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不知。”他只是追随着自己的心意,并不计后果。

赵妧微微一愣,没想到杜仲晏也在这里,看到他,心情大好,“你也来找书吗?”她看到了他手中的卷轴,明知故问。

这个孩子历经一劫来到世上也是不幸中的万幸。

“娘娘不妨先问问雉哥儿的意愿,他虽然还小,但也有自己的想法,最好想想清楚,别到将来与妧妧一样后悔莫及。”

陆允昇的夫人卢氏每月都会进宫拜访陆贵妃,却很少带小女儿进宫,上次应该是在陆贵妃的生辰宴上,也就是她苏醒前的一个月里。赵妧对陆绮儿还是有点印象的,这丫头虽然年幼,头次进宫却丝毫不见生,一口一个“公主姐姐”叫得十分亲热,那时候她还不知道赵嫱与陆家的阴谋,对陆家的人都十分友善,也很喜欢这个丫头。

“宣他进来。”赵妧深吸一口气,装作和平时一样,等待他进殿。

却说赵妧丝毫不为所动,每日在寝殿里弹奏箜篌,吟诗歌唱,那些对公主深表同情的侍女们听到传出宫殿的音乐歌喉,径自附上了悲伤的情绪,以为公主在唱伤心流泪的歌呢!

有了想法与样子,赵妧便想着手去做,只是裁剪的时候,她忘了杜仲晏双脚的尺寸。朝中官员的官服虽然由尚服局提供,履鞋却要官员们自行购买,即便她试图问许司衣,她也可能不甚清楚。

许司衣点头。

眼见杜仲晏不听她的命令,赵妧愈发生气,气急攻心,两眼一翻晕了过去。

可是才走了几步,就迎面遇上从里面出来的董棻,董棻见了赵妧,先是微微一惊,转而看穿一切似的笑着行礼:“臣……”才开口,便被赵妧急匆匆地打断:“杜仲晏在做什么?”

这一世,他不会再错过她,更不会为自己做出的决定感到后悔。

雉哥儿没等他回应,转了转眼珠子把他拉到赵妧面前,让他与赵妧面对面,赵妧尴尬又不失礼貌地敛衽微笑:“太子别来无恙。”

“不是你放的灯,你带我到御河岸边作甚?”赵妧与他赌气,心直口快,说完才发现自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他从未说过这些水灯是为她所放,如此一问,仿佛是没有达到期望,内心有些失望。

杜仲晏不说话,别过头,默默戴上了面具,似乎不愿被人看穿心事似的,开始伪装自己。

陆徴言但笑不语,片刻后,伸手邀请她上街赏灯。

☆、第二十二章

“奴婢。”桃奴转身就走,到门口张望的时候,正好看到杜仲晏踏着急促的脚步而来。

“以前我不懂事,被人利用,可如今,我有你了啊,杜仲晏。”赵妧朝杜仲晏眨眼一笑。

赵妧感到一阵清凉,问他:“真舒服,这是什么?”

“杜太医,快去瞧瞧公主。”桃奴急促催道。

董棻向赵妧行完礼,微笑道:“回公主,迟安出宫了,临行前托臣前来为您把脉。”

☆、第十九章

此番出使楚国,他的目的十分明确,那就是向楚国皇帝要人,且势在必行!

翌日,赵妧答应景隆帝与宋国太子刘卫桓见面,见面的地点位于后苑的秋水阁内,赵妧与刘卫桓之间隔着一道屏障,已然不似初见面时那般轻松愉悦。

“这是你嬢嬢当年最喜欢的一首诗歌,妧妧弹得比你嬢嬢更好。”景隆帝闭着眼睛说。

☆、第十七章

“嗯……”赵妧略点了下头,眼神却有些飘忽不定,应该是刘卫桓没错了,可是这个刘卫桓看中她什么了,才见了一次面就找人来提亲……好在她当时隐瞒了真实身份,不然被她父皇知道,恐怕事情就要闹大了。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伴随悠扬的乐声,杜仲晏又和唱道,桃奴的表情已从惊讶变成了惊喜,沉浸在这默契无间的伴奏和唱中。

赵妧不得不承认,杜仲晏此人虽然一板一眼,不过平时谈吐也算儒雅,声音温和,吟唱优美的《诗经》真是相得益彰,这让赵妧顿时对他刮目相看!

“杜仲晏,我还想看《诗经》,你下次去宝渊阁……哦,我倒是忘了,父皇已将鱼符交还与我,还是我自己去找罢。”这日用过早膳,赵妧趁杜仲晏给她把脉的时候与他随意交谈,杜仲晏听她轻松的口吻,才发现他心中的担忧都是多虑的,陆徴言对她而言,真的已经成为了过去。

“我最喜欢《郑风》中的《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这是赵妧最喜欢的一首诗,过去她与诗中描绘的女子一样,毫不隐藏思念一个人的心情,她总是会情不自禁地随口吟唱,就如此刻。

“我出来透透风,为何是你一人?公主呢?”陆徴言走后,杜仲晏一直静候在此,想与赵妧一同回到宴席,才不会惹陆徴言怀疑,然而他并未见到她的人,不禁感到奇怪。

“过会儿酒香就散了。”赵嫱端起酒杯凑近,赵妧转身,不小心与她相碰,一杯绯红的梅酒就倾倒在她的衣裙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