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少主,还有什么要带回来的吗?”临走之前,石孝全不放心地问道,又一再把手里的清单核了再核,还硬是回头又问了一遍。

宋嘉言看了他一眼,低下了头,又偏过头瞥了他一眼,叹了口气:“说为难,那还真是有点儿……”

宋嘉言再觉得奇怪,也只能说了句:“快请。”

而且姜秀这个人也不知道是死脑筋还是怎么样,他也不肯听宋嘉言的让他先把这钱拿去给二流子看看伤再说,坚持要把那六个他小心翼翼收着的铜钱递给宋嘉言身边的石孝全代为收下。

如果姜秀家不是真的倒霉到这么多凑巧都一一降临他们家或者是他们家真的是如同那个道人说的刑克十族之命的话,宋嘉言就不得不去好奇——姜秀他们家究竟得罪谁了?

姜秀看起来病弱,不过在姜家的其他儿子也围上来打那少年时,居然也加入到了战局之中帮着那少年扯姜家的那几个儿子。

他每日茶余饭后除了偶尔逗逗宋嘉瑞给他的生活减少一点压力,连个话本都没得看,照他估计,他那熊熊燃烧的“爱生活”的火焰正在慢慢地熄灭。

石孝全这意思很明白,今年情况特殊,宋家才让里长家先上梁,这事儿不能成规矩,今后还得照着该有的规矩来。

他可是没见过吃狐狸肉的,狐狸肉想起来都有一股……

当初放出这样的谣言是出自他本人之手,现在他没有办法马上反口不认自然是他不好这么做的一个原因。不过,以马尚文对宋嘉言的了解,他绝对不是那种不给自己留余地的人。

因为看到他,又知道了他的身份,那些先注意到宋嘉瑞的人就有些惊讶:“那就是那三位宋家少主?”

宋嘉言在孔家的时候就开始推测孔家现在的炊饼估计是将来的开花馒头的雏形,而且孔家的蒸饼已经开始有米酒的香味,并且也有了初步的发酵,只是缺乏二次发酵。

宋嘉言虽然很想抱怨让他多睡儿行不行?不过,作为大阿兄,给予弟弟们的最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于是心里再无奈,他也只能起来了。

他倒是想起了据说曾是老北京经典过年民谣的那一首:“……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首,三十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

你说你在路上跟人争吵打架和谁家的家门神都无关?家门神管不到?

“呜呜……”宋嘉言摇了摇头——他其实也很想停下来,只是无奈,他现在完全没办法停下来啊,只能继续喷着眼泪,时不时还拖着两根鼻涕。

好一会儿,在马都尉关切的目光中,他才挥了挥手,呵呵笑着对马都尉道:“事情倒是确实没什么,只是上次我阿兄家的事情承蒙马都尉关照,这次听说马都尉这儿也有些麻烦,所以才问问看,小弟是否能够帮得上一二?”

本文发表且独家发表于JinJiangWenXueg,不授权任何个人及团体转载,作者:四海方士,作品ID:=1752526。请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自觉维护作者的知识产权,给予作者一点关心和支持。

柱子更奇怪了:“那你为什么还能哼歌?”

偏偏这个宋家的大儿子还死死地压制住两个年幼的弟弟,在家里作威作福,马家又不分好歹地胡乱帮忙。

想不想和别人在一起是一回事,能不能有机会是另一回事。偏偏,断送可能的,还是自己!

很快,整个院子的人就各自忙碌开来了。

“现在冬日,事情繁多,我们家刚搬过来,难免有什么没有注意到的事,从今日开始,我打算整理院子,等过年之后会有工匠来修房子,所以还需要你们加紧在中间通传,递送物件,有什么情况速速过来回报,以免管事无暇□。”

“他们是找两个人,我们就丢了两个人,这自然是不妥。不过,幸好当时马车里的人就连身形也只是让人看了个大概,两位世兄,你们看,我们家这位奶兄与七公子的身形可是有些相像?”

“大世兄,二世兄。”宋嘉言看到马尚文和马尚武,也做了个揖,有些不好意思,“我起迟了。”

这两个人带着四个侍卫,一路从不知道什么地方赶到南阳,又从南阳到南郡,也不知道究竟走了多久,这么一路,居然只是为了刚刚在马家短暂地不过半个时辰的相会而已。

马尚文在一旁,不着痕迹对宋嘉言稍微点了点头,于是宋嘉言笑道:“非也,我们兄弟本来是南阳郡人,久居长安,如今无依无靠,才到南郡来投靠世叔的,小弟姓宋,这位兄弟不嫌弃,喊我一声小宋即可。”

这个人的身份肯定不寻常,只是不知道这个人是谁?

这时候他们才回到马家,他们定好让那些铺子送到马家来的东西有些已经送过来了,有些还没能及时送到,宋嘉言又不想让马家到时候还要特别给他们把这些东西都送过去,现在快过年了,谁家都有些忙,所以在蔡氏让马尚武亲自用马车先把赵长松他们送到漳溪村让赵柳氏放心之后,他们不得不又回到了他们在马家住的院子里。

赵长松像是感觉到了他的注视,回头对他笑了一下,看起来有些特别。

据林牢头说,田阿贵本来是南郡一个庄子上的庄头,他所在的庄子这两年收成不好,有不少人家交不上租,他作为庄头,便给这些人隐瞒,还伙同人做了假账,企图把那些租子掩饰过去,后来被人告发,就和那个做假账的人一起被庄园主人告了,那主家势大,当即派了人去抓他,可惜他有些身手,不仅逃了出来,路上不知道怎么的,还有一个抓他的人被他踹进了河里淹死了,于是他被抓以后就因为杀人罪等待流放。

仁爱之心宋嘉言是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啦,至少,宋嘉言目前的想法只是自己过得舒服些,然后看看那些东西可以用来帮他攒钱以后好也给自己也买个几十顷地做地主,要不是穿越到了这个这么抑商的时代,而是到了宋明时期,他说不定还能如他写的文那样做个大商人。

这一趟送他们过来,不仅棉被给装了一大车,米面蔬菜地也买了整整两车。因为现在是冬天,需要烤火,蔡氏还让马尚武在路上给他们买了两车木炭,就连厨房用的柴火都买了好几车。

宋嘉言让早就吃完了饭的石孝全他们进来把碗碟收到厨房里去,又让言可贞给宋嘉瑞换下了吃饭用的围兜。

今天是个好天气,到下午在马车门口晒着太阳也只是感觉温暖而不会觉得特别热,所以在门口坐了一会儿,宋嘉言就把宋嘉祥和宋嘉瑞都带到门口来坐着了。

因为他这句话,死活都要跟着他们老爹的陶家兄弟也就跟着老陶和张管事他们一起往附近买菜的摊子走了,从而避免了萧栋和陶大贵之间剑拔弩张的矛盾。

虽然他们还没办好手续,不过他们愿意出钱给那个孩子看病,杨文书也无从反对,所以很快,那四个孩子就被兵役带到了市场的前面去了。

宋嘉瑞起先很想吃食盒里的东西,不过照宋嘉言估计,这应该是蔡氏准备给他们做晚饭吃的东西,宋嘉言就让言可贞和石姥姥把那些东西给收了起来,自己搂着宋嘉瑞给他揉肚子。

宋嘉言看了一眼宋嘉祥。宋嘉祥顿时明白,面带凄色又俯□对马都尉道:“侄儿和为世兄聊天时,恰好听说为世叔家在合漳镇漳溪村有一个避暑的小院,于是,上次就与为世叔盘下了这个院子,侄儿与阿

看着宋嘉瑞天真无邪的眼神,当时不仅宋嘉言觉得尴尬,就连宋嘉祥也有些无奈——他多少比他阿兄多出来了一次,早就见识过这种场面,也知道街上根本没有他阿兄说的那些东西。

至于成亲了的阿哥子嘛,如果有孩子,特别是有儿子的还好,死了可以葬在丈夫的旁边;如果没有孩子,或者有孩子是阿哥子的,运气好丈夫喜欢的,可以和没有孩子的女人一样葬在丈夫背后的位置,运气不好丈夫不喜欢或者他没有孩子,丈夫的妾侍有孩子的,他就必须葬在祖坟之外,为生了孩子的妾侍空出丈夫身后的位置。据说,这也是为了让他的家人或者丈夫下辈子与更好的人结缘。

尽管社昌很努力想要捏好昌淙的样子,不过他的手工实在太差了,于是他捏出来的人从来没有一个真正是昌淙的样子,不是这儿多了,就是那儿少了,捏的再好的,也总是不是那么完美。

无论什么时候,凡是用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大问题,所以,可以说,今后,他们生活的大部分问题都已经解决。只需要他想想办法让生活舒服一点,只需要他用点心思带大这两个孩子,其他的事他都不需要操心。

“好了,你们也不要太伤心了。”孔郡守捏了捏胡子,又看了看向氏,好不容易才说出了这么一句话,其他的,他就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虽然宋嘉祥说是一路上非常顺利,不过,出远门对于任何人都是很辛苦,更何况是这种路到处都不平,连拔刀都不能解决道路运输问题的时代。

“小桃,小满,快,扶石大到屋里去让石姥姥看看。”宋嘉言几乎是顾不得自己的肩膀疼就跳了起来。这边他转头又冲着已经走过来,脸都变黑了的邓氏等人道,“舅母,请您找个大夫来看看吧,石大他……”

那个玄衣的孩子虽然年纪不大,但是一来这个果子从树上扔下来,二来,扔的人在气头上肯定又带了些力气。感到那个果子在自己头上砸了一下然后就烂了,又感觉先是脑门儿一痛,摸了摸,连脸上,和阿兄给新穿上的冬衣上都沾上了果子汁,两岁多的宋嘉瑞先是含着些眼泪在眼眶里转了几转,又咬了咬嘴唇,最后实在忍不住,“呜哇”一声嚎啕大哭了起来……

“二阿兄……有粥……吃么?”宋嘉瑞一边把粥放进自己的嘴里,虽然他绝对掉出来了三分之一以上,不过还算是有良心,他吃了一会儿之后,大概是肚子饱了,似乎又想起宋嘉祥来了。

这时宋嘉瑞听到外面的事情似乎结束了,就丢下宋嘉祥从里面跑了出来找大阿兄,他啪叽啪叽地冲过来,帽子上还不知道怎么被他弄了着几根点火用的稻杆飘啊飘的,顿时就提醒了宋嘉言:“对了,地里的秸秆我也要一成。”

秸秆这东西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也就是用来烧个火糊糊墙,大家自然也不会反对。

宋嘉言开始让人登记了来的佃户每家每户去年都是佃的哪儿的地,收成如何,家里去年和今年都有多少劳动力,之后才开始让石家兄弟和他们跟着赖管事计算谁家今年又能如何佃田。

秦仲这段时间跟着张管事学做内管事,效果一般,不过他对算账倒是很有一手,于是这次就被宋嘉言安排跟着赖管事学算佃地的事。

这次倒是没有人敢对佃什么田,佃多少有意见了,宋嘉言说的很明白,家里两个男劳动力加上一个女劳动力可以佃田五十亩,也只能佃田五十亩,这也是符合大家以前能耕作的数量的。

作者有话要说:对各位等着我的读者表示万分的歉意。作者的妈妈因为颈椎问题入院,实在是没有时间和心情更新。

幸好周五已经出院了,现在终于松了口气。

大家也要保重身体,特别是夏天,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我们这儿已经连续几天四十度了,这样的日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好起来。

回头看了下,发现确实进展挺慢,上一章也重写过了,从这两章开始会尽量减少写其他人的事,一路奔着种地发财和被小攻拖累去,有些事情会一笔带过,但愿能够一直保持O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