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四,姥姥发了一大块白面,并泡了一捧红枣,开始蒸新馍。悠悠那个高兴,围着姥姥和妈妈打转悠。年后吃的都是年前蒸的剩馍,可把悠悠吃够了。

花糕上下三层,下面用二指厚的圆白面饼当底托,直径有两尺多。上面摆着一圈用白面盘成的花糕鼻子,每个花糕鼻子的中间都点缀着一颗红枣。三层的花糕鼻子三个样,下面的像金鱼尾巴,中间的像展翅的蝴蝶,上面的像盛开的花朵,漂亮极了。

饺子馅还是年前调好剩下的,今年年前打春(立春),年后回温快,再放怕有味(变质)了,姥姥让今天包完,初十石头生就不吃了。

农业学大寨”

家里吃菜以咸菜和酱豆为主,根本不舍得放油。东西消耗着一天加上一点半星的还行,在不用的情况下无故的多出来,悠悠怕瞒不住姥姥的火眼金睛,故此一直没敢出手。只有抢着喂鸡、喂羊,趁大人不注意偷偷的加点饲料。

悠悠听了,惊讶极了,没想到她小小的年纪手这么巧,活计做的有模有样。

另一个和老羊年龄差不多的孩子当杀羊羔的,先蹲在老羊前面装着挖地,边挖边说:“挖,挖石头。”

“馍篮子”是用去皮的簸萁柳编的,一边的上盖是开口的,里面盛着二十四个白面膜,预示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在开口的那边放上一封或两封果子,外面用条新手巾盖上。

为了让孩子们吃顿饱饭,他倒是没拒绝,成了全县唯一拿工资的村支书。而且,这支书的级别特高,正县级的待遇。其实,舅姥爷的工资比正县级都高半个级别,达到了副专级。

悠悠坐在灶门口,学着姥姥的样子烧火,手忙脚乱地费了半天劲才点着了火,真心的不容易啊。

悠悠五岁,1970年三月初三出生。虽然是女孩但自认为是全家的宝贝,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姥姥疼舅舅爱,父母的甜心。哥哥是妹控,就连弟弟也以姐姐马首是瞻。

而且是辈分越高乱得越狠,大概是你年纪轻轻就当姑父、姑爷,是得付出点代价的。

后面的人推着两辆自行车,一辆车的后架上绑着两个木制礼盒。桂花穿着一身新棉衣,满脸笑意的跟在后面。

把油倒出来,趁油锅底把剩下的鸡蛋黄摊成金黄色的薄饼。

爸爸回来后,一家人开始吃饭。姥姥给姥爷和三个孩子挨个拿了白馍,自己拿了个花卷被爸爸夺过去。“妈,您都快五十了,就吃顿好的吧。”

从而导致古铜钱价格飙升,普通的清铜钱竟然卖出了古董价。

本来孤寂的悠悠突然童心上来,她把哥哥推到爸妈身边站好,拉着弟弟一起喊:“哥哥,新年好!”

悠悠躺在床上一动不动,思绪依然停留在穿越前,回忆起自己二十多年的经历。

从智脑中悠悠得知,苜蓿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有“牧草之王”的美称,其中蛋白质的含量特别高,而且容易种植,喜温暖半湿润气候,抗寒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

苜蓿草还可以加工成干性青绿饲料,使贮存期得以延期,在冬季也能向生畜提供充足的植物性饲料,满足生畜的营养需求,苜蓿一般在开花初期收割,此时产量高、草质好。

苜蓿播种当年一般可收割1~2次,二年后每年可收割4-5次。播种后二三年达到生长高峰,寿命可维持10-20年,甚至40年。

燕麦营养价值丰富,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籽实是饲养家畜家禽的优质饲料,叶茎多汁柔嫩、可消化纤维含量高,是最好的饲草。燕麦喜光喜湿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

燕麦能自播繁衍,生长期短,一般在90天左右,可用作青饲料也可收获干秸秆。在后世是人们追捧的优质营养保健品,现在是人们眼中的杂草,俗称“铃铛麦”。

燕麦和苜蓿在黄河下游地区适宜早春撒播,现在季节已到雨水,马上就能播种了。

早饭悠悠看到碗里除了饺子还有饺子皮和面条,就找姥姥解惑。得到的解答是:“正月十六小年下,饺子相当于元宝,饺子皮相当于钱币,面条相当于钱串子,期盼在新的一年招财进宝发大财,其实也就是个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