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管家夫妇和秋家祖孙接触了一阵子,也觉得秋冰月确实是个好苗子,就答应了郁小闲,将来多一个女儿也好。老秋头已经七十岁了,比梅管家大了十八岁,梅管家为此矮老秋头一辈也不丢人。

真是吃货的悲剧呀,最后这一桌子的菜还是加了三个新吃客,陈王氏的大碗馄饨也因此变成了小碗。郁小闲因为怕中午热,已经喊了老姜头带着一两银子,买了二十斤冰块放在饭厅的大木盆里,过堂风一吹,夏季中午的暑气都被吹散了。

郁小闲听到这话,忍不住笑了起来,秋冰月也笑了,只是蛐蛐不懂大家笑什么,郁小闲他的头说到:“长大了,娶了媳妇就明白了,男人不留私房钱就和姜爷爷一般没钱解馋。”

锦娘心疼招娣大热天烧火的苦处,不过也明白郁小闲的心思,于是咬牙说到:“妾认为太太的处置很合适,要是她心里因此记恨太太,我会劝解她。我知道太太都是为我们母女好。”

锦娘对曹姨娘说到:“姨娘好福气,少爷疼你,全家都喜欢你,如今添了孙少爷,将来的福气是打了包票的。只不过,人要是过分贪了可不好,黄家是什么人家,时代书香,总不能出一位青楼红姑娘做正房太太。到时候,街上的阿猫阿狗都能议论黄家少身子可不好。我听外面的人说了,曹家伙房里的陈大嘴都尝过姨娘的滋味,说你的腰上有颗红痣,和你办事地很。”

郁小闲一个耳光就打在了招娣脸上,说到:“闭嘴,我平生最恨这样的不孝之人。锦姨娘是生你养你的亲娘,莫说是帮你裹脚,就是打残了你,也不会被雷劈。你就不同了,你骂她贱妇,叫人重罚她,就是不孝的东西,天地容不得你,会遭雷劈的。”

锦娘带人回到家里的时候,招娣和蛐蛐刚从山里回来,招娣手里掐着一把好看的野花,黄蓝粉红的都有,好一番绚烂的颜色。陈婆子的凶恶样子让招娣和蛐蛐害怕,招娣本能地把蛐蛐藏在了身后。陈婆子的眼光落在了招娣的那双天足上面了,看过之后就对锦娘说到:“锦姨娘,还好,对于九岁的女孩子而言,你家闺女的脚算小的,样子也俊。”

郁小闲没有功夫和豆子叙旧,她不但自己去买东西,还让赵岐去医馆找郎中来救治徐店主和豆子的伤。等赵岐的功夫,郁小闲把吃的东西买来给了豆子,豆子谢过了,又四处张望了对郁小闲说到:“好心客官,您还是离我们远些,要是被魏爷的人看见你可怜我和干爹,一定会派人来打你们的。”

怕被方六爷误会,郁小闲赶紧笑着说到:“这么多人会赶车,我就跟着学会了。这次主要是来送我大哥和鲁贵投奔六爷的。大罗小罗不准备跟着商队走,此刻小罗在山里帮我的忙,大罗同我送东西来,再跟着我买些合用的东西回山里。”

锦娘对招娣说到:“太太歇在你爹的屋子里,太太自然会服侍你爹爹和蛐蛐起床,娘来帮你洗漱。”招娣听到这话就不干了,立刻跳下床,一溜烟却隔壁拍门。蛐蛐立刻醒了,爬下了床。郁小闲也被两个孩子的大动静吵醒了,这才发现自己被黄有才抱在怀里睡着,顿时脸红得发烧,不过她很快就淡定下来,这具身子本来就是黄有才的妻子,抱一抱又怎么了,又没有干什么,纯属亲情了。

郁小闲带着自己配好的混凝土做事的时候,一不小心触动了一块石头,结果有了更大的惊喜。一个小小的石洞出现在她的面前,里面有一张堆满书本的桌子,一个打坐用的蒲团。在地下,郁小闲惊喜地看见了一个金色的小斗,大约就是能装一斤米的容量,这肯定就是传说中的那个金斗了,这么看来每年道士用来布施穷人的金子至少能有两斤。

郁小闲脱身之后,把芜湖的通票银票贴身收好,至于大福钱庄的百两银票却是立刻去钱庄兑换了现银,还专门换的是各色散碎银子,一共兑换到了一百零三两。办完了这些事,郁小闲让赵岐同自己在一个偏僻的地方把马洗干净了,两人把一切伪装都去了,才换上本来的衣服,啃了些干粮当午饭。

设计完这些事,郁小闲又去捡了一些可以做摆件的石头才结束了一天的行程,把石头送到李四子家里之后,郁小闲带着鲁贵回家吃晚饭,饭后她让赵岐把手里的事教给鲁贵三天,算是给鲁贵一个锻炼。鲁贵高兴地答应了,他觉得郁小闲这么做是看得起他了。

郁小闲看了看她,说到:“你跟我到上寨来吧。”秋冰月立刻随着郁小闲前往上寨,郁小闲觉得小罗也长进了,自己叫他保密,他还知道让秋冰月来看看自己的情况,只是不知道这个小姑娘有没有这个本事给自己治疗伤口。

樵夫看见郁小闲这个样子,心里很是怜悯,就对郁小闲说到:“沿着东面一直走下去,只消一炷香的功夫就到落霞村了。你都这个样子了,身上肯定没钱。村口有个外地来的首饰匠姓马,心眼不坏,去他家讨口饭吃吧。”

李四子仔细看了看说到:“这块可以刻一个石头花尊,旁边略带红色的不必去掉,我雕刻一朵花也好看些。”

郁小闲看了一眼地上的货物,是石料,其中一块漂亮石头上的花纹像极了一副山水画。郁小闲突然想起穆华珍家里的那个大理石屏风,天然的纹路入画,配上红木的架子。穆华珍的父亲当年是花了十万买下来的,不到两年功夫出手就赚了四十万,让郁小闲佩服不已。就这样穆华珍的爹还说亏了,说现代的奇石市场,好石料可遇不可求,那件东西以后去卖,可能价值会过百万。

郁小闲知道平日里锦娘就因为爱护手,很少帮梅张氏做活,梅管家看着不顺眼,如今才说了出来,郁小闲说到:“针线活还真是要紧,我是个手拙的,不会裁衣做鞋,想着哥哥就要去从商了,就让她好歹赶制些衣物鞋袜给哥哥带去。锦姨娘的手工好,哥哥穿着这样的衣服鞋袜比在外面买的强。招娣在傍边学手艺,帮着做,也是女孩子的本分。”

整个南坡的土地毫无悬念地要开垦梯田了,山脚下有一块极好的土地,有两亩不到,可以建成培育秧苗的田,剩下的就是梯田了,依山而开,能开出三十亩吧,以后这三十多亩地,就是整个山中城的粮仓了。在有良种的情况下,不借助任何化肥和杀虫剂,现代的生态农业一季晚稻的产量都几乎不会超过一千斤的收获,早稻大约七百斤。在大明朝,郁小闲的理想是工细作,达到这个时代良田的出产,两季稻一共收获八百斤,套种黄豆每亩一百五十斤。也就是说梯田,每年最多产两万四千斤粮食,四千多斤大豆。

郁小闲点点头,这样最好,也许有时候她做的事情不是单纯的在帮助别人,只是互相抱团,谋求共同的利益。可是在心里,她是真的把赵岐当成亲哥哥,才顾虑他的安危,人与人的缘分就是这么奇怪,表面上再气,都不如在危难时愿意承诺保全。

徐家姑娘小声说到:“太太,我叫香草。”

李平安夫妻听到郁小闲这么说,也是很吃惊,眼前的竹山太太难道是他家四子前世修来的贵人,一旦重逢就是衣食丰足,时来运转。这次倒是李婆子先开口,她对郁小闲说到:“太太,您真是菩萨心肠,要是您真的能这样对待四子,他的一生就有靠了,我们两个死了也能合眼。不过这件事不是我和他爹能定下来的,你的要问过四子。他虽说腿脚不方便,可脾气还是很倔。上次他大嫂骂他是废物,他硬是两夜没睡,做了梳子给我换了钱,用那钱买了粮食才吃饭。”

干了活的男人们都眉开眼笑,有酒有,有饭有点心,就是好吃喝。郁小闲中午已经吃了一顿好饭菜,肥肥的扣对她毫无吸引力,她把让给梅管家吃了。自己一口气喝光酒盅里的酒,然后就夹了油乎乎的梅干菜配稀饭喝,整个做派就是个当家爷们似的,王顺子在一旁看得清清楚楚。

郁小闲赶紧请辞说到:“进门的时候,天就要下雨了,本来想把点心放下就走的,可遇到了孙少爷的喜事才多坐了一会子。这时候也该走了,天黑了,又下雨,山路不好走。”

黄黎氏本来是不愿意拿郁小闲专门孝敬她的点心分给众人吃的,可如今不拿出来也显得小家子气了,郁小闲的篮子里一共就是二十块蛋糕,在场的其他人也有十五位。黄黎氏咬牙让人分别装了,散给众人吃,连郁小闲和蛐蛐都有份,这样篮子里就剩下一块了,她嘱咐管家说到:“收起来,留着给老爷尝尝。”

锦娘笑着说到:“是太太有心了,其实我哪里会和一个小孩子计较这么多。这块饼干我接了,回去太太只管告诉文龙少爷,锦姨娘谢谢他的记挂。”

郁小闲知道锦娘的心机深沉,最担心蛐蛐因此得罪了锦娘,将来会被锦娘冷落报复。自己日后必定还要出门跑商做事,锦娘万一在此期间起了歹心怎么办。等一会儿自己要教蛐蛐了,有些事情就是不愿意,可面子上的功夫还是要做的,小人和女人都不是好得罪的。让蛐蛐去陪个不是,哄哄锦娘才好,毕竟锦娘也是这个家里的一份子,家人之间任何心结都是要及时化解,宜早不宜晚。

快到镇上的时候,郁小闲却突然有了主意,她想到了用那点野蜂蜜做出些新鲜的点心给举人家。在现代的时候,好朋友孟蝶的子就是那样安静,不喜欢逛街,读累了,往往在闲暇的时候按照网上教的方法做各种点心,等做的像样子了,才拿去给最爱的人品尝,还说最爱看那人吃东西的样子。

看见郁小闲手中的银票,大家的眼睛都亮了。整整一百两,在徽州府就是七八亩田地,太太的福气真好,那个混混吴四爷就教太太赶了一次车,怎么就把这么一大笔钱给了太太。郁小闲看着银票又说出了自己的最新规划蓝图。她要买一个山头,还要把山上的屋子翻新重盖,另外在山脚下另外盖房子,省的天天把牲口和车厢搬上搬下,以后她要把自家山林的每一寸土地都利用好,从此过上自给自足的好日子。

郁小闲看见这个只想保住孩子们的女人,眼泪就一直掉,想了一会儿,她点头同意了,对大伙说到:“今天大伙给做个见证,我黄家郁氏收王山子的妻儿为家奴。他们一生跟着我们黄家不离不弃,我会照顾王嫂子和三个孩子的一切。我家有饭吃,就少不得他们的温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