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越无却叹气说道:“以季弘的性格,怎么可能放过这样的机会,再说圣上的决定,即使季弘想要拒绝也是不可能的。”

而让君老爷觉得心痛的是,年前的时候老太太大病了一场,刚开始不过是偶然风寒,病重的时候甚至一度人事不知,如果不是老太太硬撑着不准他们将十郎叫回来,十郎早该在家伺病才是。也就是那一场大病,老太太的身体彻底的亏损了,就是大夫也只说细细养着,不过是这两年的功夫了。

君蘅宣自小不爱说话,没有遗传到四姨娘的半点精明,又因为君琳宣的婚事刺激了四姨娘,婚事倒是拖了一年。最后还是老太太做主,想着五小姐就算是嫁进高门也是吃亏的主,还不如找一个实实在在的。就把她嫁给了宁邑当地的一户富农的小儿子,既不用管家也不用吃苦,就是四姨娘也没啥可挑剔的。要说美中不足的,估计就是君蘅宣嫁过去已经三年,膝下只有一个女儿。

君长宁这会儿站稳了身子,瞧着众人义愤填膺的样子有些愤怒,刚才自己被欺负的时候这些家伙可是看笑话的,这会儿倒是成了正式战士了。

季弘在学院里头表现的越出色,自然也就越碍着某些人的眼。旁人不知道他的身份,只以为是季光思院长的元芳亲戚,季家早就已经败落下来,还是远房旁支的话肯定没啥地位,如果不是季弘非常会做人,一开始的时候就会有人为难。

不负责任的老师,来无影去无踪的院长,君长宁觉得教育孩子的重任还是落到了自己的头上。没办法,程越无那家伙每天布置给季弘的课业都是让他传达的。用齐家的话说,那就是自家小少爷越来越忙了,以前还有时间到处溜达看看,现在整天就在内院里头打转儿了,可怕的程夫子实在是太可怕了。

圣上自然不会管醇亲王家的私事,所以王妃病重的事情也没出乎大家的预料。程越无虽然并不关心这些事情,但也知道那位曾经备受赞誉的王小姐已经命归黄泉,只留下了一个理应是世子,其实却比庶子更加不如的嫡长子。

对于弟子的跳级,程越无只是取笑了几句没有多说,在顾庭兴面前反倒是吹嘘了一番,毕竟弟子的灵通是全院都知道的。顾庭兴倒是有些担忧,毕竟孩子还小,他一直觉得肯定是程越无鼓吹了,这孩子才会急吼吼的要跳级,而且他刚要求换到了蒙学,总不能再跟着一起走的,以后不能亲自看着好苗子,总是有些不放心。

偏偏青山镇长觉得这孩子再被惯下去的话就毁了,在家他教训不了这破孩子,一动手家里头老小都要掺和,越纵的孩子无法无天。在青山镇他是镇长,谁家都要给几分颜色,但到了外头,他一个青山镇长那算个屁,这孩子要是一直无法无天的,以后还不得给邱家招来祸事。

燕弘微微一顿,心中下意识的有些不悦,但低头却见孩童纯洁污垢的眼神,他不知为何就想到了三年前在大悲寺看见的那个孩子,似乎也想要摘树叶。这般一想,燕弘倒是觉得两个人的身影慢慢重合起来,他下意识的仔细一看,暗道世间还真的有这般巧合的事情,他这辈子只给人摘了两回树叶,却都是同一个人:“你不要吗?”

那边君十郎还不知道老爷子替他解决了回家的事情,他倒是知道一个意外的消息,自家二姐君怡宣居然也已经定亲了,定亲的这个人他还能说得上认识。当初孟玉卿跟他同车过去书院,一路上交情就不错,在学院里头也没有淡下来,偶尔还能一起读书什么的,孟玉卿平时也较少朋友,对于这个比自己小了几岁的小弟弟颇为照顾。

这是当然的,宁邑怎么说都在京城附近,青山书院又是十分闻名的地方,地方官员自然是下了狠手整顿的,要是来来去去的学生在官道上出了事情,那还得了。其实古代社会,即使是强盗一般也不敢在官道上劫道,那可是要面对朝廷讨伐的。

他那母亲懦弱了这么多年,又是买来的丫鬟毫无根基,随便走错一步路也得让人呵斥,哪有什么偷人的可能。但证据确凿,即使是心中明白的父亲,老夫人,也不可能为她做主。女人又是知道自己拖累了唯一的儿子,当天晚上就悬梁自尽,甚至连尸都没让他见到最后一面。

君十郎也不理他,站起身体想要背着手走路,但手太短要从后头拉上实在是有些艰难,只好放在了身边,那边男人自然注意到他的窘境,当下毫不掩饰的哈哈大笑起来。君十郎有些郁闷,只是冷哼一声说道:“勉勉强强,再好的东西给了不知道珍惜的人,那也是浪费。”

校舍附近的风光不错,清一色的高大灌木带着几分情景风情,倒是没有那些奇花异草,想来也是青山学院不屑于弄这些东西让学生玩物丧志了。没走出几步,君十郎倒是看见了一个熟人,不是别人正是孟玉卿,看见他出现少年露出笑容说道:“就知道你肯定能进来的,我带你到处走走吧。”

姜还是老的辣,君十郎十分佩服自家老爹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想到这位大人回家之后会受到的娘子军的围攻,顿时有些幸灾乐祸起来。君老爷有些无奈的敲了敲自家儿子的额头。

这时候金明伸手将君十郎抱在怀中,笑着拦在第三道门口说道:“有咱们十郎小表弟在,那些文人肯定不敢动粗,咱们还得想一个好主意。”

两个长随倒是没料到,才四岁的小少爷居然能坚持住没到处乱走,明明他瞧着周围的摊子一副很感兴趣的模样,瞧瞧书童齐家的眼睛都收不回来了,不过小主子是这样的性子自然更好,如果他想要胡闹的话,他们也只能跟着不是。

其实按照君十郎的想法,找一个贫困学子嫁了才是最不靠谱的,将来人家要是达了,说不准第一个看不起的就是自家姐姐的出生,以后他要是也进了官场那还好,如果不是的话还不得被人欺负死。那真真是年轻时候跟着吃苦,等到年纪大了就要被当做黄脸婆嫌弃,这可真不是君十郎心理阴暗。

等这两位行了拜师礼,除了张氏特意给他找来的伴读,齐嬷嬷的小孙子齐家还在之外,丫头嬷嬷们都要在外头等着。路清河也不玩弄那些虚的,问了问他能读些什么书之后就开始教导,刚开始自然是要背书,渐渐的就开始讲义,这位倒是颇有后世因材施教的影子,讲起来生动不已。

至于招婿,君家的女孩儿却都没有想过,这年头愿意断了祖宗承嗣到别人家的,又有几个是有志气的男儿。她们又是妇道人家不能主事,将来父亲一旦不在,恐怕落得一个财色皆空的下场。这绝不是君家的女儿胆小,宁邑城中商户不是没有生过这样的事情。

君老爷也是心中一紧,微微搂住夫人说道:“正是,只要君家能做到的,大师尽管说。”

可惜有君老太太在,肯定是不许孙子吃外头不干不净的东西,君十郎倒也不怎么饿,毕竟车上还时时刻刻准备着点心呢。半个时辰不过是一个小时,倒是一半时间耗费在城里头,等到了外边车就快了,就算是为了照顾老太太放满了度,很快也就到了目的地。

在外头就听见声响的张氏走了进来,见状忍不住笑道:“老爷。您自己不爱读书,怎么还不准儿子好好读书呢。”

旁边一人又道:“九小姐抓着东西还惦记着亲兄弟,以后肯定是个姐弟友爱,知书达理的。”

被当做孩子哄的小少爷顿时憋了嘴,那边张氏笑着将孩子接过来,点了点儿子的小鼻子说道:“呦,还真的生气了,门槛儿太坏,爹娘帮你欺负回去好不好。”

君玉宣微微皱了眉头,暗道哪个嚼舌头的在二妹耳边胡说,这话要是被老太太老爷知道了,还以为他们是在嫉妒弟弟呢。

林昌痛并快乐着,每次被他娘亲抱在怀中哄着的时候,小小的婴儿都忍不住露出笑容来,是不是上帝知道他上辈子最缺少的是亲情,所以决定这辈子补偿一番。张氏自内心的疼爱让林昌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了这辈子的家人,更别说已经年老的老太太,为了让他不必每天吹风,不顾身体坚持过来瞧他了。

就算十分排斥母乳,林昌也是明白他又是双胞胎又是早产儿的,估计不吃母乳其他的东西都不能吃,为了自己的小命,大人心小人身的小婴儿只能闭了闭眼睛,一口咬住送过来的东西,一边安慰自己这是他亲娘。

正问着一个小丫头跑了进来,急匆匆的说道:“老爷,老太太,那边稳婆说肚子里还有一个。”

那边高明义已经落第过一次,这次的状态显然也不怎么好,从一开始就显得紧张。正场结束的时候就跟虚脱了似的,让人没由来的紧张。倒是顾山峰虽然是第一次参加,大概是年岁小的缘故倒是并不是很看重,显得轻松一些。

他们三个这还是好的,院试一年一次,甚至有人考了几十次愣是没过的,一进考场就晕了的,种种不一而论。考完之后就要等着公布,君长宁暗暗想着自己的卷子,对自己倒是有几分信心,但成绩还没出来不敢乱说,不知道因为他闭口不言,倒是让一家人跟着担心起来,张氏更是每天跪在佛坛面前,就指望着上天保佑。

一家人倒是君幼宣最懂同胞弟弟的心思,安慰了老太太张氏,端着小点心过来找还有心情画画的家伙了,一进门就笑道:“弟弟倒是轻松,太太那边都急得上火啦。”

君长宁摸了摸鼻子说道:“我也说过啦,她们自己不能安心,等待会儿成绩出来就好了。”

君幼宣微微一笑,将点心放在桌上,过去一瞧桌上的画儿倒是有些喜欢,开口说道:“还不知道弟弟画得一手好画,这花儿跟真的似的,不如送了我当花样子吧。”

君长宁想着自己常年在外,回家的时候更多也是陪着老太太张氏,跟这些姐姐相处的时间实在不多,不过是一幅画自然不会心疼,便说道:“姐姐随便拿去吧,要是用得好的话再来拿。”

君幼宣抿着嘴一笑,倒是有几分少女的风采,小心翼翼的将画儿收起来才说道:“绣好了的话送你一个荷包。”

“那弟弟就等着用啦。”君长宁笑了笑,其实他身上用的东西,大部分都是张氏连带着一群姑娘亲手做的,里头甚至有老太太硬撑着身体给他做的一个荷包,要知道老太太都几十年没有动针线了,就是君老爷也没有这个待遇的。

两人正说笑着,外头有噼里啪啦的声音传来,君幼宣最是机灵,眼神微微一闪站起来就说道:“定是去看榜的人回来啦,走,快跟我去前头看看。”

君长宁心中也有些牵挂,跟着君幼宣往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