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常宁干劲十足,正准备再次上山,常母来了。

那么,常宁就得想到自己家上了,大锅饭肯定不好,可对他们家却好得很,现在大锅饭不搞了,他们家,该怎么办。

“是呀,供销社那边我问了,他们收草药,我也能有收入,刚好。”俩人边说边往常宁家走。

“常宁,你说,要是我们草药种出来,会不会也能给村里大家带点收入?”不愧是支书,想得更远,山里草药,个人去摘采一下,可以,但要是村里人都去,这草药能经得住几天采,但要是,自己种了再卖,情况就不同了。

“你想进城?!”这可不容易。

“行了,我们赶紧回家。”小屁孩,有奶便是娘,不买东西就不好了,不看看你爹我最近就为了你们这几张嘴愁成什么样。

常宁决定先了解了解,乡里也有供销社,不过常宁觉得小了点,相比下,还是县城里的供销社更合适,就是不知道收不收草药,收的话,收哪几种,刚好,他也可以就着认一下,山上草药不少,但他得先认识,最后,常宁决定,不去乡里,直接往县城去。

他还是得想办法,农民这活,他,真的不想干!

“爹,早上,你刚刚走了一小会儿,婆婆就来了。”有婆婆在,大妞一下子就轻松了好多。

所以,不带孩子是肯定的,相反,几个孩子分家后,她更甩手什么都不管,家务彻底不管,外事找常父或者大儿子,内务找大媳妇,什么都别找她,她累了一辈子,可得好好轻松了。

他是有想法,特别这次出去开会,其它村社大队做的事给了他很多想法,比如现在的工社食堂,有些大队公社就已经把食堂解散了,这点,现在看看他们村食堂艰难坚持的情况,何仲庆在考虑,或许他们村也该走这条路了,大锅饭,吃不得。

“大妞爸,总算好了!”

想想,只要有肉,可以吃,可以卖,卖不了别人,卖到供销社也行啊,只要有收入就行,完全值得拼。

“爹,我和你一起去吧。”大妞这是不放心爹,也想着多一个人多一点力量,能捡更多柴回来了。

常宁得再次庆幸一回,虽然自己无男友,于是无孩子,但家里亲戚的孩子,总有抱过,看着怎么养的经验,要不然,现在看着软成一团的小七,他怕是抱都不敢抱。

“是彭叔给的,见我们去捡柴,彭叔也跟着过来,然后让我拿回来,不要给人看到,还吩咐我,在家里弄的时候注意不要弄出味来,爹,彭叔不知道,我可小心着呢,煮的时候,我都是把厨房门关上,然后还有布把祸边盖好,根本没有味。”大妞小得意,才不会被人听到,看到,闻到呢,家里的厨房虽然是个搭的棚子,可三面有挡,一面有门,后来,她和二弟他们又拿着纸把四处漏风的地方都糊了一遍又一遍,风进不来,味出不去,要不然,早上,她怎么敢在家里煮粥给爹喝。

从去年开始,天公不作美,全国各地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幸好,常宁所在的官华市下历来多水,不管是雨水还是地下水,地理位置虽不是华南正中,也属于偏南一带,旱情虽有一定影响,但不至于像有的地方颗粒无收,现在是八月下旬,双抢已经结束,早稻已抢收好,晚稻也抢种下,有些地不种晚稻的,小麦也种下了,其它的,不管是花生,大豆还是玉米都得等到秋季才到收成期,所以,至秋季花生,大豆或是玉米的收成期前,庄稼人算是可以稍稍缓口气,但也缓不了多久,等到秋收季节一到,先是忙着收,接着再忙着种,一年四季,有的是各种庄稼可以让农民在田地里劳作。

他们家平时从不敢这样大手大脚放开了吃,小心翼翼计算着家里的粮食怎么吃到下一次的收成,有了收成,也不敢放开吃,交了公粮,剩下的又得再次小心翼翼算好,到再下一次的收成,每日能吃多少,周而复始。

和铁搭边的都被上缴后,农民们想再购买铁制品就很难了,因为购买这些都需要各种各样的票和券,本,粮票,糖票,肉票,油票,布票,工业券,粮本,副食本等等,而这些又和个人工资挂钩,农民不在拿个人工资之列,自然也没有票券的分发,没有票券,不说大的,就是想买个铝制饭盆,都难!

“小七,这是饿了?”常宁抱着没有几两肉的小七,小心翼翼,就怕自己动作大一点都会伤到孩子。

“有米,是大米,白白的大米,还有面,也是白白的。”常爱民一跳一说,六岁的孩子再懂事,也还是孩子,正常的六岁孩子正是最活泼的时候,现在又见到不仅能填饱肚子而且还好吃的东西,不兴奋都是不可能的。

“爸,妈,我睡了。”回到家,什么都不想说,进了自己的房间直接躺倒在床上,什么涮牙洗脸还是护肤,统统靠边,她现在只想睡觉。

“那以后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记住了吗?”拍拍手,常宁带着孩子准备回家。

“嗯,爹,我们一定会好好学习的。”只不过第一天,就已经好像给孩子们打开了一道新的大门,曾有的忐忑,不安,犹豫,都被眼前的新奇代替。

“爹,周老师说明天上午九点来学校,后天,七点半上课,爹,九点是几点,七点半又是多少?”刚才周老师一说大妞就懵了,只是没好意思问老师,不过,不怕,有爹在,爹一定知道。

“九点,七点半都是时间的表达方式,也就是用具体的数字来把一天划分好,让大家更清楚地知道什么时间里做什么事,就像我们村以前的食堂开饭一样,用数字的时间来表示的话就是上午十一点,下午五点,懂了吗?”三人边说边走。

“那爹,我们怎么知道这些表达时间的数字?”小二接着问。

“可以用表,用钟,只不过我们家里现在暂时没有,爹努力早日给家里添个钟,以后你们就知道时间了。”孩子们现在不提,常宁差点忘记了,就是不知道买表或者钟要不要什么票,改天看看去。

“现在,爹回去想想办法,或者给你何爷爷借一下。”眼前,孩子们要上学,没时间是不行了。

“爹,不怕,我和小二早早起来就行。”大妞知道不管是钟还是表都是很贵重的东西,不能让爹再费心。

“以后,你们就好好上学就行,其它的事,交给爹!”摸摸两个孩子的脑袋,爱操心的小家伙。

三人有说有笑地回家,常宁是没想到,这刚领着孩子们回来,事情就又来了,更没想到,第一个问他的会是王大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