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天色尚早。青草他们钩的花是急货,要求三天时间钩完,所以青草把板凳摆在院子里,准备接着钩。

“用得着,我给你看着王文庆,别让他跑了。”王冬生打趣道。

青草仍然低着头说:咱就不觉自己本事大,看来,别人看不懂的就能唬住人。”

也别说,这王格庄村交给国家的公粮还真是年年公社第一。不仅如此,大队的文化生活也搞得有声有色,王格庄的大秧歌都成了当地的品牌了。过年时,这迎接别村的秧歌拜年也很有特色,人家都是村党支部书记恭恭敬敬地站在拜年的秧歌队伍前,然后拱手作辑礼貌地回应,这王大虎不是,他是扭着秧歌来迎拜,样子很滑稽,常常引得社员哈哈大笑。

这个王冬生是谁?

桂红打趣道:“人都说大姑娘扎鞋垫都是给意中人扎的,怎么?你有意中人了?”

“2oo?真不少来。”大家羡慕不已,心里都在想着自己一定也会嫁个这样体面的人家。

王泽平是他们四队的小队长,这在村里的小队当中,绝对是一种权威,因为他的手里紧握着记工分的生杀大权呢!一年的收入,全要赖仗他哩。

俗话说:庄稼误一时,收成误一年。庄稼活可是马虎不得的。王大虎在家里坐不住,和王泽平走在场前麦子地旁的一片棒子地里,查看着春棒的出苗情况,王大虎看着一块地禾苗出得是整齐划一、疏密得当,心里非常高兴。

又到一块地,对王泽平说:“你看,这块有缺苗的,赶快补补。”

王大虎接着指着旁边的一块地说:“这块种子下得密了,苗太稠了,赶快减苗。”王泽平点头称是。所谓苗太稠了,就是苗长得太密实了,这样的结果是苗都成不了才,必须减掉一些。

总之,苗势总体还行,王大虎比较高兴。

“新四军就在沙家浜,这棵大树有阴凉,你于他们常来往,想必是安排照应更周详”王大虎背着手,一边走一边哼着唱。走到一块地边时,突然现,有一个车轮在棒子地里碾过,留下一道深深的车辙,有一棵小苗被压得陷进车辙里了。“他妈了个x。”王大虎一边骂道,一边蹲下把小苗扶起,然后松了松小苗旁边的土。

王大虎他们俩来到麦地前,王大虎看了看麦子都熟了。对王泽平说:“泽平,这两天报得没有雨,明天咱开始割。”王泽平答应着。

第二天,天还没全亮,王格庄村的整个麦地里就沸腾了,趁着天还不太热,人们早早地赶到了麦地里,在挥镰割麦。当霞光普照在这片金色的田野时,微风吹动着麦子翻起着金浪,麦子上就象是铺着一层金色的光辉。人们用“黄了”来形容事情的败北或萧条,可大自然却用黄色来昭示着成熟和收获。没有一种黄可以与麦的金黄相媲美,因为它黄在春天里。试想一下这样的景象,蓝蓝天空白云飘飘,高高绿树郁郁葱葱,芳草萋萋伴着鸟语花香。碧绿、点红还有鸟儿飞过所展现的灵动,都成了这麦黄的底色,任何的粉墨丹青都画不出这大自然的原生态之色。在大自然面前,我们只有赞叹的份。热爱我们的土地。不知道陶居士看到这样的场景,会作何感想。

麦收最重要的活是割麦。麦芒刺得人很难受,时值夏至,天气炎热得让人挥汗如雨,但为了躲避麦芒,人们都穿着厚厚的衣服把自己包裹起来,这反而让人更加难受。同时,割麦的过程中还时不时地有割破手的危险。比起割麦子,运麦子和在麦场用打谷机打麦子就轻快多了。分工不均,大家伙都要闹意见。王泽平和以前一样,不偏不向,割麦时全体劳力齐上阵,一人几陇,全都分好了。男劳力和女劳力同时开始割,男劳力割到头后再接应一下女劳力。

王冬生和青草是一个队上的,他分在南沙地上。青草分在场前这块地。青草分了三陇,她半蹲下身子,笼起一把麦子,拿着镰刀从麦子的底部割起来。青草干农活是把好手,割麦子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动作是驾轻就熟了。刚割了十来米,就觉得割的吃力起来,一刀没割下来,反而摔得坐在地上了。

她赶紧站起来,掸了掸身上的土。“镰,拿来。”说着一只手伸过来。青草一看,是旁边的牛二,牛二拿过青草的镰,又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磨刀石,随手又扭开随身带的铝水壶盖,往磨刀石上倒了一点水,接着就哧哧地磨起来。一分钟的功夫,磨好了,递给了青草。青草笑了,说声:“谢谢二哥哈。”牛二也没有吱声,接着割起来,牛二干活虎实,麦子咔咔在他面前倒了一大片,不一会儿,青草就落下很远了。青草抬头看时,牛二也稍带把青草的一陇也给割了。

这个牛二是谁?

原来,牛二他妈是王格庄村的,叫王殿英。王殿英的爹妈就这么一个孩子,所以招了个倒插门的女婿,叫牛树兴。也是与牛有缘,牛树兴老辈上都是做牛经纪(为买牛卖牛牵线搭桥的人,从中赚取扣钱),识货,生产队上就安排牛树兴在生产队是看牲口。

他们有三个闺女两个儿子,闺女都结婚了,儿子老大牛喜财,也已经结婚,老二是牛喜旺,也就是牛二,二十五岁了,还没有媳妇呢。这年头,说媳妇很难,每个村里都有十个二十个光棍。王殿英心里急啊!可不知为什么,人家女方就是相不中牛二。王殿英一气之下,东挪西借一口气盖起了八间大房子,四间房给大儿子,另四间房给牛二,指望用这个房子装装门面,让老二说上媳妇。王殿英还早就放出风来了,借的钱老两口还,一个子儿也不留给儿子。

为什么叫牛二呢。因为他姓牛,排行老二,人老实不爱吱声,性格是又点拗,所以人们都叫他牛二,常了,人们都忘记了他的真名了。

这户人家虽然是倒插门上来的,但是因为王殿英的七个叔叔们家里儿子多,心又狠又齐,村里人都惧怕他们几分,所以,谁也不敢低眼看王殿英一家。

作者题外话:敬请继续关注青草的命运。谢谢。

B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