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女人的第六感非常强大,小女人的似乎也不差。潜小麦正千头万绪中,还是能感觉到背后有视线环绕,转头一看,一个粉嫩嫩的小男孩,眼睛圆溜溜地注视着潜小麦。额前的刘海剪得齐整,大热天里头上带着缩小版的解放军大盖帽,手里提着把简易的木制小宝剑。见潜小麦醒来,也不说话,继续睁大眼睛观望。

猛地一咕嘟跃起,又重重倒了回去。

199o年秋天入学前,正式接回潜小麦。这一年,潜小麦七岁。

母亲潜丽琴素来也知晓一二,所以早早就叮嘱,务必一定要回去。

美眉姐姐,只能怪你手气太差。十里中山街这么多行人,谁让你偏偏抽到潜小麦呢。

亲们:

“嗯,这几年倒多亏了她们俩带着。给她们做的衣服还合适吗?”

“还好,她们很喜欢。豆,一盘匣干”……

一阵唏嗦的穿衣声,不久夫妻俩就开门出去了。

潜小麦心潮澎湃,听墙角啊,赤果果的听墙角啊。想不到自己还会有听明白墙角的一天,上苍啊,我是多么由衷地感谢你!这种时候,自己是不是为了把小梳子被人拐了,已经不重要。反正,大人总是忽悠小孩,当咱小孩智商低啊。

当然,墙角听得这么清晰,也得益于潜小麦的房间就在夫妻俩隔壁。

潜小麦的住处与其说是房间,不如说是小窝。十几个平方,除了一张简易的木制平板床与粗糙老木桌外,别无他物。也没有独自出入的门,与杨勇潜丽琴的房间仅隔着一层木板,进出都得经过他们房间。

这在农村说来实在是小,无奈潜家的房子本就不宽绰。据说,这座土木结构的普通四合院还是太公潜顺美手里起的,四周土坯筑墙,里间条梁隔间用的都是木料。太公有两个儿子,于是,四合院一分为二,爷爷潜锡理分得右手房,已故的大伯公潜永理分得左手房,中间堂屋、天井、大门、过道共用。右手房中,潜家爷爷奶奶用着前半段,在路边墙上打了个大的窗户开了家小杂货店,往里是老两口的卧室与厨房。杨勇潜丽琴用着后半段,一间大的厢房隔成两小间,一个小厨房,后小门出去是猪栏鸡舍,一部木楼梯通楼上,放些杂货与柴禾。这样,自家人倒是住得下,但偶尔要是过来个客人,就一番手忙脚乱了。

潜小麦穿上衣服出来的时候,饭菜已经开始飘香,猪食也煮得差不多了。潜小麦没有吱声,径自走到灶前,帮忙烧起火来。

潜丽琴看了心里不由叹息,到底不是自己一手带大的,跟自己不亲近,回来一天了,还没叫过自己“妈妈”呢。慢慢来吧,孩子毕竟还小。

那厢,潜小麦也是心急。总不能完全和前世一样,作个闷声不吭的影子吧。只是该怎么入手呢?甭看潜小麦前世活了二十六个年头,对这些她还真是一窍不通。现在看来以前自己真的太过沉溺于自己的世界了,都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达炼亦文章,看来自己得好好从头学起。先就以不变应万变吧,根据早上听墙角得到的情报,他们不都以为自己听不懂金田话吗?看来自己还得再说上一阵子的罗店话。

等饭菜都准备好端上桌,父亲杨勇也背着锄头从菜园地回来了。手里带着把绿油油鲜嫩的苋菜。就像排练好似的,潜小海醒来,掐着吃饭时间喊妈妈了。

饭间,杨勇给潜小麦夹了筷子青菜,用罗店话叫她“多嗲些”。

潜小海两颊塞得满满的,见状也伸出小指头指着要青菜,杨勇也遂他意,往他的碗里夹了几根。小家伙全部扒进嘴里,扎巴着嘴对大家直笑:“多……嗲些”。

惹得一家人不由大笑。真是个活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