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亲临,足见对函谷关的重视。”

对于章邯、司马欣、董翳这三个叛徒,孟通痛恨得很,看过书信后,痛骂着三人。

无怪乎,秦、汉、隋、唐都是从关中起家,最后一统天下。

“二世皇帝遇害、新王即位、诛杀赵高、朝廷新政,已派人前往巴蜀,通知各郡县。”

幸好,两人都安然通过。

回到咸阳后,只要有机会,他要尽量吃米饭,一日三餐。

有张良出主意,心情烦躁的刘邦,心情略微好了一些,说道:“子房言之有理。”

王威道:“哥,我还真的怕大王不知。让大王知晓你才能,更器重你,为王家争光!”

秦应、赵桐也分别谦虚了一下。

子婴新任秦王,对许多人还不认识,让三人做自我介绍。

兄弟俩站起,王元恭敬作揖道:“谢我王!”

王元露出欣慰之色,面向牌位跪拜,说道:“父亲,你为国捐躯,大王来看望您了!父亲可含笑九泉了!”

廷尉府衙役和部分卫尉士卒在这守卫着。

君臣再继续讨论着,定下了现时的大政方针,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亥时。

他一连说了很多,总的来说,对外需要确保函谷关、武关,以及黄河防线;对内整顿朝政,在动员男丁入伍的同时,要确保耕织正常进行,目前男丁不足,需在从军作战和庄稼耕种方面取得平衡。

此时的子婴,恨不得立即集结军队,率军赶往武关,懒得跟朝臣们慢慢商议,开口道:“这个人,乃是始皇帝称帝前的国尉、称帝后的太尉-尉缭。”

子婴在看着龙椅前案桌上的玉玺,右手将之拿起,玉玺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环刻“双龙戏珠图案”、最下面有三道尖波浪线。

要什么样的人,才能胜任丞相,才能辅佐秦王力挽狂澜呢?

他大脑中融合了子婴的记忆,很快就明白了,自己穿越了!穿越到嬴子婴这个亡国之君身上!

此时此刻,子婴的意志十分坚定,既是表现给将士们看,心中也是决心这么做,这既是为了保卫秦国,更是为了自保。

在刚魂穿到这时空后,他的一颗心始终都悬着,担心刘邦会不会像历史上那样智取武关。

自从挫败刘邦阴谋后,心头大石落下,子婴重点要做的,是最大可能激励士气。

他把《大秦帝国》系列四部电视剧都看遍了,把第一部的经典台词说了出来,这台词显示秦人不屈的精神,他要把秦人的血性、不屈精神充分激发起来,誓死坚守关隘。

众将们深受感染,连君王都这样,他们更要跟敌人奋战到底。

随后,子婴跟众将们共进晚餐,没有搞特殊,大家吃什么他就吃什么,他表现得很随和,对每个武将都很尊敬。

初次跟新任秦王接触,武将们对这位年轻的国君很是认可,觉得这是明君。

这是子婴乐于看到的,他要赢取军心和民心,才能将所有力量拧成一股绳,军民团结在秦王周围,劲往一处使。

在拒绝章邯劝降后,预计敌军不久会发起进攻,极为仇视秦国的项羽,就算面对易守难攻的函谷关,也肯定不会轻易善罢甘休,很有可能会有长期的恶战。

秦王亲临函谷关,振奋军心,秦军们都做好了坚决守城的准备。

晚饭后,孟通安排腾出一间屋子,作为秦王住所。

————————

函谷关外,楚营,项羽帅帐。

十月初五这天,这里没有击鼓升帐,却比击鼓升帐更为热闹,进入帅帐中的,不是项羽部将,而是各诸侯军中最重要人物。

在巨鹿之战中,项羽率军破釜沉舟,经过九次激烈战斗,最终大败秦军,让诸侯震惊不已,被推举为联军的盟主。

随后,项羽率领楚军和诸侯联军,一路西进,最终兵临函谷关外。

在各诸侯当中,五国的君王都亲自带兵跟着项羽西进。昨天,项羽派人前往各军营寨,让各君王各前来楚营议事。

帅帐内,项羽跪坐在正中最上方席子上,等待着各国国君到来,龙且、季布站在两边,范增坐在左侧最上方。

“赵王到……”

帐外大声报出来者身份。

首先赶到的是赵王赵歇,他年近三旬,一副儒雅之相。

跟随他进入帅帐的有陈馀、张耳、李左车。

赵军兵力为十一万,在各国军队中人数仅次于楚军。

“见过上将军!”

赵歇和三个部下向项羽恭敬作揖。

项羽并未起身相迎,只是同样作揖还礼,略有倨傲之色。

他有一身傲气,当初秦军围困赵歇、张耳于巨鹿,巨鹿外围有各诸侯联军,却畏惧秦军,不敢救援。要不是项羽率军北上救援,破釜沉舟打败秦军,各诸侯国迟早要被章邯灭掉。

见项羽有些傲慢,赵歇和部下也不敢有气,项羽的确有傲慢的资本,要是没有项羽,各诸侯全部都已完完了。

赵歇找了右侧最上方席子坐下,陈馀、张耳、李左车站在赵歇后面。

“燕王到……”

第二个进入帅帐的,是燕王韩广,跟随在他身后的是最重要武将臧茶。燕军兵力约三万,实力比赵军弱上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