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这就是谢家的妹子吧。哎哟,长这么标志的姑娘,真是可惜了,就剩下一个人,无依无靠的,怎么就这么可怜。”

书房光线却是挺好的,南面有扇大玻璃窗,光线可以照亮整间屋子的角角落落。

虽然头天晚上的思维很活跃,在没意识前就没有一刻的停顿,但这一觉谢苗却睡得异常安心,沉入黑甜梦乡,至天明方才醒过来。难得的神清气爽。

进到大院里面,两人的手自然而然的分开了,但周身那种不可言说的氛围是遮也遮不住的。

谢苗抬眼看了会陆明远焦急的样子,不忍心再继续逗他。平时那么沉稳的一个人,此时着急起来,莫名的让人愈发心疼。

一阵冷风吹过,唤醒僵硬的双腿。

书店里的书大都是革命书籍,西方那些那是一本都没有的,不过倒是有很多小人书,谢苗站在边上看了好一会,还觉得挺有意思。再有就是课本之类的教科书,不过相对于后世辅导资料烂大街的情况,在这里谢苗没有找到一本辅导书,这让她有些遗憾。

一轮红日斜挂在天边,一地金黄。

“爸,小谢的工作您有什么打算?您看我们文工团怎样?待遇好,还有我就近照看着,在那边也更容易和优秀的同志接触,培养革命友谊。小谢觉得怎么样?”

不过她还是想再重读一遍这本书,相信现在的自己一定会有不一样的解读。也算作学习累了后的调剂品。

谢苗熬过了这次。前面也许还有不少个坎需要度过。

只不过看着小姑娘这满眼的崇拜之意,他心里还是有禁不住的虚荣和开心。他享受那亮闪闪的目光对着他,也只想那目光对着他。

那依依不舍的模样印入他眼里,让他有些心疼,还有些不忍。他想留住她眼里的光,让她的唇畔带着笑。

谢苗略提的心轻轻放下,笑意舒展:“您喜欢就好。”

谢苗把那毛衣和裤子拿了给老爷子看,看着他老人家止不住的笑模样,谢苗心里的那点紧张和拘束消散了些。

“这块牌子是张爷爷写的。”陆明远见她对这几个字目露赞叹,为她介绍,之后仿似不经意般接着道,“小时候爷爷专门请他老人家教过我几年。”

陆明远虽然长得好看,全大院都没几个赶得上,但是她不喜欢。陆明远的长相太有棱角,太硬朗,面对他,她会有压迫感。她一直知道自己更喜欢温润如玉、儒雅风流的男生。

陆明远艰难地抑制住上前的心情。对着大妈说:“麻烦您看看还有什么新到的好物件,也一并拿来给我们看看吧。”

里面一片繁华景象。每个柜台前都排了长长的队,推推搡搡,挤挤挨挨。吵嚷声,叫骂声,询问声,抱怨声,欢笑声,闲聊声,混杂在一起给了谢苗人间真实感,她确实活着,活在七十年代。

从拿起筷子餐桌上就没了交谈的声音,都在低头认真吃饭,品味这道菜的滋味。

她之前就发现老爷子爱好美食,想着发挥厨艺孝敬他老人。而做菜用到的水就用她的空间泉水,虽然这样会有损泉水功效,但调理身子足够了。

蹑手蹑脚走上楼梯的谢苗没发现坐在沙发上正端着书翻页的男人嘴角翘了起来。

昨夜,她正视了自己对陆明远的好感,也愿放下包袱任其顺气自然的发展。

此时两个人挨得极近,陆明远低头看她,觉得她仿佛被他搂在了怀里,两相依偎,亲密无间。

陆家餐桌上没有不能说话的规矩,一顿饭之间她就从老爷子那里知道了陆家基本情况。

长时间的维持坐姿,谢苗的腿已经失去知觉,双脚刚落在地上身子就开始打晃,身侧的陆明远赶忙深处胳膊去扶她。慌乱间,谢苗一把抓住了对方的手,骨骼分明的双手劲瘦有力,滚烫的温度烫得谢苗脸红心跳。陆明远眉眼不动,好似什么都未发生,一股羞恼冲进谢苗心头。

小杨领命而去,剩下的三个人兀自在那消化听到的信息。

她顿了顿,复又加深笑脸:“可我老婆子知道侄女的,那是个顶顶的好闺女,人才相貌,品行能力,那都是没得挑。老婆子也是过来人,知道大闺女出嫁前爱娇爱闹,抻着婆家人,想嫁过去受尊重些,我都理解,也得说句侄女是明白人。可咱做事也得留心着些,千万不能做过喽,要不双方都不好收场。你说是吧,谢侄女。”

可她脑子里空空,仿似被抽走了所有的力气神魂,只直愣愣地透过窗隙看向外面那片细长的天,无知无觉间直到天蒙蒙亮才睡过去。

“大伯,是这丫头瞎嚷嚷的,关于婚事我俩没谈拢,她就开始诬赖我偷东西,我可是比窦娥还冤。”李向前委屈巴巴地对着来人说。很显然来人是他支书大伯。

不一会,脚步声朝着正屋走来,黑影犹如一座大山压来,倏而响起沉闷的撞门声,一下下,仿似打在了谢苗的身上,立时就让她白了脸色。

这时已经近晌午,谢苗已有些饿了,早上喝得那碗杂粮粥早已消化完毕,但是看着婶子们跃跃欲试充满战斗欲的脸庞,也只好先忍着,随着大家向前走。

谢苗背着小篓子出门,就见门外已经站了五六个妇女。看见谢苗出来就有爱说笑的婶子打趣。

“我总觉得呀,当年要不是为了救我,老谢也不会牺牲,老谢家也就不会到现在这个境况。我心里愧啊。”说到这里老爷子已是哽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