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警察解释道:“是这样的,c市那边出了一起非常恶劣的案件,但是留在现场的袋子,只有你们超市和隔壁的喜购超市用,所以这一次过来,就是想调查一下,到底有多少个人在这段时间里买斧头。”

“自那以后,大家都觉得李二已经死了,可是没有,李二还活得好好的。”陈兰月哭哭啼啼地说:“车祸之前,他买很多保险,车祸以后赔偿的钱全部都归李大了,还有她老婆的遗产。不过李大着个人还算有良心,知道李二没法儿出门,一出门就要被发现,就让李二用他的身份证生活。这七年来,两个人一直都相安无事,可前段时间李二回来跟我说,他发现李大想要杀他。”

“对。”董国成说:“现在人证有了,我们需要找到的是物证。”

陈萱把还原好的照片交给杜兰月:“法医专家还原出来的死者长这样,而且我们还在死者的身上找到了高铁票。”

“有没有可能是……”李成犹豫着问:“一开始的李芳并没有死?”

两年的时间过去,李芳也顺利考入大专,不过她还是不满意专科的学历,所以在老师那里了解以后,她决定拼一下专升本。

李成把陈萱送到车站,又返回警察局的时候,发现董国成正在跟人聊八卦,聊的还是多年前的那名名字叫李二的死者。

以前他们也办过多个死者身份成谜,无法从现场留下的线索和死者的脸分辨出死者身份的案件,在那些情况之中,都是靠法医从死者的身体之中,找到一个又一个的线索破案的。

他看到陈萱就笑着跟她打招呼:“小丫头,鉴定结果给我们看看。”

“担心个狗屁!”董国成呵斥道:“我看你就是昨晚没睡好,影响了出警的状态!”

图上面的男人手握着刀叉,脸上挂着诡异的笑容。

事实上,自从李二在那场火灾之中“丧生”以后,这两个长相相似度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便一直在用同一个身份生活。但是这么做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两人说话的方式和生活习惯都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即便是不熟悉他们的人,也能感觉出来他们不是同一个人。

董国成伸手一掏,脸上的表情有些僵硬,他扭头看着陈萱:“你的警察证带了没?”

“落在c市了。”陈萱问:“你的该不会也没带吧?”

“昨晚不是忙到很晚,回家洗澡,可能是装在口袋里面忘拿了。”董国成脸色有些不自然。

经理没好气地问:“没警察证,谁知道你们两个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走吧走吧,没让我看到警察证之前,我不可能配合你们调查,所以你们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说完就要吧两个人往超市外面赶。

“先等一下。”董国成回头看着陈萱:“你给李成打个电话,让他带着证来喜购超市一趟。”

“你怎么不打?”陈萱戒备地问。

董国成轻咳两声:“我要是打了,那李成不就知道我也会犯这种小错误?”

李成毕竟是他的后辈,他也想在后辈面前,保留面子。

“越老越爱面子啊?”陈萱调侃道,不过还是拿着手机,躲到一边给李成打电话。李成接到电话之后,迅速赶到现场,拿着警察证给经理看以后,他问:“现在可以配合调查了吗?”

经理正想说,也许他们是假的,可是看着他们背后的当地警察,又只好把这句话咽了回去。

把人带到办公室,他问:“想让我怎么配合你们?”

“我们想调查一下六月到七月这段时间,在你们超市购买斧头的人。”董国成说。

经理打开电脑,手指快速地在键盘上面敲打着,很快的,结果就出来了。

他问:“看吧。”

“你把表格发给我,我们回警局看。”董国成回答。

这边的电脑没法儿调查用户的户籍信息,即便是给他们用,也没什么用处。

经理问了邮箱,直接发到她们的邮箱里面,末了,偷偷地把陈萱拉到一边,陪着笑说:“美女,你们要的东西我发过去了,那……”

开始那会儿,经理不知道他们的身份,所以说话的语气也很冲。现在知道他们都是警察,语气也放软不少。

“什么?”陈萱问。

经理搓搓手,不自在地说:“你能不能把那个录音删了?那玩意儿,要是真让我们老板听到,那我以后在这个超市咋混啊。”

“没法儿混,你就辞职呗。”陈萱平静地说。

经理急了:“辞职以后,我上哪儿找这么好的工作啊?”

陈萱不答反问:“可你刚才不是还在说,这边工资低,经常加班,别的超市都比这好吗?”

经理说:“我那只是在开玩笑,请你千万不要跟我一般见识。美女,大姐,快把音频删了吧……”

陈萱说:“我没录,刚才会那么说,只是想吓吓你而已。”

丢下这句话,一行四人回到警察局里,从表格里筛选出七月四号之前买斧头的人,赫然发现,两家超市加起来,还是得有两百多号人。

两百个人,分给三个人调查,一个人大概有七十多个名额,三个人拿到名单以后,就趴在电脑面前敲键盘,逐一确认对方的身份。

办公室里非常安静,正东方的墙壁中间挂着一个闹钟,警察可以清楚的听到闹钟的秒钟发出的声响,和他们三个人敲键盘的声音。

他这会儿手里没有工作,想帮忙,却又不知道该从何查起,犹豫半天,还是给他们三个人各倒一杯水。

三个人分别说了谢谢以后,就埋头继续查,而那杯水,一直到凉都没有人动过。

警察搬着椅子,坐到李成的旁边,看着李成一个个的输入名字,小声地问:“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吗?”

“啊?”李成回头看一眼,说:“你会帮忙调查户籍信息吗?看看买斧头的人里有没有跟李大有关的?”

“行!”警察兴奋地说:“把名单发给我吧。”

李成复制四十名往后的名单,发给警察。

警察拿到名单以后,就坐在电脑跟前,调出户籍系统,手指敲着键盘,很快的,有关的用户信息便弹出来,一个不是,下一个还不是……

输入到周山的名字,出现的结果是家有四口人,他是户主,家里有一名妻子,两位女儿。女儿结婚以后,户口都已经迁到男方那边了。

警察隐约觉得不对劲,干脆调查处周山全家人的信息,结果显示周霞就是周山的女儿,而周霞的老公就是李大。

他找到关键性的证据,激动地冲李成喊:“我找到啦!”

李成放下手里的鼠标,凑到警察的面前问:“找到什么啦?”

“快看,七月二号周山仔喜购超市里购买了一柄斧头。”警察得意地说:“而这个周山就是周霞的父亲,周霞呢就是李大的老婆。”

“行!”董国成一听,拿起桌子上的警帽,直接带在头上:“现在,带我们去找周山。”

警察立马站起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