在,我难道还要破了那几个小混混不成。退让一次自然没什么,但有了第一次,这些人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朱吏目沈吏目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意识到君长宁与前一任知州的不同,前一任知州为什么会随着他们为所欲为,那还不是当地的官兵只听这几位大老爷的。但君长宁怕什么,秦关自己也就一千名的守城士兵,上次还死掉了大半,而他带过来的人就有一万人,怎么可能还怕了这几人。

张大虎还有一个担心,这么多人聚在一起,就怕渐渐的从水土不服就变成了时疫,那可就真是一件大事了。

大概是注意到这两位的眼光,赵明德叹了口气,给他们解释起来:“想来两位大人也是知道,秦关向来土地贫瘠,又是个缺水少雨的地方,所以一直以来种植粮食都十分不容易,别说南方的稻谷,就是麦子都不一定能成活,故而即使农民十分辛勤,最后的收获也总是让人心酸。”

两个人各有各的心思,但至少表面上看起来倒是其乐融融的,旁边的张大虎听不太懂他们的官司,但也知道这两位没有闹起来,这对大家自然都有好处。虽然出之前皇帝的意思,那就是全部听君长宁的,但状元郎毕竟年纪小,谁知道会不会想不通抽风,到时候他也得拦着不是。

这次带队的指挥使出生平民,原本只是东城兵马指挥司的副指挥,正七品的职位,倒是跟君长宁原本的一样,向来也是个被排挤的。这次皇帝直接把人提上了正六品,也是连生了两级,可见也是对那些投靠了郡王们的指挥使恨惨了。

商户的消息这么快传开来,自然有那几人的手笔。也是君长宁一口回绝了他们的拉拢,对某些透露出想要嫁女儿的人也表示婉拒,只说家里头已经订了亲,这样一来不但没有得到助力,还得罪了一大帮子的人。

冷自远觉得自己在他家住的太久,尤其是后面打赏什么的,君家都帮他都做好了,虽然他确实是囊中羞涩,但总是有些不好意思。偏偏君长宁并不居功,要是说起来的话反倒是生分了,只想着以后若是有事的话,一定要鼎力相助才能报答这一份知遇之恩。

这些年皇后在深宫不出,即使过年过节也不露踪影,外人只知道是因为二皇子病故而伤心过度,只有亲近的几个人才知道,皇帝终于忍不住对她出了手,让她活着受罪却偿还当年的痛。

66续续有人带着消息过来,自然是有人喜有人忧,方才那一桌子的学子,果然只有一开始那少年拿了名次,其他的都是坏消息,当下气氛也沉重起来。倒是另外几人都中了,虽说名次不好,但也是一脸喜色,纷纷拿出银钱来赏赐,又请了同一层楼的人喝茶吃点心什么的。

能挤进一名是一名,只可惜考官多了,心理分析的难度就更高了,毕竟每个人喜欢的东西都不一样,当初乡试的时候他倒是取巧了。现在加起来得有十个考官,他还能写出人人都喜欢的不成。

坏就坏在君长宁这微微一侧脸,倒是让他对面的人看了个正着,心中微微一惊讶,脸上不免带了一些出来,他同桌的几人回头,就瞧见君长宁一张冠玉无双的脸孔,之前说过见别人长得好的有两种人,恰恰这群人就是第二种,当下心中不是滋味,要知道殿试的时候可是要面圣,当今圣上早年的时候也是喜爱男宠更多一些。

君长宁自然知道那几位是谁,点了点头不再说话,却是坐在前头往外面看去,现在正是好时候,街头十分热闹,但一切井然有序,并没有什么纨绔子弟街头调戏什么的,想来也是,能有能力在京城闹事的人,哪一个不是有些本事的,而有本事的人,怎么会公然做没脑子的事情。

越是靠近京城越是繁华,这是皇亲贵戚居住的地方,据说在京城随便走,碰见十个人九个都是当官的,这句话虽然夸张了点,但也可见这地方的底蕴。即使是郊区也跟宁邑有些不同,宁邑那边更多的乡村,而这边大部分都是京城里头大老爷的别院,远远的就有人守着,偶尔可窥见一两分的精致别样。

对牛弹琴这事情做习惯了也觉得没什么,君长宁并不需要知己来纾解一腔豪情什么的,反正吹得一个自己高兴,原本他也不是多么风雅的人物,这些习惯还都是穿越到了这个世界才慢慢养成的。

顾玉辉向来最喜欢佩服外加仰慕君长宁,现在又知道他马上要成为自己的姐夫,听了君长宁的请求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反正就是一直不显眼的簪子,就是被人知道也不是什么大事,也只有君大哥太过于小心才会担心。要知道他们已经换了庚帖,就缺一份婚书了。当下乐颠颠的拿着东西去找了玉荷。

君老爷跟君长宁还不觉得,他们一个要处理生意,一个要闭门苦读,张氏却有些情绪低落起来。以往她还能教教女儿们管家,或者听着他们说说逗趣的话,现在只能跟丫鬟嬷嬷说话了,下人毕竟是下人,有些话小姐会说,下人们哪里敢说。

君长宁哪里能让上了自己贼船的齐家下去,拉着他就是一番洗脑,到最后齐家甚至觉得,自己不帮着少爷喝汤吃补品的话,那就是大义不道的行为,自己吃了喝了对少爷才是最好的,从此之后顿时大吃大喝起来,也亏得他是个练武之人,每天锻炼的多,不然还真的得吃成大胖子。

顾夫人一听倒是有些惊奇,毕竟往常她只从老爷那儿听说君小少爷人品如何,性格如何才学如何什么的,倒是从未听他说过容貌,当然,在老爷的心中,容貌估计并不重要。顾夫人这会儿倒也不在意,毕竟容貌出色的人,到底是比容貌丑陋的要好许多吧:“瞧瞧,只见了一次面,咱们的小辉儿倒是满口叫上哥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