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务相领着修且行且看,走了约莫十里,这才接近焦侥国人的居住之地,原来此处是一个小山包,巴务相对修言道,焦侥国人就住在小山包之下。

渔人循声转头看去,右手边站着一个身着蓝衣蓝鞋的男子,身高过九尺,双眉如剑,目似朗星,鼻梁挺拔,唇红齿白,白面无须,最奇的是他有一对似海水般的蓝色眼眸和一头似火般的红色头发,看样貌不到三十。

山海之灵相合,化生鸟兽鱼虫神鬼。诸神于西北一乐土居之,呼为华胥州。华胥有一女,好游玩,于昆仑上至雷泽,见雷神所过之足迹巨大,心甚奇,履迹而行,灵与雷神相合而孕,归华胥生一子名伏羲,一女名女娲,其貌皆人首龙身,生而具通天神力,盖雷神之嗣,及长,结为夫妇。

道家和道教易学,主要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一致关系,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对于化学、医药学、气功养生学、数学、天文学、历学、地舆学、矿物学等有关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现在常见的太极图和先天八卦图都是由宋代道家名宿陈抟流传下来的,儒家的《易经》学的都是修身立命,君臣人伦这些内容,对《易》原本承载的自然科学是不怎么感兴趣的,甚至是有些看不起从事自然科学的人,因此很多易学内容都是由道家保存了下来。

相对于其他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更为务实,因此对鬼神这类虚无缥缈的幻想历来被史官所排斥,待到儒家出现后,士大夫更是秉持“子不语怪力乱神”的训诫,极力反对鬼神迷信。从社会的发展来看,这当然是种进步,但是对于传统神话的保存却是极大的灾难。我们现在残存的上古神话片段都是来源于《山海经》、《天问》以及战国、秦汉道家典籍的零碎记载,像古希腊神话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印度神话史诗《梨俱吠陀》、《罗摩衍那》这样系统化的巨著我们只有羡慕和仰望的份,顺便说一下,我觉得《旧约圣经》也是可以当做一部神话史书来看的。

修坐在火堆旁想着心事,不知不觉过去了一顿饭的时间,修猛然意识到巴务相去打水早该回来了,可现在却连个影子都没看见,该不会是出了什么意外吧?想到这,修顿感不安,立即循着巴务相的足迹追了下去。

走了不到一刻,修来到了水边,这是一条从山顶流下的泉水汇聚而成的小溪。修幼时曾得水伯天吴教导,尽识九州一切山水,他知道这小溪乃是出于鹿吴之山的泽更之水,此水向南流注于滂水。

修见巴务相的足迹顺着泽更之水南向而去,心中甚是诧异,要说巴务相来打水,此处已到溪边,他却继续顺水而行,难不成他要去滂水找什么?修不及多想,继续循着巴务相的足迹追了下去。

泽更之水并不长,修只行了里许便到了泽更之水与滂水汇流之处,这滂水源于鹿吴之山西边九百里外的虖(注:音呼)勺之山,沿途有多条支流,流至此处江面已有百余丈宽,水势磅礴,修却顾不得欣赏这壮丽的景色,只想尽快找到巴务相。

这时,修听到不远处传来呼喊声和婴儿啼哭之声,而这呼喊声正是巴务相的声音!修心中大喜,向发声之处飞奔而去。

谁知修来到巴务相处却看到了惊骇之景,只见巴务相在滂水中央,身上伤痕累累,满脸鲜血,而在他四周则围满了一种奇怪的水兽,这水兽模样像雕,头上长角,在水中游动十分迅捷,它们把巴务相团团围住,张着尖嘴利齿发出如同婴儿啼哭一般的叫声向巴务相扑去,刚才修听到的婴儿啼哭之声正是由这些水兽所发!巴务相一边奋力向岸边游来,一边挥舞着他的乌木青铜长刀拼力砍杀近身的水兽。

修从岸边朝着巴务相身前放出一道黑色的冻气,冻气所过之处,河水从水面至水底瞬间凝结成黑色的冰路!

修向巴务相喊道:“巴贤弟,快从冰上过来!”巴务相见逃生之机就在眼前,精神大振,手中大刀舞的似旋风一般,将身边的水兽卷起抛向半空。趁着身前大空,巴务相左手在冰面上一撑,顺势跃上了冰路,向岸边飞奔而来。那些似雕的水兽哪里肯放过到口的肥肉,一个个用利爪爬上冰路,摇摇摆摆的追着巴务相。

修待巴务相跑到身前,侧身让过他,迅即对追来的水兽施出下震上离之噬嗑卦,霎时间那些追来的水兽被地上突然燃起的熊熊大火包围,天上又飘来一片雷云,一道道雷光自它们头顶劈下。原来噬嗑卦为雷火之刑,中卦者身体被烈焰雷霆噬啮嗑咬,直至灰飞烟灭!不多时,那些似雕的凶猛水兽便在这雷火之刑下化为了灰烬。

巴务相死里逃生,脚下一软,瘫坐在了地上,胸口提着的一口气长长吐了出来。修立即过来查看巴务相的伤势,所幸他皮糙肉厚,只是一些皮外伤,修为他止住血,包扎好伤口,休息了片刻后便已无大碍。修向巴务相询问遇袭的经过,巴务相便详述了一番。

原来,巴务相寻到了泽更之水,打完了水正准备回去,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一群婴儿啼哭之声,他在路上曾听人言道有贼人专盗婴儿贩卖,他怀疑是这伙贼人在此无人之地交易,便提了刀循声赶去,意欲解救那些被盗的婴儿。不想巴务相循声赶来后,四下却空无一人,他再仔细循声辨位,婴儿啼哭之声却是从水中发出,巴务相大惑不解,下水查看,谁知便遭到了这群水兽的袭击,他在水中与水兽搏斗许久不得脱身,被水流带到了滂水。

巴务相说完,向修拜谢救命之恩,道:“此番多亏大哥及时相救,若是大哥再晚来片刻我便要耗尽气力,到时我就要成为那些水兽的腹中之食了!”

修听完,也是长出一口气道:“这水兽名为蛊雕,生长于滂水,它形似雕却不能飞,只在水中生活,这蛊雕生性凶猛,食水中鱼兽尤好食人,因为它的叫声如婴儿啼哭一般,常有不明就里的人听了蛊雕的叫声被诱至水中,成了它们的腹中之食。我也只是听人说起过,今日算是见到它们的真面目了。”

巴务相和修说了许多话后牵扯到伤口,不禁又痛的哼了几声。修见状,施出复卦为巴务相止住疼痛,这复卦内震外坤,此卦若是施展至最高身体伤残亦可恢复,只是修卦力不够,只能为巴务相止住疼痛,不能为他恢复。

巴务相“咦”了一声,喜道:“大哥,我不痛了!真是好本领!在焦侥国开井时我也见你施展过,刚才除蛊雕时你施展的也是这本领,能教教我吗?”

修微笑道:“这是太昊伏羲的先天卦术,贤弟若是想学,待你痊愈,我便为你解说一二。”

巴务相道:“大哥,我这人性子急,等不了那许久,不如现在就教给我吧。”

修点头道:“好吧,闲坐也是无趣,我便先说说这伏羲八卦图吧。”

巴务相大喜:“多谢大哥!”

修先在地上画了“—”,指着说道:“这是阳爻,其数为九。”

修又在地上画了“--”,指着说道:“这是阴爻,其数为六。”

修道:“上古之时,太昊伏羲自龙神处得到河图,又自雷神处得到洛书,他以河图为体,洛书为用,自森罗万象中抽取出阴阳二爻,依天泽火雷风水山地,造出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先天八卦。”

接着,修在地上画了一个大圆,在南位画了三阳爻,北位画了三阴爻,东位画了阳阴阳三爻,西位画了阴阳阴三爻,东北位画了阴阴阳三爻,西南位画了阳阳阴三爻,西北位画了阳阴阴三爻,东南位画了阴阳阳三爻。

修道:“这就是伏羲所创之先天八卦图,每卦有三爻,乾为天在南,坤为地在北,离为火在东,坎为水在西,震为雷在东北,巽为风在西南,艮为山在西北,兑为泽在东南。谨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相射,八卦相错。”

巴务相挠了挠头,一脸不解的问道:“大哥,这是什么意思?”

修道:“天在上,地在下,是自盘古开天辟地便形成的,不可变更,否则便有天崩地裂之祸。山水下流汇聚为泽,泽又上蒸为云,故山泽之间的气息是相通的。雷风相互激荡,雷助风势,风助雷威,相伴而行。水火势不两立,互不相容。八卦依此所言,阴阳二爻两两相错,互为利害。”

巴务相茅塞顿开,点头道:“听大哥这一细说,我就明白了,伏羲真是了不起,了不起。”

修道:“伏羲有洞悉天地之能,我等实不及万一。”

修又在画了八卦的圆内画出六十四个图案,道:“伏羲又将先天八卦两两相合,组成了先天六十四卦,每卦各有六爻,下三爻称为内卦,又称下卦,上三爻称为外卦,又称上卦,这圆内的便是六十四卦方形图。”

巴务相仔细看去,见这六十四卦分八行八列排成一个方形,每卦果如修所言各有六爻。修左手自右下西北角至左上东南角划过,道:“这便是先天八卦所在的位置,依序是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在六十四卦中,先天八卦为内外同卦,故又称为八纯卦,其余五十六卦又称为杂卦。以八纯卦将六十四卦分为八宫,内卦是何卦,此卦就归于何宫。如这涣卦,下坎上巽,它便归于坎宫。”

修又一一为巴务相解说八宫六十四卦的卦形与卦名,让其熟记。可是巴务相天资不高,记了乾宫忘了兑宫,记了震宫忘了离宫,急的他涨红了脸直喘粗气。

修见了巴务相的窘态,呵呵笑道:“贤弟莫急,我这有首口诀,你看能否记下。”

巴务相忙不迭的点头:“还请大哥教我!”

修一边在圆外画下六十四卦的卦形,一边吟道:“乾为天,泽天夬,火天大有,雷天大壮,风天小畜,水天需,山天大畜,地天泰。”

“天泽履,兑为泽,火泽睽,雷泽归妹,风泽中孚,水泽节,山泽损,地泽临。”

“天火同人,泽火革,离为火,雷火丰,风火家人,水火既济,山火贲,地火明夷。”

“天雷无妄,泽雷随,火雷噬嗑,震为雷,风雷益,水雷屯,山雷颐,地雷复。”

“天风姤,泽风大过,火风鼎,雷风恒,巽为风,水风井,山风蛊,地风升。”

“天水讼,泽水困,火水未济,雷水解,风水涣,坎为水,山水蒙,地水师。”

“天山遁,泽山咸,火山旅,雷山小过,风山渐,水山蹇,艮为山,地山谦。”

“天地否,泽地萃,火地晋,雷地豫,风地观,水地比,山地剥,坤为地。”

待修吟毕口诀,他也绘完了这幅完整的伏羲六十四卦方圆图。

[[[cp|w:250|h:190|a:l|u:chapters2015511]]]

修的口诀比之死记硬背卦形、卦名容易许多,巴务相对照着六十四卦方圆图,跟着修背诵口诀,不到半个时辰便牢牢的记在了心里。

巴务相问道:“大哥,这便可以施展卦术了吗?”

修摇头道:“这不过是入了门,还差得远呢。要施展卦术,必须先学会组爻结卦。”

巴务相愣道:“组爻结卦?”

修道:“正是!每卦各有六爻,由下至上乃是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爻位为阳数九,爻位为阴数六。”

巴务相不甚明了,连连摇头。

修便指着图中的噬嗑卦道:“你看,这噬嗑卦下震上离,六爻由下至上乃是阳、阴、阴、阳、阴、阳,阳为九,阴为六,故噬嗑卦六爻即为初九、六二、六三、九四、六五、上九。”

巴务相这才明白,点头道:“也就是说,要按爻位排列的顺序方能结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