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丰小说网 > 文人无行 > 23魏家茶具皆非凡品 炮声忽

“沿着北边这条东西道一路往东就行。”魏和秋道。“那倒是省了指路的麻烦。”柏海宁闻言,笑道,说着又“驾”的喝了一声,马车的速度才提了快些。

魏和秋闻言,苦笑着摇了摇头,道:“我能去哪,只幸家就在这长安城,回去避避风头,这满军既然都能跑到学校来,那就证明革命军已经不远了,或许就在城外,或许马上就能进城了。我家倒也算半个世家,地方不小,只是如今手上一下多了几十条人命,兄弟们怕是不把我当兄弟了。”

被唤作索大人的人看了半天,奈何光线太暗看不清楚,又不敢从旁边的小兵那里要火把怕被人发现,心中很是着急。

这一年的时间,魏和秋显得比陕西大学堂的任何一个人都“两耳不闻窗外事”,倒不是魏和秋真的对国事漠不关心,反而是因为魏和秋比任何人都关心,正因如此,魏和秋才明白此时不忙站队,历史上,忙着站队而站错队的人的惨剧多了去了。

“叔伊老弟,你怎么看?”陕西大学堂监督问身边的陈衍道。

魏和秋瞥了方复超一眼,道:“你看看咱们八人,就你穿的寒酸,你明知今日所见之人是一个大人物,况且据我所知你们同盟军的每年军饷也有不少,怎么……”

“黎兄弟和我一样是爱词之人,不如黎兄弟也出词牌,我来作?”林渊问道。

“是同盟会的同盟军吗?快说说方兄你参加过哪些战事!?”一个瘦弱青年突然双眼中绽放出了欣喜的神色,有些激动的站起身来,众人这才发现此人个子很高,而魏和秋则是将此人的身高在心中与刘翰俊的身高做了对比。

魏和秋笑了笑,一边带着魏家四大丫鬟往四大学堂里面走,一边对方复超问道:“兄弟你属什么的?哦,我是属蛇的。”

“嗨,您别问了,反正是给魏家撑面子的好事。”魏和秋摆了摆手,笑道。

“无妨无妨,不用为和秋担心,他在外人面前还是很有分寸的。”魏之南笑着摆了摆手,道:“吃饭。”

魏和秋从刘翰俊手中接过信封,撕开封口,取出信件展开,寥寥数笔正楷是秀整无比,果真是其父魏季昌的笔迹:“儿安,陕西大学堂将纳新,因你幼年时曾接待过慈禧太后,表现尤嘉,被咸宁知县荐书一封,今已得到消息,陕西大学堂已批准你入学,收此信后,毋须快马回长安,准备入学事宜。”

“翰俊,是我。”魏和秋轻声说道。

春儿不过一岁半的年纪,家中也没甚有吃烟的,自然不明白烟还有好坏之分,听到被唤作小李子的太监的话,有些不满的撇了撇嘴,嘟哝道:“没听说这烟还有上好的,闻起来还不都是一样的呛人味道。”

“不是真的乌鸦头,没有字面上想的那么可怖。”魏和秋笑着摇了摇头。

“不耽误,大不了我们效仿康熙爷,在民家用晚膳。”春儿说到这里,没等老佛爷再说什么,便扭回头去,细细的在这长安城的地图上观察了起来。

“您有所不知,小的的权限,是不敢进去的。还请各位见谅。”马车车夫一脸难色的说道。

“老夫人这话俺可不敢赞同。虽说这小孩子要懂规矩多加训诫就行,但不说是每个小孩都如他这般愿意懂规矩。他不奉承,那是还没学会呢,学会了,指不定比我还讨您的喜。”被唤作小李子的太监笑道。

“那还不是贪生怕死。”春儿又说。

“老佛爷,还没完呢。”被老佛爷唤作小李子的太监笑道,而后他拍了拍手,站在窗边的八个太监连忙将暗金色的窗帘拉下,屋内没有陷入黑暗,反倒是吉祥如意锅下燃烧的火焰不断跳动,恰似盛开的朵朵菊花,是美不胜收。

小男孩唱完,又是清了清嗓子,而后扭头看向老佛爷,怯生生的问道:“奶奶,我唱的好吗?”

“给杂家安静点!”不知道那太监马夫是听到车上男童们的议论,心存不满,还是说果真要到了,他用那尖锐的嗓音喝道,而车上的男童们,在下一刻便闭紧了嘴巴,仿佛怕呼息也会惹恼这个人物。

17。林微音男,区别于女林徽因:1899—1982中国海派作家、诗人。江苏苏州人。笔名陈代。

或是论起聪明才智,魏和秋不一定比得过在场的宣统八子的大多数人,但若论起理性来,魏和秋可是比这七人都要多好几分。

“得了得了,现在你们看茶具也用不上,算算时间估计已经丑时过半了,不如我安排一下咱们先歇着,明个休息足了,我在井中打水给各位用这茶壶尝些好茶,然后再去后院的菜园看看还有没有活着的菜,弄一些让方大哥展现一下手艺。”

七人连连点头称是,魏和秋便领着七人,为每人安排了一间客房,倒是数量刚刚好。

一夜无话,翌日,众人被接连不断的轰鸣声惊醒,纷纷聚集到了客房外的空地处。

“是炮声,西边传来的,看来……”方复超说到这,双眼绽放出了希翼的光彩,双拳也很是紧握。

“看来陕西新军真的反了。”魏和秋接着方复超的话,笑道。

王凯闻言,立即来了兴趣,问道:“你们说,这次陕西新军能赢吗?”

方复超摇了摇头,道:“不好说,咱毕竟不知道这满城的坚固程度,以及陕西新军的装备情况,况且这战斗,要‘天时地利人和’,地利和人和都可能在辫子兵这边……”方复超说话声音愈来愈小,似乎只有在讨论战事的时候,他才是最冷静的吧?

王凯则不同,闻言之后立即就有些恼火,道:“你就不能说点好听的?亏你还曾是同盟军的人!难道就不能对民族大义有些信心?”

方复超闻言,苦笑道:“正因为熟悉,所以我比你更了解其中的东西,陕西新军这次还未战就走露了风声,让敌人们有所戒备,就算胜,恐难是完胜,而多是惨胜。”

方复超已经是不自然间,将满人说成了“敌人”,不过王凯才不愿听方复超的这“絮絮叨叨”,冷哼一声索性撇过头去与汪俊搭话,魏和秋见状,接着方复超的话道:“不过就算今日不胜,满清也不会残喘太久,新旧交替乃是天道,大清的气数尽了。”

魏和秋可谓是七人之中说话最过圆润的,他懂看人,知道这人啊什么时候最想听什么话,也因为魏和秋的这个特殊的天赋,魏和秋小时候是经常听见其祖父对其父亲念叨:“可惜了,遇着了乱世,不然以和秋的天赋,进宫绝对会当大官,他这样子,我看可比上前朝那个和善保了。”

话归正题,魏和秋说了这话,七人心中着实宽慰了不少,随即魏和秋从其祖父魏之南的书房中掏出了一些上贡的茶叶,用井水煮给七人,七人都是好文之人,文人之雅自然也精通,一个个将茶品的是赞不绝口。

茶后,魏和秋又待众人来到菜园,无奈魏家人走的太早,菜地之菜或许虫蛀,或许枯黄,却是一片惨象,无可用之菜。

“各位兄弟,我家中唯有面粉可用,腊肠一串腌萝卜,只能让方大伙夫给咱蒸些馒头填填肚子了,等到炮声停了,我便带你们去附近村子讨要些蔬菜来,现在只得怠慢了。”魏和秋对七人拱了拱手,十分客气的说道,七人闻言,自然是连连摆手,说一些“自古穷书生”“吃得苦中苦”之类的话。

“对了,魏老弟,若是一会有难民逃来,或就是这附近村子的,你该如何?”方复超问道。

“充耳不闻,视若无睹。”魏和秋毫不犹豫道。

“你不是说你们家老爷子广施百姓,在这长安城东善名颇响吗?”王凯问道。

魏和秋轻笑着摇了摇头,道:“我不是我祖父,魏家不是济世堂,泥菩萨过河不可能还下水救人。”

“那他们若是翻进来呢?”林渊想起魏家那矮的很的围墙,笑道:“杀还是留?”

魏和秋笑道:“当然是留了,我又不是杀神,我还会用最好的东西善待他们,然后在他们面前表现出一副疾苦的模样,这样他们心中或是愧疚,或是对我充满感激,魏家的地就算是没白出,当然,在这之前我会把魏家的宝贝都藏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