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丽娘回来,此时几乎所有人都看到了通往村口的来路上一前一后走着两个人影,前面那空手穿长衫的,的确就是韩清元。

大柳乡的庄户们也小看了五百两银子。

但靖王却让所有人都掉了下巴。

而后,她将剩余的三张抓在手中,冲二人扬了扬,笑容灿烂地道:“最后剩这几张,就是我将来的嫁妆钱啦!我得进屋找个地儿好好藏起来!”说罢她就笑着钻进了自己的房间,把在两扇门向韩母二人调皮地吐了一下舌头之后,将门合了起来。

“五百两银子。”看到那丫头片子眼中那“饶有兴趣”的样子,宋景轩那心湖冰层不禁“咔咔”几声,裂开了道道口子。渗人的寒意从他内里向周身散了出来。

她走了,花袭人倒也不着急回去了。

花袭人抿了一下唇,摇头道:“成志哥,你不是说要去京城待三年吗?三年之后,我们再来谈论这件事好么?那个时候,我们的年龄也都不大的。对不住,成志哥,我现在真的不能答应你。”

柳成志这才安心了些,露出憨憨的笑,点了点头,而后又不好意思地交待道:“你别总给她买东西。她那么小,什么好的也都玩不了几天就弄坏了的。”

天一晴,很快县城里就有人来拉花儿。

韩母终于说话了。

说罢她抬脚就走了。

花袭人此时只能想到这个词。

恰好当时杜家楼过来开门看见了她,想起自家一般大的娇女便心生怜惜,将花袭人叫进酒楼,以十文一盆的价钱买了她的四盆水仙花。

韩丽娘用力点了点头。

铜炉中的几根香已经燃尽。韩母爱惜地将那香炉收到了衣柜中,再轻轻地将柜门一关,将那牌位通通关在柜门之后,再上了锁,将钥匙小心地收了起来。

做完这一切,韩母转身在桌边椅子上坐下,道:“清元,你怕还不知道吧?就在前几天,你花妹妹那养了几年的那盆橘树被一贵公子买了去,给了三千两银。”

韩清元闻惊愕,看着韩母并没有着急开口。

若换成之前,他定然高兴地要问究竟了。

韩母心中稍显宽慰,继续说道:“因为那贵公子付的是六张五百两面额的银票,所以你花妹妹当时就拿出一张、也就是五百两宴请乡邻并资助村学;另外又给了我和丽娘一人一张,也即是一千两的银票。”

“花妹妹总是大方的。”韩清元听到这里,觉得心中的沉重稍去了一些,露出了一点笑意。

韩母点点头,道:“有了这一千两银子……我想着,来年你便去江南的书院求学去吧。自古江南钟灵文秀,汇天下读书人于一地,文风繁盛,实在非这小小蒲城县能比的。另外,我旧时听你父亲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一边游历增长见识,一边求学交良师益友,正是两全其美之事。从前家中没有条件便罢,如今家中有条件了,娘自然要替你打算长远一些。”

只是这消息过于突然,韩清元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迟疑地问道:“娘是说,让我去江南找个学院求学?”

韩母点点头。

江南的确有不少声名在外的书院。但……

韩清元不解地道:“为何不去京城?江南书院虽多,但路途毕竟遥远许多。而京城那青松书院是早年致仕的国子监老大人开的,经营这许多年,声名也并不坠于江南的任何书院了。京城毕竟近上许多。”

要说游学……他现在连举人都不是呢,说什么游学,没得让人笑掉大牙!

韩母怔了一下,随即解释道:“我是怕那青松书院出身勋贵之家的公子哥儿太多,风气怕并不合适白身之人苦读。再说,万一不小心惹到了那蛮横不讲理的,谁又能为我儿做主?不如江南,没得这太多顾虑,方能用心读书。”

这话说的也有道理。

只是,江南实在太远了些。怕去了之后,一两年都难以回来一趟的。那……

韩清元心中多少有些迟疑,却又听见韩母幽幽地说道:“清元,娘不求你为你父亲做什么,总也求你以后能够成材,支撑起这个家……”

面对母亲满含期盼的目光,韩清元不禁脱口而出道:“娘,我去江南就是。您放心,我一定会用功的。”

韩母这才露出一丝欣慰之色。

韩丽娘乖乖站在一旁,听了半天,直到此时才开口问道:“娘,哥哥去江南求学了,咱们还能搬家吗?”

韩母顿了一下,摇头道:“搬家并非易事,暂时不做考虑了。”

韩丽娘露出些失望之色,低着头也没说什么。

待韩清元从内室走出来时,外面只剩下花袭人一个人,并不见小奎伙计。

“我安排小奎哥在你书房中歇下了。”花袭人仰面笑问道:“清元哥,你不会介意吧?”

韩清元摇摇头。他一路上同小奎伙计同吃同住的,这会儿讲究什么。

花袭人又道:“听小奎哥说,你们一路赶回来,都没有好好吃东西?我刚刚给你煮了点儿面片汤,加了鸡蛋葱花,可香呢,清元哥去尝一尝?”她笑着补充道:“我怕盛出来凉了,还闷在厨房大锅中呢。”

而后,她又不好意思地道:“对不住清元哥,我只会做这个,别的都不会……”

“我正好想喝点儿热的解乏,面片儿汤正合适儿。”韩清元终于出了声,朝着厨房走过去。

此时,他心中有许许多多话想同花袭人说说,但却又不知道如何开口。

只是花袭人那依旧灿烂明媚的笑颜,在这样的仲秋之夜,总能让他觉得格外温暖亮堂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