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怎么去见儿子们?”妙姐儿嘀咕一句,要是儿子们问起来,这可怎么说才是。朱宣又帮忙出主意:“哪个敢问,让他来找我。”

虽然自己喜欢朱宣这样为自己做,然后自己又打人一会儿去看一下,一个医生专门守在易姨娘院子里,防备着她再哭昏过去,又有管事妈妈上夜的妈妈看着,这样一看起来,象是沈王妃真是一个虚伪的大好人。

当兵的满不在乎,回答朱宣道:“王爷又把我忘了,我是老兵,跟着王爷杀过敌的,怕他娘的,再来跺了当饺子馅。”

外面已经是传来拔营的喧闹声,朱宣这才带着妙姐儿走出来,妙姐儿很是神气地自己上了自己的马,看一看身后是不少士兵,觉得很有威风之极。

指着一处被遮盖起来的地方,艾多道:“这里是南平王给自己的王妃盖避暑房子的地方,运来的石料全部都是玉石的。我们在山林里受苦,他们却这么豪奢。”想到这里,艾多冷笑一声道:“南平王是想这样做,安抚这个城里的人,他是不会放弃这座城的。”

就这么十几句话的功夫,有两个早吃完的小厮们已经先过来,对着宗先生道:“你又喝上了,幸好王爷不在,要是在,你还想有差事呢,一准儿让你回京里去。”然后问:“刚才有谁来过吗?”

朱宣眼望着远处的池子,才道:“我还是想请父母亲到这里来,在京里还是不要招摇的好。”然后又想着笑:“你的知已,姚夫人和高阳公主就是足够招摇的人。”

薛夫人只是笑,看着妙姐儿如画的眉目,笑道:“你自己难道不是一个美人?”我是一个狐狸精,这句话让妙姐儿又沮丧的想起来民间对自己的评论,都说我是狐狸精。

下午将军们先辞出去,王爷停一时才出园子,两位姨娘又候在路上给王爷请安呢。”真是多事之秋,正在担心朱宣会不会在心里不舒服,两位姨娘又开始了。

“你们这里有裁缝可以给做吗?”妙姐儿觉得这样买衣服也挺受累,不象是在家里的时候,不说有针线上的人罢了,祝妈妈从来不会让自己操这样的心思。

这母子两个人有来有去的说烤肉,江秀雅一路上只有王妃是个伴,跟来的服侍丫头倒比自己还要文弱,还好她会骑马,骑在马上战战兢兢的不敢乱看,弄得淮王也抱怨:“怎么挑这么一个人跟来服侍。”

“快把毅将军的衣服拿去洗一洗重新熨一下,总是为这个拌嘴。”妙姐儿好笑道:“比毅将军还象个孩子呢。那匣子里的衣服不用收拾了,现成的能穿。”

一旁的世子朱睿不等母亲回话,上前一步笑道:“三姑,我在家里呢,有我来招待你。”三个亲姑姑一起笑起来,两个庶姑姑也跟着笑。就是朱宣也说了一句:“世子在京中,世子是大人了,可以独挡一面。”

因为这种捉奸事,以前夫人们之间做过的,朱宣立即就从房内衣着不整的走出来,最后难过的是捉奸的人。

“王妃坐了这一时,倒是走动一下的好。”瑞雪笑眯眯说了一句,一听这话,又是一个礼仪妈口吻了。沈玉妙笑道:“你说的是。”站起来扶了瑞雪往房外去。

几天以后,渔阳公主下嫁南平王的明旨了下来。南平王府正在宴客。听说了有圣旨到了,南平王夫妇换了衣服出来接了旨。

不一会儿,青芝就出了来,笑道:“王妃请姐姐进去说话。”若花丢了茶下来,用手拢了拢头,整了整衣服,笑着脚步儿轻轻的进了去。

下人们说话当然是聊自己的主子,跟了北平王的人喝了几杯酒,别人一问就开始笑道:“前几天为什么又闹起来了,王爷外面又相中了一个小戏子,在外面给他安了个家,没有过上三天,王妃知道了就奔了去打了一个热闹。现在家里天天磨着王爷要地契。王爷只是不给,这几天王爷总是不在家,在外面躲烦去了。

沈玉妙听完了,只能笑了一下,因刚吃了饭,坐等了如音喊了人送了热水进来洗手,重新抹了香胰子。看了送水进来的,却是春兰与明波,这本来都是小丫头的事情,眼下这两个人做的都是小丫头的事情。

然后偏了头仔细地回想了:“我还记得我有一个丫头叫绿浓,是我偏爱浓荫,给她起了这个名字。后来再也没有见过。”

“人人都能做到了,都是圣人。”朱宣也慢慢说了一句。两个人都是无意识的随便接着话,说着话。

第四百八十九章,忧喜九

陶秀珠决定作弄一下淮王,做出来这种影响妙姐儿名声的事情,不给他一个教训还行。听了淮王笑得亲切无比的,声音虽然低两个人都能听得清楚:“姚大人如果知道夫人爱逛那种地方,不知道会做何感想?”

今天让他看了个饱,朱宣气了个倒仰,平息了一下胸中怒气,信步走了出来,衣影一闪,妙姐儿跑了过来。表哥一脸阴霾,沈玉妙自己也不高兴,可还是在林子外面看了,不知道表哥与淮王在里面说什么。

一夜都觉得受了冷落的南平王也跟了进去,先看了端慧郡主,已经止住了哭泣,又在啃自己的小拳头。身上穿了粉红色上衣,淡青色绢裤的端慧郡主脸上犹有几滴泪珠,看了更是乖觉可喜。

此时此刻的沈玉妙,只想把昭阳郡主抓到面前来,好好的揍她一顿屁股。她手紧紧捏了自己里间的门帘,我真是引狼入室。

“你”林大海奋力想从地上跳起来,只跳了一半因伤势过重又摔了下来。他一阵眩晕,虚弱地道:“你,居然敢承认。”

不明就里的睐娘也赶快扶了淮阳郡主,淮阳群主反手抓住了睐娘的手臂,抓得紧紧的不松手,认真的打量了睐娘的面孔,越看越是心惊。

这又是一件让人纠结的事情了。

在周夫人将信将疑的眼光中,周亦玉与许连翔还是回去了自己外面的住处去住了。

大雨转下了一夜没有停,第二天又是大雨滂沱了,沈玉妙吃了早饭,就对朱宣回话了:“表哥让我出城去看看,我这就去了,两位舅舅跟我一起去。”

朱宣一一的告诉她:“争斗一下也好,林子里再往里去,有的是地方,都挤在这靠了山道便利的地方做什么。再说,这是人家的家务事。”

朱福赶快就出去了,不知道王爷是怎么了,这一会儿就气成这样,他偷偷扫了一眼桌子上,有一张展开的信纸,是谁的信把王爷气得不轻。

原来宋六姐在家里却是一个好吃懒做的,假借了在这里学生计,天天就坐在这里慢腾腾的学,家里衣服饭食全都不管。

他说一声,房里的人就赶快答应了一声。朱宣站在床边看了儿子,果然是扎手扎脚睡得安稳了,豆大的浆泡都破了口,流出胶一样的浆汁子,不象几天前都是鼻冀扇动着,呼吸急促了。

家里还有庶弟妹们,姨娘们,叔伯们住在一起,整天打听了听热闹。成了亲以后,看了房里摆设不错,比家里哪一个出嫁的姐妹们都好,再一想有些气短,只要别同大嫂比。

晋王有些尴尬,去年商队被查,没有一点银子,晋王妃为了钱还能忍慕容夫人一时,心里当她是个做事的。

大家都答应了,方氏只是低了头不说话,站起来入坐的时候,偷眼看了一眼那位王妃大嫂,正贴了王爷坐了,再看看身边的人,象是都看不见一样。

若花红了脸道:“象是说不体贴你。”

这样怨恨了几天,惴惴不安的过日子,酒也不敢喝了,人也不敢放松一点儿,虽然一直没有事情,可是事事小心。

看了小蜀王含笑看了自己的面孔,这个长得也不错,只是没钱没权。慕容夫人笑道:“要钱还不容易吗?看你长的这么好,原来一直是个绣花枕头。”

卉儿红了脸,道:“可是我乱说呢,只有姐姐担待罢了。”

玉妙看了很高兴:“几时我也来住两天。”卫夫人笑道:“不是你有了身子,我也接了你来。只是现在你在外面住,王爷,太夫人一定都是担心的。”

朱禄当了小丫头的面,还不好回她话,只能瞪她。如音还是看了他一笑,带了小丫头走开。你一个人在这里坐着吧。我要去看一下晚上吃什么了。

蒋大夫名为大儒,儿子不会教差了,可是长孙已经乡试有名了,儿子们还是一直不中。

玉妙抱了锦被揉着,我对瑶池也有恩情,现在被我弄得一团糟,只招来她恨我。

玉妙贴了朱宣坐,一句话也不想说。欺负人,这分明就是欺负人。娘家人不帮忙,反而还栽她罪名。

万才夫沉默了,过一会儿才道:“请上复王爷,明日章大人让我去刑部看了他们审讯,我想章大人不会是没有证据就敢动手的人,只是我不知道他手里有什么证据。”

老侯爷也是一样。宗族里的人见了朱宣,又因为他年纪渐长,面孔渐冷,也是先论国礼,一口一个王爷的叫,有些人官阶又低,更是要行大礼。

这唱曲儿的母女两个人是前几天来的,说是没有钱回家,在这里借住了唱曲儿赚些回家的盘缠。申老祥心想,难道赚够了。

往京里报了礼部成亲的日子,已经批了下来。赏赐的衣冠也都送了来。

玉妙把书还给了尹夫人,带了笑道:“你还拿回去吧。千万别被尹将军知道了。”尹勇要是知道了,要挖个地缝钻进去了。

几位夫人来了几次,见玉妙一个好性格,都去信家里,让亲戚们送了她们来,先给沈姑娘看一面。王爷这么关心的,一定要沈姑娘同意才行。

到了下午,玉妙自己去了书房,自己看了朱宣睡觉的地方,感觉和军帐也差不了多少。

二姨娘就笑了道:“四妹看看我的菜,也是一样的。大姑娘自己开了小厨房,是她自己买的菜。”

转眼间快近七月,天气更炎热,在这样天气里,只要能呆在家里不出门的人都不会出门,往西山去的官道上,却在这烈日之下,飞驰着几骑快马。

马上的人都是身穿官服,可以看出来是京里的官员,身上汗湿官服,也是快马加鞭一刻也不迟疑地赶路。

进了西山的树荫地儿,就是家家消夏的庭院,到了这里似乎才觉得有一点儿凉爽气。这几骑一一的辩认着,最后在一家朱红色大门的园子门前停下来,门上投了贴子:“奉圣命,从宫里来给南平王爷送东西的。”

守门的人接过贴子立即满面含笑:“大人们请跟我来吧。”立即就往里带路,这一行几个人走进朱红色的大门,里面就是林荫夹道,至少是四匹马可以并骑的路从照影壁后面一直通向正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