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座位安排让蜀王看向杨翁的眼神有了异样。杨惟爱大大方方道:“文郎是我的驸马,年前我们会将亲事办了。”

慕扶疏想起莲叶曾经说起,崔家拿崔崇瑜的父亲逼迫他的事,问三郎真不知道怎么回事。三郎不屑道:

换了慕扶疏绝对不会有脸把一个私生女冒充慕家长女这么多年,还理直气壮的亏待自己亲生的、有着正宗慕家的骨血的小女儿,所以那么多年来慕扶疏从来都没去祭拜过亲生母亲,一次也没有。

三郎对于空间的探索和热爱远比慕扶疏来的急切和热烈。地里的活儿才做完就急着去更远的地方,慕扶疏看着他汗津津的脸,一脸惊讶道:“你肚子都不饿么?没觉已经七八个小时没吃东西了么?”

“我是光明正大的在看那些新贵,你文叔是兴隆十二年状元,你亲爹是探花。当年他们俩一个十七一个十八,真是少年英才,整个长安城都轰动了。宮宴那日只要是能进宫的女眷都来了,只为了一睹他们的英姿。阿娘坐在你外公身后看的清清楚楚。可惜了那个榜眼……”

慕扶疏突然觉得自己有些可笑。

慕扶疏不能确定这是什么窝,鸟窝应该是在树上的,可是这个窝分明像是鸟筑的巢,只是比一般鸟窝大了许多,直径就差不多两三米。

“三郎,真要算起来,你还是我老祖宗呢。”慕扶疏咯咯笑:“我来自一千年多年以后。”

这五天慕扶疏没碰过一点儿冷的东西,连坐的椅子都有喜玉随时随地铺上棉垫,喝的水都是热腾腾的的红糖姜汤,吃的菜全部口味清淡,晚上睡觉是三郎乘她洗澡时就去床上捂被子,等她洗好出来三郎让位,被窝被捂的热乎乎的,正好睡。

哭声惊醒了慕扶疏,她先是一愣,继而沉下脸道:“你做什么?我只是来了癸水!”

说什么自己在位无功无过,只因为独爱书画,又说早知道国丈不安好心,但因为和皇后伉俪深不忍责问,最后明知道大隋要亡在自己手里了,又说是因为自己没有子嗣只有一个女儿才没办法,还留下二十万兵马给长公主,希望她破而后立。

所以蜀王对杨惟爱绝对只有高高捧起百依百顺的份儿。

十八岁之前用的器具不是金就是玉,吃肉只吃最嫩的牛羊里脊、鸡鸭还要专门秘法喂养、米还是进贡的紫米……整个大隋朝侵全国之力供养、金尊玉贵金包玉裹金玉满堂金光闪闪、比豌豆公主还要珍贵一千万倍的长公主殿下,她居然逃亡了十二年还活的有滋有味……

慕扶疏知道杨惟爱心底的伤。十二年来她一直在懊悔当年的不作为,没有尽力一搏。

慕扶疏去了食堂。这是一幢二层楼房,土木结构的。慕扶疏突然觉得自己应该先把砖瓦烧出来,土木结构的不防火啊!再一次感谢自己的金手指和没头脑:早烧制出来就不用花那么多钱买青砖啦!穆宅的青砖可是实打实用银子买的。

周木根一下子蔫了,身后有听见对话的府兵都哄笑起来。没听见的还在问前面的为什么笑,于是在嘁嘁喳喳声中笑声一直传到了队伍末尾。

慕扶疏点头:“嗯,怎么今天是你过来了?”

睁眼一瞧,是三郎。

穆家这些年陆陆续续的加盖了几进院子。现在占地都快有二三十亩了,老宅也扩充了不少。不过要住下一千五百人也还是挺挤的。先来的四百多人一大半住在老宅的工场里,侍女们住在了慕家,后院现在只剩下慕扶疏和杨翁杨惟爱、杨妈妈和几个贴身侍女加上妮妮小新一家。

晚上休息时,慕扶疏还是和昨晚的十几个女人一个帐篷。这些人原先都是公主府的侍女,身体不好才留了下来,其她侍女都是随侍在杨惟爱身旁的。林家村那四百多人中侍女就占了一百多。

周木根激动的带着人将粮袋打开,看见白花花的大米时声音都变了,大呼小叫道:“是精米!精米!”

慕扶疏安慰的拍拍它,告诉它待会会有事给它做。

“好。”慕扶疏喜欢杨惟爱的性格,该问的问不该问的就假装没注意。这样相处才能愉快的玩耍嘛!

三郎狐疑的看了慕扶疏一眼,他清楚记得大娘得了这镯子不过两年。只大娘既然隐瞒自然有她隐瞒的道理,因此他根本没打算戳穿。

被反将一军,杨翁和杨惟爱都傻眼了,换三郎笑出声。

入画在听见长公主对慕扶疏自称“阿娘”时,嘴巴就大张成了“o”形。待听得慕扶疏说起人生鹿茸的来历,立马忘记了慕扶疏的阿娘给她带来的震撼,瞬间满血复活:

“是。”崔扶尧又行了礼,走到了慕扶疏身后。

杨惟爱见慕扶疏目光呆滞的看着传国玉玺,笑眯眯的将玉玺塞到她手里:“喜欢就拿去。”

慕扶疏惊呆。

一开始慕扶疏对三郎像是长辈疼爱晚辈,就像所有的妈妈一样,只想把世上最好的东西都给自己的孩子。什么时候这份疼爱变了质?

世界玄幻了!慕扶疏默默吐槽:我果然是女主角,是货真价实的白富美,不用嫁给高富帅就能踏上人生巅峰……

慕仲君和杨翁的杳无音信使整个慕家都死气沉沉,连阿猪都长大沉稳了许多。

九月底,就在村长打算召集大家继续种红薯的时候,突如其来的的一场暴雨让整个蒙阳城都沉浸在了惊喜交加中。

被选中进来的人就没有再出去过,粮食调料带进来很多,有几个妇人专门为他们做饭。

三郎将慕扶疏护在身后,莲叶和孟田孟土也迅速靠拢到慕扶疏身边。慕扶疏皱眉,刚刚的声音她听着第一声是妮妮,第二声却不像。她撅起嘴角,吹了一声清脆的口哨。这是她和妮妮才能懂的,意思是叫它赶紧过来。

提起湖,慕扶疏不由得想起昨晚看见的悬崖下那个湖。按照落差来看倒真有可能山涧水出口所在地呢。

慕扶疏退了回来。她不是莽撞的人,山洞里是什么样的谁也不知道,就算三郎五年前进去过,那也过了五年。未知的前路慕扶疏绝对不会一个人傻乎乎的去探险。

莲叶也似乎有些难为。听着慕扶疏的话好像也觉得崔家人都是些异想天开之辈。没有兵权何谈篡位?丞相再厉害也不掌兵,隋哀帝再疼爱长安长公主也没有说把皇位传给女婿。作为异姓的王家能上位是因为他们有兵权呐!果然族人都如阿爹所说,魔怔了。

慕扶疏冷眼瞧着林氏左摸摸右看看,在房间里转了一圈又拿起针线来绣帕子,决定还是主动出击的好。

“不会啊,皇子封王后府兵就是两千。当年长安长公主深受皇宠也不过五千府兵。”

三郎微笑:“带它去哪里?”

“大娘,阿叔一定会没事的对不对?”三郎双眼迷离。今晚他的打击太大,先是相依为命九年的阿叔失踪,后是自己可能误会了阿爹。现在他的心里一团乱麻,仅存的一丝理智控制着自己,知道这个时候不能乱,如果执意去寻找只能是和阿叔一样失踪,一去不回……

慕扶疏点头。这个王大倒还不蠢,知道回来报信。大半个月前就与杨翁失散,难为他靠双腿走了回来。

这话有些堵心,呛的杨翁半天没缓过劲儿来。蜀王至少姓杨啊,大兄在蜀地为官,算不得投了齐朝吧?

其实慕扶疏的激动是因为她毕竟是在现代社会长大,从没见过难民饿的半死的惨状。明知道县衙有粮上官却不愿开仓,最后还要县令偷偷摸摸冒着生命危险施一点儿薄粥,吃不饱饿不死,真叫人看不上!这和草菅人命有什么区别?虽然这个时代的人可以买卖为奴为婢,但眼睁睁看着人饿死在面前实在震撼,怨不得慕扶疏怨气这么大。

第二天文县令就到了慕家,杨翁出面,县里要向慕扶疏买红薯做种。因为那些开荒出来的田地并不怎么好,就算慕扶疏用了林间腐烂树叶下肥,产量也是高的惊人。且红薯地是浇水最少的,这么好打理的庄稼文县令得知消息简直喜极而泣。

定了定神,慕扶疏道:“这个不是琉璃,是玻璃。”

老林氏和林氏毕竟是本朝土著,对林村长的心思也能猜到七八分。杨翁和文县令走后便拉着慕扶疏劝说。慕扶疏微笑:“这个简单,让那些难民签了卖身契就是,以后他们就是我们慕家奴才,出了事自有我们慕家兜着。”

文县令刚出后衙就碰到了杨翁。杨翁和他是亲兄弟。文家是个大家族,虽然比不得五姓七望,也是传承百年的清贵之家。文家祖训,女不为妾,男过四十无子方纳妾。他在家族同辈中行三,杨翁最小,行十六,原名文轻扬。

慕扶疏的脑容量再次下降。

来自现代的慕扶疏虽然自小就高高在上,享受着豪富带来的丰厚物质生活,心性也很凉薄,但终究是受过现代教育,做不到视人命如草芥。她创立基金会的初衷确实如心理医生所说,是想拿钱买感,但本质说明她不是唯利是图的商人,她热爱生命怕死,崇尚高品质生活享乐,偶尔喜欢冒险作死。死而复生的经历让崇尚科学的她相信有报应一说。若不是自己做了太多善事,怎么会拥有逆天空间,又怎么会穿越?

慕扶疏和三郎自然是跟着一起去粮店,不出所料,粮价又涨了。大米已经涨到四百文一斗,比慕扶疏她们初来时整整涨了一倍还多!

曹的女儿急急分辨:“阿娘昨晚就没回家,方才我听见门响,以为阿娘回来了,门一打开就看见白虎叼着我阿娘跑了。”

慕扶疏冷笑:“原是杂种在骂人!这么大年纪了,既然知道自己是杂种就不要出来丢人!”

可是现在她们听见慕扶疏说话,抬头看时都不由吃了一惊:长公主没有丝毫不悦,反而一脸宠溺的看着她。

眼前的娘子大约十三四岁,身量高挑,不单薄也不臃肿。一张不愠不怒的精致小脸凭空多了些威严,居然叫人不敢直视。长的与长公主有些像,但又不是很像,和惊艳妩媚的长公主比起来更多了份威仪和雍容。

一个十三四岁的娘子有威仪,说出去大约是要惹人笑的吧?萧氏定定神再看,只见她一袭粉色镶白毛长裙,裙上绣着细细密密的缠枝花纹。头扎成两个双丫髻,居然用拇指大的珍珠串做了圈,两边还各带了一串红宝石穿成的石榴样流苏璎珞……这样简单的服饰却平添了几分大气,萧氏倒吸一口凉气:这个小娘子绝对不如表面上那样简单,她只在自家王爷身上见过那样不怒自威的仪态。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