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丰小说网 > 儒家知识一本通 > 第二章 儒家的原创时期(2)

“礼崩乐坏”是孔子需要面对的最现实问题。所谓“礼崩乐坏”,并不是说没有礼乐,而是社会各阶层不再循规蹈矩地施行礼乐,例如天子为了享乐而乱用诸侯乃至大夫的礼乐,而鲁国的权臣季氏也以大夫的身份僭用天子之礼,公然“八佾舞于庭”!

灭商之后,如何处置大量残留的殷商贵族和遗民?武王有些犹豫,于是询问姜太公。姜太公主张斩草除根,说:“我听说过一句老话,叫爱屋及乌。相反,如果人不值得爱,那么村落里的篱笆、围墙也不必保留。”言外之意,既然已经干掉了商纣王,就索性消灭所有的殷人。武王认为不妥,又去询问召公。召公回答:“有罪的杀掉,没罪的留下。”武王觉得还是不行。最后,他去询问周公。周公说道:“不如让殷人继续住在他们原来的住处,耕种原来的土地。同时,我们应该努力争取殷人当中有影响、有仁德的人。”武王深表赞许,采纳了周公的意见。

“敬德”具体表现为保民、重民,关注百姓的疾苦。周公的谈话、训词与文告类文献中频繁出现的一个字就是“民”。在《康诰》中,周公要求卫康叔要像照料小孩一样保护百姓,使百姓康乐安定。西周政治家已经对人自身、对人的价值以及人在大自然中的地位有了清醒的认识。周初统治者将“敬德保民”作为立政之根本,“崇德贵民”以及重视民意的天命观成为以周公为代表的西周思想的核心,这直接影响了后来产生的儒家。

而“天命”则是神秘力量赋予人间统治者的福命,也就是现实政治的神圣性与合法性的基石。一个人间王朝只有先获得了上天的认同,享有“天命”,才可能长治久安、赓续不绝。现在的人们经常可以在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中看到、听到这样一句话:“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奉天承运”就是从上天那里获得了统治的神圣权力。

最后,是孔子对周初的文王、周公等圣人怀有亲切的情感。在《论语·泰伯》篇中,孔子对周文王称赞不已,说:尽管文王已凭借德行和能力获得了当时天下三分之二力量的支持,但他仍然服从殷商的统治,没有起来造反。孔子将文王所拥有的品德称为“至德”。与孟子不同,孔子虽然也谴责桀、纣等君王的残暴行径,但是却不主张采用暴力的方法推翻他们。这可能有两方面的考虑:其一,孔子更欣赏禅让制度,希望以温和的、不流血的方式完成权力的更替;其二,暴力革命对于原有制度和信仰的神圣性会造成较大的伤害,这是孔子最为担心的。他借评价《大武》之乐,委婉地对周武王提出了批评:“尽美”但未能“尽善”,原因就在于武王最终走上了暴力推翻商纣王的道路。

面对各种凶险的境遇,舜的举措显得格外与众不同:他努力保持对父母的孝顺和对弟弟的友爱;当亲人要加害自己时,舜及时逃避,使他们不至于做出错事;危机一过,舜又会回到亲人身边,尽心尽力照顾他们。此外,他还在偏僻的地方开荒种地、捕鱼打猎,以养活全家人。通过自己的小心和努力,舜既尽到了为人子、为人兄的孝友之责,又维护了亲人的声望,让他们不至于犯下天怒人怨的人伦大罪。舜的孝行传遍四方,并由此得到尧的赏识。此后,舜励精图治,厘定刑罚、完善官制,并大胆任用禹治理了肆虐人间的大洪水。晚年,舜效法尧,将领袖之位禅让给治洪水有功的禹。

为了方便按照历史的脉络把握儒学,在介绍儒家的“历史篇”时,本书采用的是儒家四期说。第一期为儒家的原创时期,即孔、孟、荀等创建时期;第二期为儒家的成熟时期,即儒学制度化和经学化的时期;第三期为儒家的变革时期,即宋明理学对汉唐儒学的反思、变革与越的时期;第四期为现代新儒家,即面对西方文化挑战,重建儒家现代意义与价值的时期。除此之外,本部分在开端还专门列有“儒家的渊源”一章,用以交待儒家产生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源头,以免突兀。

编者

但毋庸讳言,“治重病下猛药”,以“救亡”为宗旨的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偏激的、矫枉过正的地方,这集中表现在对待儒家乃至整个传统文化的态度上。就拿“五四”以来一个响当当的口号——“打倒孔家店!”的例子来说。

从天下各地赶来接受教育的学生,先后过了3000人。其中,真正领悟孔子的精神、掌握“六艺”之一的入室弟子也达到72人。他的弟子中有不少出身贫贱之人,如颜回、曾参、公冶长等。孔子通过教育弟子,不断将自己的思想体系化和成熟化;弟子们则从孔子那里学习知识,提升道德,并宣扬和推广孔子的思想。通过办学,孔子吸引了一大批追随者,逐渐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学派——儒家学派。通过大办私学、创立学派,“儒”得以由一种“相礼”的职业升华为一个学派和一种思想体系,这是儒家学派崛起的一个重要条件。

孔子传授给弟子的种种知识、技能和智慧,构成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孔子本人博学多才,主要教授弟子“六经”和“六艺”。“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这是上古文化的重要遗存,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载体,也是孔子教育的重点。“六艺”则是礼、乐、射、御、书、数等六项技能,是过去贵族子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基本能力,同时是他们参加官员选拔、获得上级赏识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