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门,只觉室内有些不一样了。

圣人哭笑不得,道:“你想哪里去了?”

说好吧,她实在是不太爽快,被新手初次运作的机器,能有多顺利?说她不好么,但怎么才能形容明白她的不好?

本来李治见这些尚宫木木的,没个反应,不由很不满,但随即他就现尚宫们唱诗的度明显加快了一个档次,原先是拉长了调调唱,现在是缩短了音调说,很快的尚宫们就完礼了,而后又很利落地帮新婚夫妻更了衣,退出去了,度十分迅捷。

柳氏笑着拍拍她的手,道:“还孩子,你的孝心我都记着呢!”一眼瞥见二儿媳妇齐氏站在一旁撇嘴,心里不由生了一丝不满。不过如今是大日子,不好生是非,况二郎和齐氏的婚事办得仓促简单,是有些怠慢委屈了齐氏,便将那丝不满放下,只当没看见。

等出了国孝,挑挑捡捡给王濬选人家一段时间,从几家姑娘中选了齐氏又费了一段时间,开始过六礼更费了一段时间。这样一段时间过完,已经是把圣人的三年孝都给过完了。到后面还剩了请期和亲迎礼。王家又要开始准备王润的婚事。上面又下了敕告,定下了晋王娶亲的日期。王家人很悲催地现在王家小娘子嫁给晋王做王妃之前的一小段日子里,他们不但要给王润娘过六礼办亲事,还要办一场次子的亲迎礼。还好前面的礼已经过了,不然更惨。——虽然这一小段日子也有几个月,但是在婚礼事宜繁琐地几乎让人抓狂的时代,准备两场婚礼,简直就是一场大灾难。——王濬是兄长,总不能晚于王润成婚。

兕子道:“我就是知道啊!”

王润缓缓起身,长乐公主看她动作有如行云流水,嘴角含笑,看向自己的眼神不卑不亢,不似别人一般惶恐讨好,心中越喜欢了三分,笑道:“冒昧打扰了。”

长孙皇后所出的三位嫡子,一个太子,近年越乖戾不好亲近了,有不少人马屁拍在马腿上,反惹了一身的不是;一个魏王李泰,成日笑眯眯装菩萨样儿,走礼贤下士的亲民路线,但太亲民了,便显不出来投靠的人的好处了;反倒这个最小的晋王李治,根基未稳,反倒是最可以投资的哦!

崔氏柳氏见了她,便如见了凤凰一般,拉着问个不住,问和同安大长公主说了些什么,吃了什么,喝了什么,诸如许多的。王润被她们问得越糊涂了,道:“叔祖母那里我是常去的,能有什么特别的?”

同安大长公主听了这话,却是哈哈大笑,笑罢了道:“这才像你大母说的话,先前你自己撰的文邹邹的话,一听就不像。”

王润嘴角抽抽,这府里是在戴孝,但戴的是国孝,是公主兄长太上圣人的孝,这康氏怎么哭得跟死了女主人一样?还有,拜托你哭的时候把眼里的热切希冀给灭一灭行不行?同安大长公主还没死呢!

不管怎么样,再想娶媳妇,都给朕忍着!

所以对于女儿“积极向上”的举动,王仁祐没有丝毫的责备,唯一有的就是心疼。心疼的是女儿要早早地辛苦地为自己日后的婚姻生活谋划,谁家小娘子这个时候不是娇羞地呆在房里绣嫁妆的?偏她家女儿要这样。

王润听她这样说,方才放了心。这个嫂子是个大方豁达的,日后大兄有福了。

不过不管家中下人或是包括王润几个姐妹在内的小娘子对卢氏的嫁妆表示了多大的赞叹,崔氏和柳氏都是很镇定的。

丫丫的,她又想飙了。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那是因为去的人是武松。还有制胜的希望。

只是她到底是见过世面的人,很快就将这惊讶给压住了。

王裕不置可否,便往同安公主房里去。

却不想这一幕落在不经意转过头的长孙皇后和韦贵妃的眼中,俩人都是心中有些疑惑。

崔氏一番话,柳氏顿时茅塞顿开,笑道:“还是阿家想得明白,儿媳见识少,遇上一点事就慌了手脚了。”

绕枝捂着红通通的脸颊,想哭又不敢哭,转头看向姐姐同情的目光:“呜呜,姐姐,你太坏了,居然不来救我。”

古人早婚,唐人更早,长孙皇后十三岁便嫁与了还是唐国公次子的李世民同志为妻。晋王也快满十二了,是该说亲了。同安大长公主又抿嘴一笑,道:“晋王仁厚,也不知道哪家的小娘子有福气,能嫁与晋王为妃。”

王裕也就罢了,他一向是知道自己的公主妻子的彪悍的。但是王思政就有些傻眼了,同时也有些怀念。他这老妻多少年没那么……嗯,厉害了?当年她这么雷厉风行的时候,还是他还在外面打仗的时候呢!哎,真怀念。不过也有些吃不消。女人的战争啊,男人最好别参与。老头子摸摸胡子,自带着王澈小郎君骑马去了。

只是今日也不知怎么有空,两个一起来了。

至于澈小郎,他的意见不被采纳。

同安大长公主却是没放过她放光的眼睛,笑眯眯得拉着她的手,叫阿练去把书房一些贵重稀有的字画都拿来给润娘带回去。

无论哪个时代,官僚亲戚,裙带主义总是存在的。

可是太亲近了也不行啊,你总不能上去就说,领导啊,我那妹夫不错啊,你看有什么职位适合他,给他一个好的吧!!

一时人心浮动。王润却是异常认真。

王润笑道:“我的衣裳还有呢,庶母不必太谦,给二妹妹三妹妹选就是了。”

守着的奶娘看见王润,正要起身,便被王润拦住,示意她继续守着,而后又轻巧退出,往偏厅去。

众人越笑个不住,张琳娘指着王润笑道:“这小娘子,真是,真是……”

常夫子摇摇头,道:“你先写,为师先去了。你写好了再叫为师。”

王润点点头,柳氏又吩咐了几句话,令李氏等人将王润从前的笔墨纸砚等物都收拾出来,又叫晚上早些睡,明儿也好早起去晴雨馆。

柳氏欣慰得点点头,女儿果然懂事了,方才安心吃起饭来。王润对两个妾侍似乎有些不太适应,并不大动她们布的菜。柳氏便道:“我这里不用你们伺候了,下去吧!”

王润腹诽:听说这灵山寺里的斋饭有名,想是这么来的吧!——人饿了,自然什么都好吃了。

王润几乎笑疼了肚子。柳氏也是侧过头忍着笑,就连王沣也是嘴角抿了淡淡的笑纹。

王润听了,见那丫头要受无妄之灾,道:“不,呃,不与她们相干,呃,是我做了个梦,呃,梦见阿娘不见了,就……嗝!”

王润道:“把那个也添上。”

吴大娘惊道:“王妃,怎好动用您的嫁妆,库里的东西尽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