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老四。”连守仁受不住了,连忙解释。这解释,似乎是向连守信和连守礼,其实是说给来的王举人这几个人听的。“娘朝你们要钱,那可不是我让的。钱也不是给我的,那是娘朝你们要的孝敬钱。”

“我记得咱爷带我赴过一次席,就一次。”小七伸出一根胖乎乎的手指头,说道。

一家人吃的正香,就听见门帘子响,连蔓儿抬起头,见是连守信从外面回来了。

“我爷咋就不同意我们分家那。”连叶儿抽泣道。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

“是家兴来了,快屋里坐。”连守信的笑声从外面传进来,“孩子他娘,家兴来了。”

吴家这么急着要将亲事定下来。是自家的闺女好,被中意。

“你……”连秀儿气的鼓起了嘴,有周氏和连守信在场,连蔓儿竟然还敢跟她顶嘴,真是气死她了。“四哥,你就不管管蔓儿?”

连老爷子吧嗒吧嗒抽着旱烟,没有说话。就算连继祖火候到了,也要先考个秀才、凭上个优等,领的廪米也只够他一个人的口粮。从秀才而到举人。这期间要多少年的苦读暂且不说,这花费,想想连守仁这些年用去的钱,连老爷子的心就翻了个个。

“端上来吧。”沈六点了点头。

原来他们看见连蔓儿几个先跑了,就随后跟了过来,还走了另一条笑道,跑到连蔓儿的前面。

“这事行,咱一个村知根知底地,王石榴和他媳妇都是实诚人。”张氏就道。

“爷。”连枝儿听见外面的动静,走了出来,“五郎和小七一大早就起来了,去铺子那边帮忙。说让继祖哥路过铺子的时候,招呼他们一声就行。”

“我、我也不知道,不,不是,我不大明白,是、是啥女人病啥的……”二郎的额头见了汗。

四郎挨了打,终于不吃了,站起来,一矮身子就往赵秀娥嫂子的肚子上撞了过去。赵秀娥的嫂子被撞的后退了两步,绊倒一张凳子,被她弟媳妇扶住了,才勉强没有摔倒。

古氏做家事的技能又退步了,毕竟这几个月她在县城里,借住着宋家的闲宅,衣食住行都有宋家的仆人伺候。

“孩子他爹,你也别想了。他们的心思咱庄户人家猜不出来。我先把话说在头里,你再和你爹你娘,你大哥。你大嫂啥的一条心,你就跟他们过去。”

“不急,不急。”善远呵呵笑着说。

小七猛点头,表示他真的会这么做。

钟管事另外带了两个小厮来,和连守信将四十六坛葡萄酒都开了封,每一坛都验看了,表示很满意,才重新将酒坛封上,又贴上了沈家的标记。所谓标记,就是一张红纸,连蔓儿粗略地看了一下,上面似乎写着某年月日,购于三十里营子连家等语。

“爹、娘,现在武掌柜从咱这定的酸菜,三天就要一千五百斤,我估计,他那边店里要是生意好,还要多要。”连蔓儿想了想,又道,“咱这镇上,还有县里,可不只就武大老板有酒楼、饭庄,别人家的酒楼、饭庄要是看着酸菜的生意好,指不定也要跟咱们买。”

饱餐了一顿酸菜白肉,一家人就都忙活起来,天擦黑的时候,就腌好了满满一木桶的酸菜丝。

现在连蔓儿摆明了,是要在地契上写她的名字。

连蔓儿暗自点了点头,连守信包子归包子,并不是心里毫无算计的人。

“娘,这些东西,你先收起来吧。”连蔓儿只将那两封银子拿起来,收进她和连枝儿的柜子里,锁了起来,将其他的东西,都交给张氏。

“天晚了,咱要不要招呼英子一声。”连枝儿就问。

各种各样求粉红的,据说打滚求最有用,弱颜从没打过滚,今天试一下,那个,大家一定要支持哦。未完待续

“大舅,你帮帮我们呗,”小七扑进张庆年怀里。

连蔓儿假装帮小胖子拍身上的土,偷偷用眼神威胁小胖子。

连守仁痛的弯下腰,哎呦哎呦叫了起来。

“一般的有一般的裹法,俊的有俊的裹法。”李四奶奶见大家都满意,又开口道,“没想到你家芽儿脚已经这样大了,那俊的裹法,怕是有些为难。”

“是,四弟妹你说的对,是我手生。五郎是好孩子。”古氏忙道。

沙蔓的手指微微动了动,缓缓睁开了眼睛。进入眼帘的,都是陌生的面孔。

酿酒坊这里,用的都是自家人,连守信、张氏、连蔓儿、连枝儿、五郎、赵氏、连叶儿,小坛子也被叫来帮忙。他们负责将晾干表皮水分的葡萄放进酒坛子里,略作处理,等待酵。

一连忙活了三天,一百五十坛的葡萄酒都酿上了,另外还用五十斤的大坛子,又酿了两坛。用的是挑剩下的品相不是很好的野葡萄,连蔓儿打算酿了自家喝的。看酵的情况,能酿酒就酿酒,要是酿不成酒,那就酿成葡萄汁,平时喝喝也不错。

葡萄酒酿好了,一家人都松了一口气,连蔓儿却想到了另外一件要紧的事。

“爹、娘,我想……”将一家人召集到一起,连蔓儿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大家商量了一阵,最后都点头赞同。

这天,连蔓儿家准备了一桌酒席,将老黄请了来。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连守信就向老黄询问。

“……那山都是娘娘家的了,山脚下周围那些山地,也都是娘娘家的不?”

“那是当然了。”老黄就道,“不过,这个要较真儿了说,我还真不清楚。老弟,你问这个是打算干啥?”

老黄是个直爽的人,连守信也不善于拐弯抹角,干脆就将他家的打算直接说了出来。

“……以后打算酿酒,野葡萄就那些,我们还打算从别处多弄些秧子来,多种点。山脚下那片地,沟沟坎坎的,一直都荒着,就野葡萄长的好……”

连蔓儿家的打算,就是想将山脚下,一大片的荒山地买下来,除了原有的野葡萄,再人工种植一些野葡萄,增加产量。

这个打算,在今年开春的时候,连蔓儿就想到了。只是因为山上的工程,还有那个时候手里所有的余钱都用来买耕地了,所以一直没有提出来。

以后每年都要酿酒,这些野葡萄长在别人家的土地上,毕竟有种种的不便。连蔓儿本来是想将长着野葡萄的那些山沟都买下来,因为给沈皇后建庙的工程,这怕是不可能了。但她依旧想将就近的山地买下来,因为那里很有利于野葡萄的生长。

“要是别的事,我这一口就答应了,这件事……我还得去问问。”老黄滋溜喝了一口酒,说道。

“这当然,咱兄弟们不见外,客气话我就不说了。这件事,我们可就指望着老黄大哥你了。”连守信又给老黄倒了一盅酒,说道。“还有一件事……”

连蔓儿进屋来添菜,就笑着拦住了连守信的话头。

“爹,先喝酒吃菜,有啥事,吃完了再说。”

“对。”连守信点头笑道。

吃过了饭,摆上茶来,连守信才又捡起刚才的话头。

“……不是说,这以后等庙建好了,要受四方香火吗?到时候,那肯定是香火旺盛啊,这人来人往地。……我打算就在山脚下,盖一座茅厕,就跟我家先前盖的那座似的,肯定得比那座还好,每天雇人打扫,保证弄的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给大家伙个方便。另外,也算是给娘娘的庙尽一份心。”

沈皇后的庙建成之后,是打算向公众开放的。到时候来进香的人多了,这方便就成了一个问题。庙里就算建有茅厕,又能建多少,而且打扫、清洁也费工夫。

连蔓儿家出钱在山脚下建一座公共茅厕,出钱雇人管理、打扫。可以为香客方便,减轻庙里的负担,也有利于庙里的洁净。

这是一项很贴心的建议。

这些,都是昨天连蔓儿一家商量好的结果。这么做,当然不只是想做好事。今年连蔓儿家地里的庄稼长的比别人家的都要壮实,这是因为,她们在地里施的肥比别人家多。

以后连蔓儿家肯定要购买更多的土地,也需要更多的粪肥。总的说,这是一件一举数的、于人于己都十分有利的事情。

现在庙还没有建成,连蔓儿家就先提出来,这就是抢占了先机,捷足先登。

老黄答应会尽力帮忙,他也确实是个说话算话的汉子,没几天的工夫,就回复说事情说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