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被魔修拘走魂魄,还不如投向死地,求一线生机。

魏昭眼中,门后依然是普普通通的走廊。他能轻轻巧巧地站在一边袖手旁观,看着公良至一路往险地走,走了一半在玉佩示警下停步。醒神佩破裂时魏昭以为公良至要醒,没想到他虽然认得了路,却对站在旁边的魏昭视而不见,倒开始和什么不存在的人交谈。公良至说话的声音如同梦呓,模模糊糊只能听见只言片语。

进门的人的确是两个,公良至和卫钊,那个刚入道的练气士。至于魏昭,十年前留在玄冰渊了。

那是一张非常熟悉的脸。

占奕之名,修真界几乎无人不知。

魏昭从这“回忆”中睁开眼睛,公良至正关切地注视着他,看着他打出最后一式锻体拳。

大半个月后的一天,房间里的魏昭布置的警戒被触动,公良至离开了他们住的地方。

“道长?”卫钊扶着关了一半的门,不太好意思地缩了缩脖子,“我吵醒你了?”

公良至定下心神,真气骤激荡,一柄通体晶莹的小尺从他袖中飞出,迎风暴涨,化作屏风护住了大阵。

“饿——啊——!”

“剥了皮,剁了脚,红红一块火上烤……”

他们继续前行,到了一个路口,公良至停了下来,没跟着三郎左拐,反而伸手指指右边,口称那边没有走过。三郎没想到公良至记得路,不太情愿地往右边的路上迈步。没多时,公良至忽然停在了一间窝棚前,抬脚就要往里走。

哦,女儿。

“也不算信。”魏昭说,“路上过了什么庙,进去拜一拜又不会少块肉。我猜大部分人都和我一样,宁可信其有嘛。”

老人叹了口气,脸色沉了下去。

“这样偏僻的地方竟有专门的客房,”公良至环顾房间,“往日时常有客人会来你们村中吗?”

“你怎么都不理人家呢?”事后魏昭问公良至。

公良至从未收过徒弟,在屋内布了阵法还不放心,索性自己坐在浴桶外看着卫钊入定。开始卫钊还扭扭捏捏不肯在他面前脱衣服,说自己还是清清白白一个童子身,“不是说要修道最好留着童子身吗?”他大惊小怪地嚷嚷道,“道长把我童子身看没了,那可如何是好?”公良至被吵得额角直跳,将他剥了个精光,头朝下扔进浴桶里去了。

他们好得像一个人的时候,魏昭可没听说过什么凡人女人。

打断他的汉子一脸满不在乎,心里却怕得打颤。大半听众心有畏惧,有个与如意山庄有宿怨的客人幸灾乐祸。一个贼对谁的钱包起了贪念,另一个初下山的修士贪图山庄的法宝。他们的恶念越强,魏昭读得越清晰。这些念头越多,魏昭经脉中的魔气运转得越顺畅。

掉下玄冰渊之前,魏昭会对此嗤之以鼻,一个字都不信。可在玄冰渊遇险之际,他竟吐出一颗未成形的龙珠来,魏昭这才发现自己居然有龙族血脉。循着蛛丝马迹读下去,提及他自己、公良至、乾天谷乃至整个修真界的部分与魏昭所知的环环相扣。而书中所揭露的秘密,从谜底往明面上反推,竟也看得出端倪。

“散修?”魏昭嗤笑道,“魔修吧。”

恐怕要吃什么灵物等级的天材地宝才能如此一步登天。

“你如何了?”公良至问。

“化龙的时候不是跟那妖怪拼命嘛,龙珠给弄爆了……”魏昭状似苦恼地挠挠头,看着公良至的睫毛一颤。

道士一把扣住他的脉门,真气在他体内转了一转,探出他模拟好的筑基修为。魏昭这才说出下半句:“一步结丹的好事没啦,不过能筑基,我肯定上辈子烧了高香!”

“你没事?身上哪里疼吗?”公良至一叠声问,“神魂可有不畅?观想时与之间相比有什么异常?”

他的唇色依然发灰,双眼却紧盯着魏昭,好像他说一个哪里不好就要把他拉去看病似的。化龙时失了龙珠会有何影响?——公良至想问的人恐怕不是卫钊。

说来也奇怪,魏昭这么说一半为了装起来方便,一半又是有意无意想撩公良至一下,可看到这种反应,他反倒不觉得有多高兴。

“没了龙珠死不了的。”他说。

他又想让公良至莫怕,又想说:所以失了龙珠的半龙,只会在玄冰渊下日日夜夜受折磨,我命里该受罪三百年,如今只挨了十年。我这么早跳出来杀出个腥风血雨,你要是知道了,是高兴还是生气?会跟我还是要杀我?

这话自然不能问。

魏昭出口才意识到说话口吻不太对,好在此时公良至没这个发现的余力。他把自己扯回卫钊身上,笑道:“我没事!壮得像头龙呢!对了,洞府塌陷后有散修盟的人救了我们的命,这是他们少盟主给我们留的东西。”

公良至接过袋子,眼睛依然盯着卫钊,看着像在神游天外。他呆了一秒才木木地低下头,看了一眼袋子,眨了眨眼睛,回过了神。

“断秋草?”他惊道,“他怎么知道……好吧。”

公良至失笑着摇摇头,像在笑话自己何必质疑神算子。他笑完了一拍额头,忙问:“现在是什么日子?”

魏昭报了个日期,公良至惊呼一声,一咕噜爬了起来。他看看袋子又看看魏昭,有些为难地抿了抿嘴。

“你身上目前无碍,今后说不准会不会出现异常,暂时还是让贫道观察一阵子为好。”公良至歉意地说,“但我的女儿身体不佳,我得早日回去给她带药。倘若你不介意,可否与我一起回去?”

魏昭搞出这么多事来,本来就有赖上公良至的心思。如今能和他同路当然好,只是同归的理由,实在不太让人愉快。

“当然好!”卫钊喜道,“我早就想拜见一下道长冰雪可爱的女儿啦!”

“曦儿自小鲜少见人,希望她能与你相处愉快。”公良至笑道。

她最好倾国倾城人见人爱,魏昭心说,否则我很可能一个忍不住把她弄死。即使她倾国倾城人见人爱,我也不可能喜欢一个拿了我的龙珠、未来间接要我命的混账。

话不能说太满。

半个月后,魏昭站在草庐边,看着那个小姑娘从屋子里小跑出来,一头扑进公良至怀中,父子两个都笑得和花儿似的。小姑娘长得格外瘦弱,皮肤白得透明,看着可怜巴巴的,比实际年龄小几岁。她抬眼来看魏昭,一双眸子像山里的鹿,头一次看到外头的人,好奇又新奇,一点儿不觉得怕。

长得特别像小时候的公良至。

回忆呼啸而来,呼啦啦糊了魏昭一脸。他一下子想了刚入山门那年,自己刚被带到沧浪峰上,还没来得及见过师傅拜过师,猛地在大殿周围撞见了公良至。魏昭看着矮他一头的公良至,还当那是个小妹妹。

小孩子本来就难分性别,何况魏昭只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世家贵人的小妹妹都拘在府里,他又见不到。他印象里的男孩子就该跟他一样追鸡撵狗,在军营里跑来跑去,舞刀弄枪,又结实又闹,哪里见过这样文文静静、干干净净、风一吹简直要飘上天的人啊。弟子服穿在魏昭身上很合身,在公良至身上就大一截,衣带飘飘得把他整个人吞没,在此时对仙山仙门充满向往的魏昭眼里,那就是脱俗出尘,快要羽化而登仙。

公良至那时候其实称不上好看,他一年前才从孤儿变成仙门弟子,山上又清苦,一年也没能养上膘,瘦弱得有些可怜,但无奈记忆有美化效果,第一印象又如此重要,直接导致魏昭不仅觉得年幼的公良至可爱得像个瓷娃娃,而且至今觉得病弱的小姑娘都可爱得要命——这是后话,当时魏昭只觉得保护欲和责任感拔地而起,他长这么大,可算能当哥啦!

“我是魏昭,今天起就是沧浪真人的弟子了。”他喜滋滋地凑了上去打招呼,“这位小师妹也是今天上山的吗?”

“小师妹”盯了他一会儿,说:“我是男的。”

“哦……”魏昭干笑一声,连忙弥补,“对不起啊,小师弟!你叫什么名字?”

没事,小师弟也好啊!魏昭依然沉浸在自己不再是小弟弟的喜悦中,想,看这小胳膊小腿,今后师兄我得罩着他。

“我是公良至。”那“小师弟”又看了他一会儿,说:“早你一年上山,你得叫师兄。”

魏昭傻眼了。

此后魏昭想尽了所有办法,哪怕不能当师兄,别再当师弟也好——他是陆真人的关门弟子,大师兄大他一百二十岁,二师姐大他六十岁,不在同岁的公良至身上花功夫就真没救了。他折腾了好半天,终于忽悠对方叫了小名,虽然在姓名断句上出了点小错误。咳,年少无知,不必再提。

再后来魏昭觉得,将错就错也不错,自己错得还挺贴切。“良至”、“良至”,可不是嘛,他来了,好事总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