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肃等降操,当以肃还乡党,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降操,欲安所归乎位不过封侯,车不过一乘,骑不过一匹,从不过数人,岂得南面称孤哉众人之意,各自为己,不可听也。将军宜早定大计。

西门庆何曾如此老实这等乖巧过的,何曾这么认真地回答过太太的问话的,又何曾把心底的机关泄密给他人的

为什么如此因为高俅会踢球,而后来的宋徽宗也好踢球,他们俩是”以球会友,一见钟情“。

出版时间:200701

众诸侯异口同声,并非没有真的勇敢者,而是利令智昏。袁绍虽身为盟主,但他既没有能力不失时机地做出决策,就更不能去说服别人了。

难怪曹操大怒,不禁愤然叫道:”竖子不足与谋。“于是孤军深入,追杀董卓去了。对此,毛宗岗也曾批评说:”是壮举,不是轻动。“1”吾始兴大义,为国除贼。诸公既仗义而来,操之初意,欲烦本初引河内之众,临孟津;酸枣诸将固守成皋,据敖仓、塞辕、太谷,制其险要;公路率南阳之军,驻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皆深沟高垒,勿与战,益而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今迟疑不进,大失天下之望。操窃耻之“绍等无言可对。既而席散,操见绍等各怀异心,料不能成事,自引军投扬州去了。

曹操的这一番话,也是一个战略,但不见于史书,而且那形势与安置多少有些刘邦伐楚的味道。但从此以后,曹操就有了更切实际的想法了,这是后话。曹操追击董卓,虽然吃了败仗,但从政治和战略方面考虑,曹操并非失败者,而是胜利者。真的失败者乃是袁绍诸人。这就怪不得评点者要说他们”俱是庸夫“了。但这对曹操而言,还不过是牛刀小试。

曹操的战略定位解析

曹操的战略,用一句话表示,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办法说来简单,但不是人人可以做到的。彼时的割据者,对于皇帝,常常是惟恐避之不及,避之不远。所谓天高皇帝远,没了障碍眼界宽。

别人嫌皇帝,曹操不嫌。不但不嫌,还要领兵救驾,而且从救驾之日起,便把自己与皇帝牢牢绑在一起,虽然不是尽忠心,但一定要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因为有了这名义,所以往往未曾交手,就已经先胜了一筹。”挟天子以令诸侯“,又说明曹操的志向。”以令诸侯“,就是要统一天下。曹操并非不想做皇帝,但他首先想的是统一天下,没有天下,哪有皇帝,这是他的理念。所以他不像孙坚那样,见到玉玺便忘乎所以,更不像袁术那样,以为有个皇帝的名号就可以号令天下。

曹操想当皇帝,但不急于那么干。以至于孙权劝他当皇帝,他也不买账,还说,这小子要把我放在火炉上烤。

由此观之,三国时代,要说雄才大略,曹孟德堪称第一人。

孙权的战略定位解析

三国之中,势力最弱、创业最难的乃是刘备,最没有作为的则是东吴,但这是相对于曹、刘而言的。孙权也有自己的战略,用一句话表示,就是先安东吴、后安天下,或者说先求自安、后安天下。自安就是保住江东,不被别人蚕食或者鲸吞。有能力鲸吞东吴的,是曹操;可以蚕食东吴的,是刘备。所以孙吴的战略就建立在与曹、刘的三角关系上。

鲸吞与蚕食比,当然鲸吞更为可怕,所以孙权的注意力常常在北面。但蚕食也不能容忍,所以与刘备的矛盾也是连绵不断,这尤其表现在荆州的归属上。结果形成这样的局面,孙权若不与刘备联合,那么,随时可能有灭顶之灾被鲸吞的危险。但既与刘备联合,对刘备又不能放心。实在孙权的天下,一半靠人力,一半靠着长江天险。所谓曹操占天时,刘备占人和,孙权占地利。但没有荆州,就没有真正的地利,所以,在孙权这一面,荆州是一定不能让刘备长期占领的;而在刘备那一面,却又有些顾了西川就顾不了荆州的意思。

曹操是一定要统一天下的,这是曹操的宏图大略,也是魏国所代表的天下大趋势。刘备则一心恢复汉室,但他力量不够,联合孙权则可能成其大业,孤军作战,则全然没有希望。惟有孙吴,既没有曹操那样的能量和战略,又没有刘备那样的志向与安排。所以寄情于刘备一方的读者,读三国演义,读来读去,就说这孙权是一根搅屎棍子,正是这根棍子,把刘备与诸葛亮的战略搞得七零八乱。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讲,不是曹魏打败了蜀汉,而是孙权打败了蜀汉。毕竟袭取荆州的是他,火烧连营的是他,使蜀汉元气大伤终于无法恢复的也是他。

站在孙权的角度看,先安东吴、后安天下,无疑也是他惟一可以选择的道路。以东吴的实力、影响、形势和与曹、刘的对比而言,不走这条路又能怎么样呢

孙权不是一味保守的人,他的先安东吴,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如果是消极的,怎么会去全力夺取荆州呢又怎么能极力与曹操对抗甚至主动发起过与曹操的大战呢

但先安东吴后安天下,却又是一条坚定不移的方略。这方略要不左不右相对稳定才行。左了,置江东利害于不顾,就有可能成为西北的马超;右了,只图一时安乐而无所作为,又有可能成为荆州的刘表。孙权不是马超,也不是刘表,而是与曹、刘鼎足而立的一方之主,实在与他的这个战略有莫大关系。

刘备的战略定位解析

战略定位,表现得最突出、最鲜明、最生死攸关的则是蜀汉一方。

刘备自是人中之杰,又有皇叔的身份,但他在得到诸葛亮的帮助之前,虽然有关羽、张飞、赵云、简雍、孙乾这样的文武臂膀,却是屡战屡败,不但屡战屡败,而是败得很惨,好几次弄得孤身一人逃亡,连夫人、儿子都顾不上了。

不但败得很惨,而且败得很”辱“。以刘备的性情,他是最瞧不起吕布的,但因为与袁术作战,势单力孤,战不能胜,败不能降,处在二难境界,好不凄惨;多亏吕布用辕门射戟的方法,帮了他一次大忙。刘备看不起吕布,他本人虽不曾多说,但看张飞的表现,就知道这吕布在刘氏集团眼中,不过是个”三姓家奴“,纯纯粹粹一个小人。可怜可叹的是,到了紧急关头,竟然要这小人相助,其中的苦处,大约只有刘备本人才有最深的体会。

刘备看不起吕布,也不见得看得起袁绍、刘表。但因为连战连败,屡败屡战,没有办法,只能投了袁绍,又投刘表。投袁绍,如同卵在石上,整日里小心翼翼,还怕惹出事情。这一时期的刘皇叔,可说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动辄得咎,处处碰壁。造成这种境况的原因固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一个明确有效可操可用的战略定位。而这个战略定位,终于在他见到诸葛亮时,由孔明先生用最清晰最有力最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出来。这就是名垂千古的隆中对。

隆中对并非演义者杜撰,也见之于史籍,陈寿三国志和毛批本三国演义,文字相差无几。三国演义中写道孔明曰:”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即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此亮所以为将军谋者也。惟将军图之。“这一篇隆中对,真是妙不可言。刘备听罢,喜不自胜。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对刘备此时的反应,各有描述。三国演义上说玄德闻言,避席拱手谢曰:”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但荆州刘表、益州刘璋,皆汉室宗亲,备安忍夺之“陈寿的三国志,没有这许多话,只写孔明”隆中对“毕,先主曰:”善“虽仅一字,却一字千钧。隆中对确实说到刘备内心深处,不但搔到痒处,简直就是醍醐灌顶。这一字之答也与刘备的身份十分相符。

刘备接受了诸葛亮的战略定位,从此开始走出逆境,个中虽有几番曲折,毕竟为蜀汉的兴起提出了方向性保证。

遗憾的是,孔明对这一战略思路是坚定不移、始终不渝的,而刘备和他手下的一些大将,对这一战略的认知程度却各有不同,执行起来也有偏差,甚至有很大偏差。正是这些偏差断送了荆州,又险些断送了整个蜀汉的命运。虽然经过诸葛亮的极力挽救,但那历史性伤害已然是不能全然恢复的了。

对这战略造成重大危害的,乃是刘备手下第一员大将,照三国演义的说法,也是他情同手足的兄弟关羽。关羽在守卫荆州这个战略基地时的所作所为,正是对诸葛亮上述战略方针的一个逆动。

当初刘备入川时,留守荆州的责任主要是交给诸葛亮的。后来,刘备在取川的过程中发生困难,派关平送信,请孔明率军入川。于是刘备的战略定位解析

云长曰:”军师去,谁人保守荆州荆州乃重地,干系非轻。“孔明曰:”主公书中虽不明言其人,吾已知其意了。“乃将玄德书与众官看曰:”主公书中,把荆州托在吾身上,教我自量才委用。虽然如此,今教关平赍书前来,其意欲云长公当此重任。云长想桃园结义之情,可竭力保守此地。责任非轻,公宜勉之。“云长曰:”大丈夫既领重任,除死方休。“孔明见云长说个”死“字,心中不悦;欲待不与,其言已出。孔明曰:”倘曹操引兵来到,当如之何“云长曰:”以力拒之。“孔明又曰:”倘曹操、孙权,齐起兵来,如之奈何“云长曰:”分兵拒之。“孔明曰:”若如此,荆州危矣。吾有八个字,将军牢记可保守荆州。“云长问:”哪八个字“

孔明曰:”北拒曹操,东和孙权。“云长曰:”军师之言,当铭肺腑。“孔明遂与了印绶,令文官马良、伊籍、向朗、靡竺,武将糜芳、廖化、关平、周仓,一班人辅佐云长,同守荆州。

应该说,诸葛亮的这个战略,有其成功的可能性。或者反过来讲,对于刘备而言,是再没有比这个更好的战略定位了。

其实,关羽和诸葛亮,在对荆州乃军事重地甚至是蜀汉命脉这一点上并无分歧;即在”干系非轻“”责任非轻“这个层次,关羽与诸葛亮的意见毫无二致。但在如何完成这重任的方略上,二人的见解显然并不一致。虽然关云长有不怕死的决心,又表示接受诸葛亮的诫告,然而,从他后来守荆州的所作所为看,他是违背了这一关键性战略的。虽然,他取得了”水淹七军“的成功,有震动华夏之影响,但距这次大胜仗不过四个月时间,他便丢了荆州,也丢了性命。

关羽丢了荆州,又被孙权杀了头,这是刘备不能接受的事实。于是不听劝阻,全力伐吴,但结果也是悲剧性的。造成悲剧的,同样与违背”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战略定位因果相关。刘备一生,作战虽多,胜的却少,然而,像火烧连营这样的大败,他也是从来都没有遇到过的。

刘备在战后不久,死在了白帝城。临死之前把蜀**政托付给诸葛亮。从此,诸葛亮担负起了保卫蜀国进取中原的全面责任。

诸葛亮负起蜀国的全责,其方法依然是隆中对的本意。于是才有安居平五路之举,又有七擒孟获之效,此所谓”西和诸戎,南抚彝、越“。但最重要的一点,还是”东和孙权,北拒曹操“,只是三国演义写来更为精彩迭宕不已。

得才者胜,失才者败

人才问题,是个大学问,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当然,士兵也重要,基础性工作也重要。但没有杰出的人才,则可能有成绩,难于有奇迹;可能有小发现,难于有大发明;可能有平平常常的工作效率,难于有突飞猛进的轰动效果。人才重要,所以有人说,所谓竞争,本质上乃是人才的竞争。这一点,三国的历史可以证明,其他无数的历史也可以证明。

人才重要,发现和使用人才又是一门大学问。如何发现人才,如何使用人才,如何使人才的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都是看时容易、做时难。

人才重要,人才本身又不可能没有毛病,有些毛病,属于个人私事,有些毛病,还可能有碍于政事的顺利进行。所以,古人又有”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之论。

李世民还有一个高见,叫做”用人如器,各取所长“。这就是说,人才固然重要,组合尤其重要。好比美国nba篮球赛,没有巨星固然不行,只靠明星还是不行。一些球队,明星一人一场可独得三四十分,但他的球队还是输;另一些球队,虽然缺少明星,但组合得好,攻防平衡,进退有序,虽无巨星,照样赢球。可见只有人才不行,还要加上科学的组合才能发挥这人才的更大的效应。三国是一个斗争极其激烈,而矛盾又特别复杂的时代,对于这样一个时代,没有人才,绝对要输。即使有人才,不能留住人才,还是要输。能够留住人才,但不能真正地重用他们,也是没用。能重用人才,但缺少科学的组合,同样不能发挥人才的最大效应。

刘备的战略定位解析

要说势力强大,董卓可说首屈一指,然而,失败得也快,其中一大原因,即没有什么真正的人才可用。

要说人才众多,袁绍集团可说不输于任何一个对手。武将中不但有颜良、文丑,而且有张这样的勇将,甚至连赵子龙以前都在他的军中。但他虽有猛将而不能用,结果,颜良、文丑虽勇冠三军,难逃被阵斩的命运;张在袁营中没甚作为,投降了曹操,就成为曹营中著名的五良将之一;而赵云一旦离开袁绍,马上大放光彩。袁营中的谋士同样如此,谋士多,好主意更多,然而,几乎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人才之亡,便是事业之亡,袁绍落得那样的下场,亦在情理之中。

曹操、刘备、孙权,则个个为知才爱才之士,但三个人的作风和风格又有所不同。孙权是知人善任,曹操是惟才是举,刘备是爱才如命。

知人善任孙权

曹、刘、孙三人相比,孙权的本事最是不济。文韬武略,自然不是曹操的对手,就是和刘备相比,也相对逊色。诗他是不会作,文章也不见其名,当然更没有给孙子兵法作注这样的雅事了,连刘玄德遗嘱那样打动人心有深意的话,他也说不出来。本人虽然也亲临过战场,然而,却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胜绩。倒是有时打了败仗,被人家追得狼狈不堪,若非部将相助,性命都有危险。

然而,江东事业却未曾动摇,虽有危机,总能化险为夷。与刘备争荆州,胜利的是他,与曹军对垒赤壁,胜利的也是他。与刘备大战虢亭,胜利的还是他。其实这几次大战,他都没有到前线去,这不是说因为他生得古怪碧目紫髯,于是福大命大造化大,上帝对他格外青睐,而是他知人善任,用人恰到好处。这一点,不但袁绍、孙策、吕布等人比不过他,就是曹操、刘备似乎也比不过他。倒是他的哥哥小霸王孙策对他的这一长处,深有了解。孙策将亡,将大事托付他的时候,对他说:”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卿宜念父兄创业之艰难,善自图之“他母亲哭着说:”恐汝弟年幼,不能任大事,当复如何“孙策对他母亲说:”弟才胜儿十倍,足当大任。倘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周瑜、张昭在孙策时代,虽有贡献,不甚突出。但在孙权时代,都成为一时的风云人物,内事张昭得力,外事周瑜建功,都与孙权善待人才有必然关系。

孙权不但爱护人才,而且善用人才,而且不用则已,一用就连用四位杰出的人物,从而使江东数十年间,可以无忧矣。这四位杰出的人物是:周瑜、鲁肃、吕蒙、陆逊。

周、鲁、吕、陆在不同时代,个个可谓江中之龙,山中之虎。而且出身不同,性格不同,经历不同,与孙家的关系也不同。但个个都被赋予重任,使他们得以各展其才。

对此,容斋随笔的作者洪迈曾发表议论道孙吴奄有江左,元衡中州,固本于策、权之雄略,然一时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者,真所谓,与国为存亡之臣也四人相继,居西边三四十年,为威名将,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