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婆子下死劲横了她一眼,知道是故意给她个钉子碰。

不过这婆子深知季青辰偏爱宋服,又被大娘子安排做了唐坊里唯一的媒婆,她居然也花了心思,托人打听了大宋媒婆的打扮,此时看她走进来,虽然因为急跑而神**狈,但她头戴黄冠子,额头贴着两朵艳红花胜子,灰衣蓝裙上套着紫色绸背子,腋下夹着青油伞子。

“云哥你自从在家里找出了什么家谱,非要离开寨子,到外面去寻亲后,我还以为你把咱们小时候的事情都忘记了——”

楼云对“扶桑内乱”的说词,并不觉得意外。

“大人,你的意思是,这宫中的假寿礼,是那唐坊的海外夷女因为王家的悔婚之恨,指使普陀观音寺里的海外寺奴,用假货换出,对王家故意的报复?”

海船不是他的通判官衙,船中内外那些船丁们闲极无聊时除了赌钱,就是比女人还要嘴碎,什么事情都隐瞒不住,楼云身边的那骏墨简直是瘟神附体地缠着他。

正说到这里,楼云手中的鸳鸯荷池镜突然一松,那枚铜镜砸到了地板上,出一声脆响!

他知道,海商们的赌约当然不是戏言,而是数不清的财货铜钱。

她也是良家出身的女子,父兄犯事下狱才被牵连充为官伎,这些年迎来送往,对泉州官场中的根底枝脉熟悉万分,虽然不便进府里侍候他,但暗中替他留意泉州城里的消息,为他打理一些他不方便管的琐事却是她拿手的。

“大人,吴管带膝下正有一女,年方十九——”

楼云在舱中,便也并不意外地看到他和林窃娘擦身而过时,暗中伸手,隔裙摸了一把林窃娘的大腿,把那泉州官伎的行首气得浑身抖。

她当然知道这老婆子一直在拖延,躲着不来见她,不仅是想把今天查帐的事含糊过去,也是为了躲避她查问另一件事。

否则他何必点了五条福建海船做他的座船?

汪婆子毕竟是三郎的养母。

“三郎名下的南坊大屋,是大娘子请宋匠按着宋画上的模样修建,备着给他和许七娘子成婚的新房,到今日不过三年,他们也还没有成亲。小人在高丽开京都没看到那样好的屋子,想来由坊主出面,邀请江浙六位纲首和陈纲首一起,恭请国使下榻其中,日日设宴,不仅能向国使以表大娘子对大宋的忠心,转报于赵官家面前,将来坊里与福建海商的生意也能更顺利一些——田庄的事就更不会外泄了。

她却没有半丝喜意,对她这些年花费心血请来的国使楼云,只觉得要应对并不容易,

“是,小人知道,二郎已经安排了人打探过,那是王纲首私下名下的观音院,里面放着四座铸钱炉,每炉每天可以铸出五千枚的扶桑平泉币——”

虽然这几年后,他立了她不得不认同的大功又重新复起,还成为了季氏货栈里掌握三百栈丁的大伙计,但他也终于明白,这坊里说了算的人究竟是谁。

“青娘,你竟然——你就半点不担心你弟弟季辰虎吗?”

至于像季洪这样,生长在海边从不缺盐的人,为什么会有这样影响视力的眼病,她并不知道,但他那块可以调节眼睛视力的水晶镜片,却是季二郎用金刚砂亲自磨出来,送给季洪的。

他看向季青辰,艰难叹息,“青娘,三年前的事是我错了……”

“卖书虽然赚钱,但我能背的并不多,而且在寺里做生意叫空明大师知道了,他也说我贪心太重,六根不净——”

王世强显然也感觉到了,他猛然从廊板上站起,目光凶狠,盯住了她。

黄七郎见得王世强半晌说不到要害上,只能亲自上阵给他们打着圆场,

黄七郎看到这画像,不知他们如今是什么样情形,也走近了几步,船丁和小厮们四散在了院墙边,只有季洪老实规矩地站在门外,不等她召唤不敢进来。

她细眉微颦,看着他,她当然知道刚才他打的那个手势指的正是他与她曾经的口头约定。

“回大娘子的话,小人昨日回坊,二郎命小人向大娘子问好,小人还带了二郎呈给大娘子的土物——”

“青娘不用再去了。”

她在生产线上做过山寨的外贸鞋底,在夜市里摆过五毛一串烫菜的小食摊、在大学城马路边上向艺考生们推销过化妆品、在淘宝上开过三四家小网店,最艰难时还去工地上搬过砖,给医院进太平间的死人擦过身……

他见她完全是一副“宁可要死的弟弟,也不要他活的王世强”的模样,强忍着气,眼中忧虑却更深,仿似是一心为她打算,

“李船头的亲事,当初也是他老丈人刘船副和我说起了他家二姑娘,我才向他提起的,论理难道我不应该问一句?我问一句难道又碍着你黄大东主?还是碍着王纲首了?”

她愕然笑了起来,只当是不明白他们话里的意思,

不过双十年华的她,青春正好,挺直的鼻,嫣红的唇,微微挑起的细弯眉下一对杏眼水眸,似笑非笑。

“既如此,我手上的铺子里,倒是有小管事的空缺。”

“是,全看大娘子的安排。”

她虽然意外,却连忙应着,更是笑得合不拢嘴。

她心里已经开始盘算,寻思大娘子手上的私家铺子,哪一间可以让她的小宝儿去学着打理,将来她嫁出去时,也好顺顺利利交到三郎手上来,

大娘子到底还是偏疼自己的亲弟弟!

“大宋泉州港的分栈点里,蕊娘她二叔最近身体不好,托人捎信来说要回坊里养病,妈妈,我看让宝儿去泉州做上三四年,将来当然是独当一面的大帐房,有他帮着三郎,妈妈你也就可以清清静静地享福了。”

她说得温和柔软,看着汪婆子的眼中也满是亲和微笑,汪婆子却是一听到“大宋”两个字就已经脸色白,总算清醒了过来:

大娘子心里恼着她呢。

分栈点里赚的钱多补贴也多,她知道;让儿子到外面见识广历练足,她也知道;但她养的两个儿子都是她**失业,一个人辛苦养大的心肝儿,只要离了眼前,哪怕一时半会她都会坐立不安,他们不听话,野在外头一晚不回来。她就能去求着三郎使人去寻。

她宁可把自己家的板屋、渔船和铺面都叫大娘子给收回去,宁可看着孩子们只会些傻力气在码头卸货,怎么能叫她可怜没爹护着的宝儿坐船渡海,到万里之外的陌生地方去?

“怎么,妈妈不愿意?”

季青辰的声音传入她的耳中,她颤颤地抬眼,看到的是大娘子那晶黑清透,不带一丝情绪的眼眸,她只能畏缩地在心底痛骂自己:

她怎么又忘记了?

好日子过久了,她又忘记,第一次看到这十岁小女孩子的时候,她瘦瘦小小,正和三郎一起用门板拖着体弱的老二,不知道是从哪个偏远的小渔村里流浪而来;

她虽然接过了宝儿那傻孩子递给她的鱼食,自己咬了一口,其余全都分给了两个弟弟,但她老婆子的眼睛不瞎,那十岁女孩子当时看着两个弟弟的眼神,没有半丝儿暖气,根本就像是看着陌生人。

她当初答应收留三郎在自己的破渔屋里,是拿定了那小女孩去了驻马寺后,就一定不会再回来,更不会再接济两个弟弟。而她家的宝儿、团儿还只有三岁,天天等着喂食儿,三郎虽然还不满十岁,但粗头粗脑的毕竟是个能马上帮上忙的劳力。

李文定家收留二郎的原因她也明白,二郎虽然身体弱,但吃饱了时也能做活、能划船,没有大毛病,毕竟是个眉清目秀的男孩子,和他们家三个女儿也能相处好。

所以,她根本没料到,那小女孩每个月初一,都会按时从山上背下一蒲袋子糠米,分到汪家和李家做两个弟弟的口粮。

不但如此,后来,她送下山来的东西一天比一天好,糠米变成了一袋袋稻米、粗布、饭团子,再后来她就拉上全村十几户一起走私,接着还要开河,要聚集所有的中土遗民……

终于有一天,这小女孩子带着大伙儿一起建起了唐坊……

但就算是这样了,她老婆子也从心底里看得出:

大娘子看二郎、三郎的那眼神儿虽然和别人不同,他们的衣食、读书、习武、甚至亲事她都用了心,但她没把他们当血脉手足的心思,却一直没变过。

要说哪一天季辰虎违反了坊规,犯在大娘子的手上,她下令把三郎这亲弟弟也赶上板船,淹死深海里,她老婆子也绝不会意外!

她怎么就忘记了,大娘子天生没人性呢?

就算她是三郎的养母,大娘子下令弄死她都不带犹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