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得了主公谅解,但是诸葛瑾追查凶手这些日子也收获了一些端倪,他不吐不快。

在一干守卫被处斩之前,诸葛瑾也找了几人来询问,被询问的守卫都说,当时并没有见到有人闯入。

吴洋、吴浩二人,虽听得聚精会神,但是对于杨林所讲,却也不甚明了。

孙权在气头上,哪里听得下张昭之言,他不理张昭,而是询问诸葛瑾道:“子瑜,你怎么看?”

按照杨林所详述的步骤,仁公主此时正躲在墙角的阴暗处,注视着偏殿,由于仁公主身穿着夜行衣,所以要发现她并不容易。

杨林一边说,一边为公主解释,有模仿行宫的外墙所立的砖墙,也有模仿行宫中巡逻的兵士的假人。

此时的诸葛瑾,才刚来江东不久,在资历上,比不上当初辅佐小霸王孙策的那一帮老臣,因此行为做事,都颇为收敛。

至于张无忌领兵造反,却因为部下的反间计而轻易的放弃了统帅的职位,这更加令仁公主忍无可忍。

但是这只是杨林计划中的最初一步,杨林的最终计划,是扶持仁公主上位,为此,使仁公主下定决心,便是计划的后招。

自从和杨林相遇以来,杨林就隔三岔五的向仁公主传播一些“女子不亚于男子”之类的论调,仁公主听得腻了,但也从来没有想过应当如何去做,这位贸然上台的巾帼女子,倒也开了一个先河。

“莫不是,刘皇叔……”

“见过公主殿下!”

但是今日,杨林的眼神中却少了那份慈悲,只有坚毅的眼神,吴湘叔侄知道杨林这次必有重大的事情要公布。

杨林稍稍缓了一口气,道:“不才受公主殿下抬爱,心中的确有愧,但不才只是庸才而已,平日里只会说书,哪有什么真才实学?举荐之事,还请公主殿下休要再提。不才与公主殿下既然是说书时相遇,那么公主殿下即将远嫁他方,就让不才再给公主殿下讲一个故事吧。”

而柴桑城内更是人心惶惶,主公不顾东吴百姓的死活的谣言应运而生,此时此刻,只要是稍有仁义之心的统治者,都不可能违背民心了,因此孙权决定将妹妹嫁给曹操,以安曹操之心,这便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由于郭嘉前往东吴是来求亲的,仁公主也颇为关心郭嘉之死,她很想知道兄长是如何决断的,便找来了诸葛瑾询问,不过诸葛瑾却没有带给仁公主她想要知道的事,只是说当前朝中众臣还没有想到应对之策。

汉子一见是郭嘉本人,并且郭嘉也没有带上随从,便让他入内,郭嘉进到酒肆里,见一人正伏在桌上写字。

杨林道:“的确如此,正如历朝历代一样,女子总是祸乱的根源,这样的例子不是很多吗?”

郭嘉笑道:“既然张长史说东吴百姓归心,那也未尝不是,但荆州刘表、刘备等人对江东的基业虎视眈眈,长史认为是将江东基业拱手让给他们好,还是与我主联合,共平天下的好?”

不过孙权平静的心情很快就被打破了,只听得那名那名戴面具的茶客朗声道:“孤乃江东之主,孙将军是也!”

杨林笑道:“王校尉不愧是武人之资,说话快言快语,在下佩服,当下的确有一件事要让王校尉去做,相信王校尉一定能做好的。”

书童研好墨,杨林便取过笔,在宣纸上作起诗来……

信步而入,里面茶客满座,杨林在靠边的一张桌子坐下,小二上来询问了句,杨林要了一壶清茶,他在曲阿人尽皆知,不过在这柴桑城,倒无人识得自己。

众人一瞧,说话之人正是诸葛瑾,诸葛瑾是鲁肃保举之人,此人颇有才干,但在荆襄一带的名气,却远远不及他的胞弟诸葛亮。

孙仁又问道:“那你会说些什么?”

说书的时间是两个时辰,在这两个时辰里,杨林将鲁修复仇的故事说得绘声绘色,令酒客们情绪激昂,而故事的结局,也是酒客们所没有想到的。

不过杨林却不慌不忙,解释道:“诸位放心,不才依然控制了剂量,不会损害仁公主分毫,只是眼下情势危急,倘若仁公主再不下定决心,只怕我等所谋之事,便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因此,不才不得已,才只能兵行险招!”

在杨林的解释下,众人也逐渐明了。

仁公主之所以还未下定决心,是因为她心中对兄长的恨意还不够,兄妹俩的关系,只是陌路,而并非仇人。

要令仁公主下定决心,还需要一个契机,而这个契机,则要在仁公主神志不清的前提下达成,因此杨林才在仁公主的茶中下药。

“照不才的估算,公主殿下已经服用不才的茶叶超过半月,药效已显,是非成败,就在此一举了!”

杨林将众人聚了过来,对他们小声说出了自己的计划,众人听后,全都面露惊愕表情。

吴湘道:“实在是匪夷所思、匪夷所思……”

嫣儿也说道:“杨大人高才,我等凡夫俗子,焉能与你相比?”

吴浩却道:“不过,要使计划成功,还差一人。”

杨林笑道:“众位不需担心,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一人,而这一人,不才早已经为诸位准备好了!”

说着,杨林便拍拍手。

一人径直闯了进来,众人一瞧,竟是一位三大五粗的壮汉。

“他怎么会来到这里?”

吴湘更加惊异,因为此人不是旁人,正是当日摘星楼诗会时,前来摘星楼捣乱的赶车校尉王宝!

王宝见了杨林,大大捏捏道:“杨林,你这家伙怎么让洒家等那么许久,洒家都快憋坏了!”

王宝的粗鲁形象,实在与摘星楼的众人格格不入,但杨林却并不介意,让王宝坐在自己的身旁。

“众位,当下舆论会正处于危机存亡之刻,但凡能者,皆能为我所用,王校尉虽和你我偶有嫌隙,但大丈夫腹中能撑船,又岂会斤斤计较?不才相信,以王校尉的能力,一定能使舆论会事半功倍的。”

王宝也随着杨林说道:“就是就是,洒家虽然以前得罪了众位,但是这一次,洒家是特意来道歉的,还请诸位原谅!”

难得王宝竟然低声下气,毫无嚣张气焰,吴湘见他态度诚恳,也就说道:“也罢也罢,既然王校尉改过自新了,那么在下也欢迎备至。”

王宝也送了一口气,这下,终于又能够和杨林同一阵线了。

当初王宝在杨林的指使下做了两件大事,他也颇为自满,但不想杨林在封官之后,竟然对他视而不见,于是王宝亲自登门拜访,杨林才对他言明:大才不必小用,今日,正是干大事的时候!

众人坐定,吴湘亲自为王宝奉茶,王宝在厅堂上哈哈大笑,已与众人打成一片。

只有嫣儿悻悻不乐,找了个时机,说道:“东吴舆论会,对成员要求极为苛刻,若不是有头脑、又办事细腻之人,怎能加入进来?可杨大人今日却破天荒,另一位有嫌隙的武将加入进来,这当真稀奇?”

王宝对嫣儿所说的话颇为不满,质问道:“丫头,你说什么呢?”

嫣儿镇定自若,说道:“我说什么,你们自己心中最清楚,杨大人和你,莫不是老早就串通好了的吧?”

嫣儿一言点醒了梦中人,吴湘直直的看着杨林,道:“杨先生,难道真是如此?”

吴洋和吴浩也一脸怒意的看着杨林,这个人,他究竟要将人心玩弄到如此的地步?

不过杨林却是毫不介意众人的恶意,笑道:“嫣儿姑娘果然聪慧,不才的一些小伎俩,全瞒不过嫣儿姑娘,不过,那又如何?”

杨林信誓旦旦,众人却是敢怒不敢言,现在所有人早已被杨林牵着鼻子走,谁人又敢对他说一个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