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元景的事查了下来,在场的两个公差被革了职,周元景的丧事草草办了,周元景下了葬,周元贵和郭氏来接周老夫人,周老夫人不肯回去,这样来来回回一闹,就到了大年三十。

甄老太太斥责甄太太,“不许胡说,”转头又期盼地看着琳怡,“我们是为难郡王妃。”

五王府做道场祈福。京畿的女眷纷纷送了手抄的佛经过去。

“怎么不是?我除了胆小,还怕被人拒绝。”周十九声音更低些,“元元信不信……”

“出大事了,”甄大太太道,“要不是天晚了,老爷也要过来。”

郭氏这才惴惴不安地答应了。

两个人刚说到这里,只听外面传来五王妃的声音“将焦骨给我,齐二奶奶不一定能舍得。”

周老夫人又加叮嘱“在外要好好行事。免得全家跟你受累,我也没有通天的本事来救你。”

时间到了,大家陆续上了马车赶去漪澜堂。

这么长时间了,不过是烫伤了一点,怎么可能不好。

郭氏这边童妈妈不敢来烦,小丫鬟就被童妈妈欺负。但凡有好吃的都进了童妈妈嘴里,酒肉菜更是时时供着,犯了错就倚老卖老,再不装疯卖傻,下人们见到她都要绕着走。

皇后将宫人打出去,坐下来等着皇帝开口。

琳怡相信?周十九若是没有打了胜仗回来,周老夫人绝不会搬去三进院。

陈琳怡也只有一个而已。

周十九面带微笑黑亮的眼睛却一深,“等旨意下来,我去祭祖告慰祖先。”

琳芳低下头,眼睛里透出阳光初照般的笑容,“这么说……康郡王定是大功一件了。”想到这里,琳芳就心跳加快。康郡王才二十岁,就立下这样的功劳,将来仕途定会顺利。

“康郡王是利用父亲和福建清流的关系。”

陈二太太田氏以慈悲为怀。也该关心照顾弱者,“六丫头年纪小不懂事,夫人万别生气。我们不过是私下里说说,最终都要看朝廷怎么处置。”

“我去看嫂子,才知嫂子已经先走了。”二老太太董氏笑着道。

小沙弥出家人不打诳语,“只是各位施主的家人四处提防,小寺不曾再去清理。”

长房老太太仔细想了想,“辈分大又年轻的亲戚,我在郑家没遇到过。难道是旁支的子弟?”

这种事自然是越早下手越好,否则让崔家人听到消息连夜离京,他们就白忙活了一场。

二老太太董氏坐了一会儿便起身离开,三太太萧氏忙送了出去。琳芳也嘱咐兄弟好好养病,跟着二老太太走了,屋子里只剩下琳怡和衡哥两个。

从前她是名门闺秀,如今她成了罪臣之女,林家这样的态度她也不是没想过。还是林家大爷再三登门说不负她的名声,族中又说林郎可依托,她才安下心来待嫁。

琳怡点头。

白芍又道:“广平侯府那边还不知细情,郡王爷让人瞒着,怕老太太因此担忧。”

祖母那边不会半点不知晓,张风子的事定是闹得满城风雨,广平侯府那边没有动作,也是怕给帮不上忙反而添乱罢了。

琳怡吩咐白芍,“让厨房做些老太太爱吃的点心送去广平侯府,告诉老太太我已经好多了,让老太太别太挂念。”

白芍应下来,吩咐小丫鬟去安排。

晚上周十九回来,梳洗好了就躺在琳怡身边。琳怡放下手里的书,看着周十九英俊清瘦的脸颊,“我让橘红在东侧室里铺了床,郡王爷还是过去睡吧,我这边坐着月子,晚上婆子还要进进出出,总是不方便。”

生产那天周十九进了产房已经是大忌,哪有还没满月两个人就搬到一起住的,就算没有长辈约束,说出去了要让人笑话。

周十九将琳怡手边的书拿开,脸上的笑容安宁和悦,“刚醒过来就撵我出去,哪有这样的道理。”

她身上没有洗澡,今天想要拿巾子擦擦都被嬷嬷拒绝了。这样和周十九睡在一起,总觉得怪怪的,更何况离满月还早着,想来想去最好的法子就是让周十九搬出去睡,免得看她蓬头垢面的模样。

周十九搂着琳怡,“月子里不要看书,免得伤了眼睛,就按嬷嬷说的好好将养。”

这样嘱咐下来,她倒成了小孩子似的。

“御医说了要养七七四十九天,汤药也刚好喝到那时候。”

周十九低下头来贴在琳怡头顶上,琳怡轻推了推周十九,“我身上还没走。”

原来别扭的是这个,周十九扬起嘴角露出浅浅的笑容,“明日我去太医院问问程御医,能不能用热水擦擦。”

周十九嘴上这样说,手臂还是将琳怡揽过去,“元元不知道,我有些习惯改不了,换了屋子让我如何睡。”

嫁给周十九之后,她已经听习惯这样的辩解,琳怡靠在周十九怀里,安稳地闭上了眼睛,“郡王爷瘦了不少,该好好补养。”

周十九拉起琳怡的手放在腰上,“原来是嫌弃我瘦,放心吧,你出了月子,我也补了回来,总不能硌着你……”

她哪里是这个意思,琳怡笑着红了脸。

……

月子里的禁忌多,不能看书不能久坐,不能动针线,连抹额也不让摘下,好不容易熬到出了月子,又因她是难产,御医交代要多躺十九天。

过了七七四十九天,琳怡才舒舒服服地洗了澡。蒋氏来看琳怡,听到这样的话就笑,“哪个都是抱怨月子坐的辛苦,现在好了总算是过了这一关,”说着端详琳怡的脸颊,“不过才几十天怎么就瘦回原来的模样,我认识的不少人,出了月子比孕时还要丰腴些,怪不得郡王爷连府中宴客的日子也改了,是怕你太过操劳支持不住。”

本来是满月宴,却改在了她能起身之后,加上周十九在她病重时像换了个人一般,如今整个京城都知晓周十九和她夫妻感情深厚。

蒋氏笑着说了会儿话,趁着左右没人,“宗室营要出大事了。”

第三百零二章怪事

琳怡仔细地听蒋氏说话。

蒋氏道:“前几日宗室营里有位长辈出去吃酒,从马背上掉下来差点就被马踩了,现在还在床上不能动弹,道士说宗室营里有血光之灾,还不知要落在谁家。你生产那几日,敬郡王妃崴了脚,到现在走的还不利索。咱们有位婶子去敬郡王府做客,才走到敬郡王府的垂花门就又哭又笑起来,将我们都吓坏了,还是我胆大陪着那婶子,”说到这里蒋氏目光闪烁,嘴角含着笑意,“谁知道那婶子出了敬郡王府整个人就好了,头也不疼了,也不再胡言乱语,只是我们怎么劝她也不过去宴席,倒让敬郡王妃为了难,亲自出府好一阵子安抚,这才将婶子送走了。”

琳怡看着蒋氏的模样也笑起来,蒋氏还真是聪明,这样一来敬郡王妃定会觉得自家有什么污秽。

琳怡道:“那婶子会不会说出去?”

蒋氏摇头,“就是说了也和我们无关,那婶子向来是疑神疑鬼的,听下人说了些闲话,就作起来。”

两个人说到这里,巩妈妈来道:“来客了,已经迎去了花厅,献郡王妃在待客呢。”

琳怡看看沙漏,早到的都是与她交好的宗室妇,不光是来庆贺,还是来帮衬。琳怡和蒋氏起身,“我们去看看。”

橘红忙送来斗篷给琳怡穿了,蒋氏和琳怡边走边说话。

“敬郡王妃那边如何?”琳怡轻声问。

蒋氏道:“借着家中长辈的忌日办了道场,又是和尚又是道士的捣鼓了一阵子,花了不少的银子,不过最近敬郡王妃还是不断地往信亲王府跑,信亲王府的下人也说晚上看到了人影儿,消息传的沸沸扬扬,信亲王妃还让人打着灯笼寻贼人,结果哪里有什么贼人。”

大宅院就是这样,只要有点风吹草动就能生出许多闲话来,人云亦云。渐渐将话就传的离谱。不过信亲王妃年纪大。不会像敬郡王妃一样慌手慌脚,信亲王府就算有些动静暂时也不会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