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中,那片废墟被冲刷得异常清晰!

一只喝酒的大海碗、和一只装着鸡腿猪肘等肉食的大海碗。

无数上好松木被点燃,旺盛的火苗托着乾坤倒悬炉燃烧。

天饱问:“皇帝,你可有话要留?”

青条石没有任何动静。

小洁这才看出来天饱有意撮合小秋和紫云,不禁莞尔一笑,遂坐到紫云边上,边给她夹菜,边唠些家常。

唯有这宫女紫云,青春美丽,卓然惊艳,他一见就起了色心!

这绝对不是普通的石头,必属灵石!

天饱还未来得及抓住她,只见白光一闪,白菲狐遁土而逃,无影无踪!

一夜过后,她们都静默的在宫里死去了,身上甚至没有一道伤口。整个紫禁城人人自危。

噬山上上下下,也随着天饱的归来驱散了连日来笼罩在每个人心头的阴霾!

天饱等人乃是由噬山秘径潜入幽冥地府,阳气充斥,必须将身上阳气尽量收闭!

天饱挠挠头:“就在转轮王大殿的桌脚下捡到的,我听见里面有人喊救命,当时急着走就顺手带了来!圣姑,这里面关了啥大人物?”

那仅有指甲大小的聚鬼盆被圣姑藏于缠鬼丝中,且在上面罩了层鬼气遮掩,不曾想还是躲不过冥心公主法眼。

天饱怒发冲冠,猛然甩出怀中诡异披风,披风漫天舒展,挡住了一大片蚀魂鬼炮的攻击,他和四时就势腾起,再次用法宝击向那石像伸出的石舌!

“乙”、“丙”、“丁”三只字符血团被冥火团团围住后,红黑冥火阴森炽烈,与字符血团互相噬咬!“乙”字血团内发出一声凄厉鬼嚎,化为血水泼下:“丙”、“丁”两只字符血团也相继惨嚎着化为血水!“己”、“庚”、“辛”三只血团也被驭鬼仙师用鬼耡刨烂化为血雾消散!

成吾道长并未修炼到可任意变幻之境,强行化身火龙已耗尽真元,风清女道长好容易将黑网破了,见天门寺最糊涂大师竟遭惨败,子魔星率猛兽威风凛凛而来,唯有背着师兄急速飞走,逃回龙虎山搬救兵。

那短短半年时光是汪太监一生中阳光灿烂的日子,之前、之后的岁月,都是暗无天日。

天饱手中渲海弯刀铮铮欲动。如若没有这小皇帝肉身碍事,一刀下去立决高下!碍着这副臭皮囊,顾及紫禁城里关押的三更、四时和王小牛,天饱只是将渲海弯刀架在了正德帝的脖颈上。

那壶酒瞬间变回了白菲狐,她正将金环套在手上把玩,笑嘻嘻道:“这对金环怪好看的,送我玩两天如何?”

今日之噬山兵强马壮,奇门“噬神”虽说极少行走江湖,但门下弟子出手必获全胜。这两年也引起了一些名门和大帮派的注意。况且噬神从不对外招收弟子,门下尽是些蓝眼鹰鼻的少年,更是惹人非议。

天饱拧着脖子,誓死不从:“前辈,我断然不会吃这人肉烧出来的东西!”

江湖险恶,越是天真无邪,越可能残忍阴毒。糊涂大师定要问个清楚,而后为自己的孩儿报仇雪恨!不糊涂是她留给自己的唯一念想,而今没了,事毕也随她娘俩去了就是,什么修为福报,轮回之后再说罢。

天饱心中一阵酸楚,朗声道:“蒙前辈不弃,天饱就仗着年纪小,高攀了!”

玉麒麟被一道强光耀花了眼,四蹄在云间站立不稳险些跌倒,原来是天饱脖颈下挂着的启天密钥射出白光,天饱近身看见玉麒麟不知怎地心中升起一片欢喜,瞅准玉麒麟身形晃动未及再喷火球,纵身一跃,从天巨背上跳到了玉麒麟背上!

天饱连忙双手将玉璜奉上:“对不住!方才在练法术,未曾想惊动了过路的客人!玉璜在此,请仙翁收回。”

小洁又想起一事:“饱儿,西域娃娃来了,一下子多出这么多张嘴,我盘点过火窟食瓮里尚存的可食之物,就怕撑不过三日。”

天饱:“三、土山上村,村民逃过蝗虫之灾,却未逃过滚滚妖烟,数十条人命,是否是你欠下?”

吞噬派老悟者神铲的洞穴如今已是灰尘厚厚,蛛网密布。飘忽在洞口守着,用“子鼠之息”干扰素贞派众人的神识。子鼠乃万籁俱寂时段出没活物,天生具有隐蔽之巧,被飘忽提取了来遮盖踪迹之用。

小秋手中拿着天饱娘硬塞给他的盐条肉,面露尴尬之色:“天饱,你为哥好哥很感动,但你不知我那继母贪婪恶毒,你若帮我家盖了新屋,就怕她吃了甜头,日后无休无止地盘剥利用你!”

回到家,娘放下手中的柴火,期盼地问道:“饱儿,玉面真人可帮你配药了?”

说罢,红灵龟的头低垂了下去,顶上的黑宝石没了光泽,四爪一伸,僵直。

“别傻愣着了,快用你手上的弯刀将这银链斩断!”老乌龟急切地说。

听闻此言黑煞牙痒痒,可火圣扛着掌门的招牌也不得不服软,念了口诀给昏迷不醒的天饱松了绑,天饱软绵绵地瘫在一边,小秋也吓得晕死过去。

火圣摘下一只金手环,施了个咒,金环变成石桌大小,载着他和天饱往无回谷飞去。

小秋也有些不快,自己为救天饱冒了老大风险,方才好歹过关了天饱竟在这里摆脸子?

天饱吃惊地看着爹,爹抱起娘,无语,望着天饱老脸已然泪水纵横。

她面无表情地吩咐李公公派人持了密诏去武当山遇真宫——

武当山遇真宫乃全一真人张三丰所创。

张三丰亦号称为张道陵张天师后裔,名气却有后来居上之势!

其自创的《太极炼丹秘诀》和《阴阳道法》堪称道家一绝!

全一真人张三丰历经宋、元、明三朝,更于大明皇朝屡受封号!

明英宗赐号“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特封号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封其为“清虚元妙真君”。

全一真人张三丰停留尘世二百一十二岁,后羽化飞仙。

大弟子“思全真人”,俗名“小张三丰”,接武当山掌教一位。

统领三丰派、日新派、蓬莱派、檀塔派、隐仙派、武当丹派、犹龙派等十七脉。

可这思全真人无心功名利禄,朝廷屡次下昭均以闭关修炼之名回避。

上遭子魔星大劫,张皇太后亦是没能召来思全真人。

思全真人如此桀骜不驯目无朝廷,朝中老臣主张兴师问罪。

可张皇太后并未降旨,反倒叹道:“这才有些道家风范,总算还有点骨气节操……”

张皇太后这厢还是对一浅真人的劣行置若罔闻,特赐京城外香山之巅香山寺给他,改名为一浅道观,将寺中原本的两个老尼送到了普陀寺清修。

香山寺很快修葺一新,挂上了“一浅道观”的宝蓝招牌,专供一浅真人率领弟子炼法。

一浅真人春风得意万事顺遂,唯有一事如百爪挠心。

被天饱去势后,一浅真人毕生修为已毁于一旦。

老皇太后不懂法术,也没有神识,自然看不出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