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记载,孔子成年后,一次,鲁国的执政大夫季孙氏宴请鲁国的士,孔子依礼前往。不料,当孔子来到季孙氏家门口时,季孙氏的家臣阳虎见孔子穿着朴素,不像有钱有势之人,便不客气地说:“我们大人这是要宴请士,而不是宴请你的,你来干什么?”孔子吃了个闭门羹。

用孔子的话来说,西周时期,原本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了春秋时期,每况愈下,逐渐“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大夫出”,甚至“陪臣执国命”。可以说,春秋时期是一个天崩地解的动荡时代,周王朝曾经一度灿烂辉煌的礼乐文明,伴随着宗法制度的逐渐解体,伴随着周王室地位的岌岌可危,而濒于崩溃,整个社会处在礼崩乐坏的变局之中。

周公摄政七年,等成王长大成人能够亲政,周公便将天子之位还给成王,自己北面而立,站在大臣的位置上,辅佐成王。成王受流言蜚语的挑拨,对周公猜忌颇多,周公被迫离开国都。这年秋天,田里的庄稼长得特别好,但快到收获的时候,忽然雷电交加,狂风大作,大树被刮断,田里的庄稼也倒了。成王很焦急,准备祈祷上天。当他打开金匣子后,第一次看到了周公的祈祷词,这才知道周公是如此忠于王室,极为感动。于是,成王亲自到城郊迎回周公。周公去世后,成王感念他的丰功伟绩,将他安葬在文王墓的旁边,并特许周公被封在鲁国的后代可以用天子之礼祭祀周公。

文王德行解纠纷

当然,为了改善周族的生存处境,或者按照传统儒家的理解,至少为君王禅让提供可能性,周文王在不造反的前提下,并没有束手待毙。他高举“敬德保民”的旗号,对“天命”观念做出了新的解读。从传世古籍和出土文献中不难看出,周文王开始染指原本被商王垄断的“天命”。文王能够获得“天命”的关键有两个:一是从技术手段看,文王占有了通天的能力;二是从具体操作看,文王利用了“德”作为武器。

先,在文化观上,孔子认为华夏文化的传递存在一个“因革损益”的过程。“因”,就是因袭、继承原有的文化与制度;“革”,就是对原有文化和制度做出变化和改革;“损”,就是删减一些不再合适的内容;“益”,就是依据新情况增加一些新的内容。其中,“因”是最主要的。具体来说,殷商文化在基本精神上继承了夏文化,进而在此基础上,结合殷商时期的特点做了一定程度上的增、减、变化;周文化同样是对殷商文化的继承,只不过有所选择和改进。按照孔子的这种文化观,夏、商、周三代的文化存在很大的相关性和联系性。用他的话来说,三代文化的核心是“礼”。周文化周礼中实际上已经包含了夏文化夏礼和商文化商礼中的很多重要内容。

一次,瞽叟借口家里的粮仓漏雨,骗舜攀梯子上了屋顶。然后,象将屋顶点着火,想把舜烧死。舜到处寻找梯子,但梯子也被象搬走了。危急时刻,舜想到随身带着的两顶斗笠,便用双手拿着斗笠像鸟张翅膀一样跳下来。借助斗笠兜住风,舜平安落在地上,一点也没有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