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闻言,不由低斥道:“胡说什么!好好的女儿家,去打什么仗?”可是见她认真的神色,却全不似作伪,顿时又说不出话来。

刘妈妈笑眯了眼道:“是咧,娘子好人啊。”

“我晓得你们中间有些人瞧不上我这个新主子,但是你们也得知道,这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今儿你们便是我手里的人。”甩完一鞭子,杨茹便懒洋洋地坐了回去,她睨了他们一眼,道:

杨茹也不怕他,眨着眼睛凑上去,紧紧地靠在他怀里,小脸粉嫩嫩的,羞涩地凑近他耳边:“官家,疼得厉害呢……”皇上愣了一下,片刻后方反映过来她在说什么。见灯火下,她一张秀气的小脸嫣红如那石榴花,嘟着红唇有些不安地瞅着他,见他沉着一张脸不说话,便小心翼翼地扯了扯他的袖子,水色的大眼睛里顿时就湿漉漉的:“官家这是恼了?”

她拿不准新主子是个什么脾性,便只能越显得恭敬。在这宫里,内侍、宫人便是蝼蚁,便如上一位……一句话便毁了她出宫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她连一句怨言也不能有,还得端着笑脸谢主子恩典。

佘氏见她目光清澈坦然,脸上的微笑也不似作假,心中微微松了口气。如此最好,茹儿这孩子心性坚韧,大概真的如她所说,无论到哪里,她都可以很好吧。

如果这皇帝是个十七八岁的小儿郎,以杨茹前后两世的年纪,怕真有些下不了口,如今是个已过而立的大叔,她倒是还坦然些。

将八妹送回,杨茹便回了自己的院子。刚才的念头在她心中越清晰,回来的路上她想了一路,似乎……这法子,也许真的可以改变一切?

杨茹微微垂下眸子,不愿让侄儿们看出自己的异样。“我先去找八妹了,你们随意吧。”杨茹是长辈,她这么说,大郎和二郎自然只有拱手相送的份。

她大哥是位人人敬佩的杨姓将军,她温柔能干的嫂子恰好姓佘,她还有七个侄儿,恰好他们家这时候搬进了天波府……

和沈小姐这样的大家闺秀相比,男人大概都会比较喜欢惊鸿仙子这样‘拒人于千里之外’但是偶尔回眸之时却又温柔似水的女子吧,即便那一丝温柔不是给他的,也会让他产生无尽的联想和希望:若是有朝一日她用那样温柔的眼神看着自己,当是如何幸福满足啊?

“嫂嫂听我一言。”杨茹附耳过去。

“真要如此?”佘氏很是迟疑,杨家儿郎从来都是在军中历练,还没有哪个是在御前效力的。

“对,嫂嫂您回去和哥哥商量商量,若是哥哥不反对,我便与官家讨个人情,让三郎四郎到御前步司落个职。”杨茹盘算着,三郎四郎在皇帝面前混个眼熟,日后在朝堂上也好说话。

自御前步司至兵部,这步棋若是走得好,便是天大的转机。兵部是前方大军的后勤,有三郎和四郎在,等到金沙滩一役,也叫人放心些。

佘氏心事重重地回了家,夫妻两个一夜没睡。杨业翻来覆去,第二日对妻子道:“三郎四郎去御前也非坏事,只是这事却不能由茹儿提起。”他叹口气,苦笑道:“我这个做哥哥,却还没有妹妹想得长远啊。这事,得由我去求官家。”自周武以后,后宫便不得干政,即便茹儿这会儿得宠,官家不怪罪,只怕日后起了嫌隙,这便是天大的罪名了。

这事得由他去提,杨家的儿郎往御前讨个差事,还是不难的。

他又道:“明日是上元,你进宫拜见太后的时候给茹儿捎句话,叫她切莫操心杨家的事了,只需顾好自己便是。”顿了顿,又道:“她说的那几件事便得麻烦夫人你了,茹儿她……在宫里也不容易啊。”

杨业不只是骁勇善战的将军,同样是眼光独到的军事家,他教出来的妹妹,怎么会不了解?茹儿这是把后宫当做战场,拿了命在拼啊!

******

上元节,如佘氏这般有诰命的夫人都得进宫拜见太后娘娘。慈寿宫里,太后身边坐的是皇后,人家是正经的儿媳妇。下便是潘贵妃、杨茹以及贤妃、德妃,再往下则是太仪、贵仪、淑仪、淑容、顺仪等。

贤妃德妃年纪比皇后小上一些,但是和潘贵妃比起来却年老色衰得多。她们娘家出身都不错,虽然没有儿子傍身,但是日子也算过的下去,只是看向潘贵妃和杨茹的目光,总归是带了些不甘。同为女人,这两个便是官家的心尖尖,人比人气死人啊。

不远处坐了潘夫人、佘氏等诰命。有几位能说会道的夫人,一时间其乐融融,皇后、妃嫔们以及诸位夫人们无一不是讨巧着说话,就想哄太后她老人家一个笑。

杨茹细心观察也能看得出,太后挺喜欢皇后的,对潘贵妃却是不咸不淡,潘贵妃也淡着一张脸,眉眼间可见相国千金的高傲。

杨茹想了想便明白过来,太后是吃过苦的人,直至后来儿子成了皇帝,她也改不了早些年的习惯。有了皇后这个贤惠的儿媳妇做比较,潘贵妃那套大家千金的做派,估计太后不喜,而潘贵妃大约也放不下那个身段去讨好一个土里土气的老太太,哪怕她是皇帝的亲娘。

皇后倒是和太后相处得很好,偶尔嘴上搭上几句太子,惹得太后不住地念叨乖孙。

提起太子,杨茹倒是记起来了,难怪皇后要和潘贵妃不对付了。皇帝除了太子外,就只有两子三女,皇子之一便是潘贵妃所出,另一子生母地位低下,根本就没资格和太子争。

潘仁美在朝中势力之大,潘贵妃又得皇帝恩宠,由不得皇后不忧心。他们若是想要改立太子,她这皇后,还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谁让她,没有出一个位高权重的父亲呢?

面对这样的形势,杨茹觉得挺满意的。皇后原本不是打算高高挂起,坐山观虎斗吗?如今还不是得亲自下场。谁叫她现在还没儿子,算不上威胁呢?说不定,皇后还盼着她去吸引皇帝的目光,分了潘贵妃的宠呢。

又过了约一个时辰,太后脸上便露出疲惫的神色,诸位夫人也行礼告退,而皇后则是领着妃嫔们与皇帝会合,继续接下来的与民同乐---赏灯。

宜德楼上,皇帝领着群臣站在楼上,而皇后则领着妃嫔站于黄缘帘后,满城的灯火便在眼前,与民同乐,满城喜乐。

杨茹看着眼前这一切,真实地感受着城墙上凛冽的寒风,那风吹得她面颊冰冷,也让她再一次清醒地意识到,潘家不倒,杨家必将走上‘七子去六子归’的悲剧路。

从宜德楼下来,皇帝自是携了皇后回了福宁宫。杨茹回去后便恹恹的,朝霞等人只当是她心情不好,便也都噤了声,安静地伺候她洗漱后便退了下去。

一连好几日,杨茹都提不起精神。年头年尾,皇帝都忙得脚不沾地,除了那日留宿福宁宫外,好几日都是一个人宿在延福殿里。结果新年第一次翻牌子,潘贵妃便成了满宫女人羡慕的对象。

不愧是进宫后便恩宠不断的潘贵妃,官家心里最看重的还是她啊。一时之间宫里不知道又撕破多少帕子。更何况人家还有二皇子傍身,比杨茹这个才进宫不到两月的可招人眼红多了。第二日到福宁宫请安,杨茹还收到了好几枚‘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友好目光。

不待这样看不起人的啊。她还没使劲呢,就当她失宠了?施施然落座,杨茹朝左手边的潘贵妃抿唇一笑:“贵妃娘娘好气色。”

潘贵妃得意一笑,不沾阳春水的玉指纤纤,带着那金镶宝的护甲,要多华贵便多华贵,她挑起丹凤眼,抚了抚鬓角,看似认真地打量了杨茹一眼:“淑妃妹妹这气色可是有些差,姐姐那儿还有些官家赐的老山参,妹妹拿去补补吧。”

杨茹面露担忧地用手背贴着自己的面颊,紧张地问了一句:“真的气色很差吗?这几日有些受凉,想来是有些影响的。”难不成还是少了男人的滋润,所以就枯萎了?笑死个人了好吗。谁稀罕她那一根老山参?

潘贵妃咯咯地笑了两声,朝上座的皇后道:“娘娘,还是年轻好啊,瞧淑妃妹妹,便是面如菜色,也是惹人怜惜的。”

皇后淡淡一笑:“你们俩都年轻。”

杨茹拿着手绢捂着嘴角,羞涩一笑,垂下的眼中飞快地闪过厌恶。又是这样,女人间的战争,不见硝烟,却刀刀入骨。真想拿鞭子抽她们啊,抽的这几个口腹蜜剑的女人全都花枝乱颤才好。她面如菜色,她们才高兴吧?只可惜,她还不乐意让她们如意呢。

从福宁宫出来,杨茹便深深地吸了一口新鲜空气。“回宫,我累了。”

回了昭纯宫,杨茹便觉全身无力,歇了一会午觉,方有了些力气。酉时,皇帝身边的常福到了昭纯宫,宣了侍寝的旨意。杨茹这回脸色是真的差了,跟皇帝滚床单是一回事,到公共大床滚床单又是另一码事。

“还得麻烦常福公公,我们娘子今日身子不适,这侍寝……怕是……”锦绣收到自己娘子的眼神,立马上前,顺势塞了一个荷包给常福后,道:“还请公公替我家娘子说几句好话……”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官家,这肉好吃,也得看是用什么锅炖的,是吧?”叉腰,甩鞭子。

“爱妃说的是,朕就独爱昭纯宫的锅炖出来的肉,又滑又软,还香喷喷的~”奸笑之,扑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