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鬟打起湘帘,方至门前,就听见两声叫唤。

周围便有人说:“都说金口难开,金口难开,老大人这孙儿必定是个有福气的。”

香橙也是个淘气的,见黛玉吩咐,连忙清脆地应了一声,果真端了一个翠玉碟子过来,不过十多块果肉。

果不其然,两人在水晶帘子外面,就看见卢太太坐在床边,屋里鸦雀无声,却是林飞睡了。

虽说屋里铺了毯子,摔着也不疼,但两个奶嬷嬷哪里真敢放心。一个扶着,一个在一旁护着。林飞的脚方一沾地,就喜不自禁地掂着脚往前跑。

平日里常摆在亭子里的桌子挪到了一边,这会子已摆好了一盘桃子,绿豆糕,馓子等。黛玉三个挪过去,琉璃便亲自捧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富贵花开的茶盘,里面放着三个白玉小碗,盛了湃好的绿豆汤,碗外面水珠晶莹。

林家自老太太起,几个主子都疼她,便是底下的奴才,也均是敬着。这些她心里都清楚,说一句要不得的话,她心里,其实觉着林家的人,更像亲人些儿。不说陈氏,也不说她嫡亲的母亲郑氏,毕竟死得早,死的时候她还未记事,好不好的,也只是听人说的,只说活着的这几个,有哪一个及得上林家人的万分之一。她唯一念她父亲的一点好,便是送了她到老太太身边。这一两年,比她过去十年所学,不知得益了几千几万倍。

卢慧娴却想起那一年说亲时的事,贾敏悄悄地和她说林珗的事,说了又说:“你娘不知多喜欢珗儿,巴不得给她做儿子,这事儿她自然是千肯万肯,这也不是说她不疼你,都是做娘的,我家珗儿再好,也比不过你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她自然是为你好。这只是我的一点私心想念,我悄悄的和你说,你也别告诉你娘,不然她定要笑话我。我总想着,我们作父母的,帮着你们作个参考,拿个人选出来,必定还是要你们两个自己满意才好。以后过活,毕竟是你们自个儿过,好不好的,我们作父母的,也替代不了。这夫妻过日子,不是别人说好就是好,第一紧要的是自己真过得好。我说这话,你也不必怕羞,这是你一辈子的大事,错了就错一生。你瞧杨太太,外面人谁说一个不字,人人都道她有福气,妻妾和睦,子孙满堂。你也别听别人的话,把自己放在杨太太的位置,再细想一想,到底好不好。你若是觉着我们珗儿好,我自然欢喜,若是觉着不好,你娘问你,你也别顾忌这顾忌那,不好意思说,那是你亲娘,只管放心大胆的说。成不了亲戚,做不了我媳妇,我还和从前一样把你当女儿。”

一行打牌,一行说些闲话,薛姨妈因说:“我瞧着,这张丫头倒是生得好样貌,怕是个有福的。”

宝玉笑着上前来打量了林珺一回,说:“听三妹妹说又来了一位姐姐,就是这个姐姐罢?”又与黛玉道谢,“偏了妹妹的好东西。”

老太太已瞧见亭子里桌上的茶壶等物,笑道:“你们倒是会选地儿,这地方好。”说了,又笑骂道:“就许你们在这好地方吃好茶,就不许我也来这里吃茶?”

崔嘉怡说:“却是了,葡萄酒颜色比它要深一些,不像这么艳。”又说:“若是葡萄酒,该配夜光杯。”

探春便说:“那我也出去逛逛,说来,林姐姐来京里也有两年了,我们还没正经过来顽一日的。”

一时又和林海几个说:“你们去罢,为着我一个,怠慢了贵客就不好了。”林海父子三个应了,仍旧等太夫人进去走远了些方才往回转。

这一件大事了了,老太太就一心念着林珗和卢慧娴圆房的事。因不肯委屈了卢慧娴,林珗又中了进士,几个小的又除了孝,定要好生热闹一番。便着人去庙里挑了好几个吉日,又亲自挑选了一番,方才定了日子,一应亲朋故交都下了帖子。

林珗下场这几日,卢慧娴面上不显,仍如往日一般,人却清减了,可见她心里还是挂念着的。老太太嘴上不说,心里记着。今见了面,一个只管捧饭捧羹伺候,一个只管拿眼往那一处瞧。饭毕,略说了几句话,老太太就道了乏。

老太太便道:“他倒是时常念叨着你,你们父子陪着他说说话也好。近年年纪大了,越的方,见了懋儿和志儿,也没个笑脸,成日里见了就问书,若有不对便要骂,两个孩子也不敢往他跟前去。”又向卢慧娴姑嫂三个和崔嘉怡说:“你领着你嫂子姐姐妹妹见了老爷还是过来我这边,你祖父说起话来连饭也顾不上的,别教她们也陪着。”崔嘉怡答应了。

顽了一个上午,待穿好了衣裳出来,许景便有些懒懒的,窝在丫鬟怀里不肯动,一个呵欠接一个呵欠,嚷着要娘。卢慧姗接过来,搂在怀里拍打着,不过一会子就睡了,便打他奶嬷嬷抱着去了暖阁。

这里贾母听了,自是舍不得,因说:“好容易见着,我再是舍不得,你们且回去,说给珗儿媳妇听,就说我说的,林丫头和张丫头再陪我几日,到时候叫她琏二嫂子送回去。”

姊妹几个略说了几句,便结伴去了老太太房里。宝玉猴在贾母身旁,叽叽咕咕说些什么。见林黛玉几个进来,忙离了贾母,迎上来问了一圈,方才凑到黛玉跟前,不过问些丫头们好不好、晚上睡得好不好、有什么想吃的、什么想玩的云云。

黛玉身边伺候的仍旧是红绡和香橙并她奶嬷嬷苏嬷嬷,张凤娥带的则是老太太给的一个名叫琉璃的二等丫头和她从家里带来的叶儿并一个教养嬷嬷。

初八时,贾母打人接了一回黛玉,黛玉自不肯去,只说在家守制读书,使人送了一卷亲手抄的经书过去,贾母也无可奈何。

贾琏道:“家里都好,就是老祖宗想林兄弟和林妹妹了,从收到姑父的信,便天天盼着,料着姑父这几日就要到了,天天催我过来守着。”说罢,又说:“姑父和表弟也乏了,不如先上轿,老太太妹妹们那里还有侄儿呢。”

卢慧娴忙起身迎到外面,就见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走进来。

林黛玉忙起身相迎,方至暖阁门前,便见卢慧娴已经进来了。看见林黛玉,卢慧娴忙摆手,示意红绡拦着林黛玉别上前,“我这一身的寒气,看冷着你。”

丫鬟和婆子们早已起身,各自忙活各自的。等黛玉洗漱好,香橙才开了里面的窗户,拿石狮子抵着。

贾母这才想起来,立时就指了王夫人骂道:“我于今年纪大了,才敢偷个懒儿,把家里的事儿都交给你,又有凤丫头帮衬,她年纪轻,难免有不周到的地方,怎么你也这样糊涂?于今家里竟乱成这样,他们爷们书房里的事也能传到咱们内院里来,到了明儿,内内外外的几层门只怕都成了个摆设,你不要做人,家里的女孩儿也都不做人了不成?”

刘先生给了台阶,贾政自是顺着下了。实在是没脸再与刘先生叙话,外面伺候的小厮也机灵,隔了会儿就进来说部里来了人,刘先生知是由头,却也连忙起身告辞,贾政心里过意不去,亲自送至院门口。

赖大家里的四个不比贾琏,回家换了衣裳便忙忙地过来了。

黛玉欢喜地几步跑到了锦塌旁,端起碗便吃了一口,又捻了一颗梅子咬了一口,甜津津的,味儿极好,忍不住又吃了一口。

进了回事厅,纵管事娘子们已经在外间候着,没有通传,不敢擅入。卢氏进去,依次传了人进来,回事领对牌,竟无一件错了的。

老太太是贾敏病重时搬来的,她又不是个理事的,还不是由着底下的奴才糊弄?

黛玉招了红绡到跟前伺候,见香橙没瞧着这边,就把早上香橙闹着要去书房的话说了一遍,又问:“是个什么缘故?”

卢氏摇了摇头,说:“不可,只可尝一口。”说完,又交代端茶来的红绡,说:“往后可不能由着你们姑娘,用井水湃着也就罢了,怎么倒往冰里放。”

林海道:“说这些话就外道了,两家离得远,表兄弟之间或许在外见了面都不认识,你难得来一次,他们陪你原是应该的。本该请你来顽的,反而要你跟着操劳,教我过意不去。只是你姑妈才去,家里也不好热闹,我就不多留你,等出了孝,再请你过来,到时候再好生热闹热闹。”

林珗伸脚便踢了他一下,笑骂道:“没大没小,倒是编排起爹来了。”

说着话,两人已走到一处,卢氏挽了黛玉的胳膊,两人携手往屋里走,黛玉便说:“原该我过来,怎么好劳动嫂子过去。”

“大爷大奶奶的好日子,老太太高兴着呢,中饭比往日多用了半碗碧粳饭。”说着,杌子端来了,念珠怎么也不肯坐,说:“妈妈们都还站着呢,我一个小丫头倒坐着,成个什么体统。”

红绡也跟着凑趣,“大奶奶既吃着好,那我就替青鸟讨个赏。”

香橙自是不依,她虽性子粗疏,却也知好歹,知道方才王嬷嬷无意提起兰草堂,黛玉面上不说,心里其实不好受,是以并不反驳,只抠了红绡一眼,便拿了一对桃花簪给黛玉瞧,“我看着姑娘衣裳上的桃花,才找了这一对出来,没想妈妈又送了石榴花过来。我记得姑娘有一身榴花的衣裳还没上过身,不如找了出来,正好也配这花。”

屋里几个人都笑起来,香橙道:“也怪嬷嬷活计做得太鲜亮,不然,姨奶奶也不至于总惦记着。”

大厅正中间摆着绣架和撑子,北向是一张圈椅,南向是一张杌子。

因不见红绡,香橙便问了一句,“方才还在,怎么一会子的功夫又不见了人影。”

话音未落,便见红绡从角落里走出来,手上捧着一个葵花样式的小茶盘。

黛玉便笑道:“也不知你长着这双眼睛是做什么用的,这么大个人站在那里,你偏看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