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诚诚十三岁时,王秋云曾经带他看过几位骨科专家,咨询矫正的可行性。结果现,代价太高,风险太大。于是,决定放弃。

每天忙碌时,满脑子都是颖子。不过,他了解她。于是,忍着不去找她,给她时间。同时,也给自己时间。

让颖子觉得温暖,同时,又觉得心酸:他关心她,只因为她是妹妹,是朋友。

既然最终会落空,最终会受伤,王秋云希望越早越好。

诚诚和晓东都屏住呼吸,盯着颖子。

晓东和颖子因转糖认识,很快成了好朋友。

逐个回答:

诚诚说:“这里没有这个人。”然后,砰地一声,关上门。如果那个男生站得再稍微往前一点,门只怕会打到他的脸。

诚诚的心里不禁涌起一种幸福的感觉。

这,怎么行?

诚诚的脸更红,说:“我妈可以帮我。”

“一个多月前。”

已经一个半月不见诚诚哥哥,颖子迫不及待地想见他。也正因为这么长时间不见,她希望诚诚哥哥见到的是最美的自己。

颖子一出校门,见到她,似乎很吃惊。而且,不太高兴。

……

双方家长都有一肚子的问题,比方说,你和诚诚颖子最近怎么样?有没有见过面,说过话?如果有,都说些什么?还有,何时、何地?

听到颖子声音里的悲伤、内疚和慌张,他心疼和难过得无以复加,眼眶都红了。

当然不能。

好像就是那天以后,颖子的作业突然多起来。不知道是不是功课压力太大,她的笑容也不见了,很多时候郁郁寡欢。

汪建辉立刻跟他打起来。

诚诚一天比一天心慌。她怎么了?真的生气了吗?五天气都还没消吗?难道,这次,她真的不打算理他了吗?诚诚的心疼了一下,赶紧停止往那个方向想,拼命地告诉自己:不,不会的。

过了几分钟,回来,对馨颖说:“我下午的约会取消了。”没有更多的解释。

但她不愿跟世文争论。世文很爱她,什么都只想给她最好的。当然,那个最好,是按照他的,或者说,大众的想法。

“嗯小的。”

颖子的手小,手劲更小,雪球怎么都捏不紧。

她继续挣扎,固执地用手指着铁丝说:“你看,你看啊。”

孟晓东为什么冲颖子微笑?

诚诚微微变了脸色。

她觉得不说话,就这样跟他一起走,也很好。

半天才有人开口,是颖子。“我们以前大院里有棵梧桐树,你还记不记得?如果它现在还在,应该也这么大了吧?”

其实,他们几乎从未讨论过什么重要的事。

走过几个路口,馨颖问敬诚:“要不要休息一下?”

“没什么。你喝酸梅汤吧。”

颖子生气至极,冲着双胞胎大喝一声:“你们给我站住。”

哦,那她便是非常聪明了。“是你的学生?”

安娜盯着他看了几秒,突然间恍然大悟,心酸地问:“你还在等送你这条项链的人,是不是?”她早就觉得奇怪,品味高雅、讲究如他,怎么会戴一条如此简陋的项链?

敬诚再次点头,神智开始归位,回答道:“好。”他现自己嗓子沙哑,清了一下嗓子,问:“你呢?”

“当然,你快去吧。”王阿姨赶紧拉她进门。

“听完下午的讲座就回来,六点钟左右到吧。”

颖子一天比一天失望,直至绝望。

终于相信,他最后说的那句“你好自为之”,并非气话。

颖子本是个极为坚强的女孩,可是,诚诚的行为,还是彻底地击垮了她。

一个对你好了十年的人,突然变得如此的无,你如何能承受?

颖子还是一样的上学放学。只是,有时正读着书,或走着路,莫名地就掉下泪来。有时看星星,一看便是几个小时。忙碌还好,一旦停下来,心中便难过苦闷得想要疯。

幸亏,晓东一直陪着她。

晓东看着从前开朗活泼的颖子变得忧郁沉默,猜想是因为张敬诚。他不知道,他们现在怎样了。几次询问,颖子都说:“不要提。”

终于,颖子顺利通过中考,晓东也顺利保送清华。

高考结束,还是没有信。

颖子的最后一丝希望破灭,终于崩溃,在晓东面前忍不住哭了起来,向他倾诉压抑了半年的委屈和伤心。

“他要去北京,却一直瞒着我。”

“他走前约我,自己却不来,害我在雪里等了两个小时。”

“他连走都没说声再见。”

“已经这么久,连高考都结束了,他却一封信都没有。亏我叫他那么多年的哥哥。”

“我想给他写信,可是,不知道寄到哪里。我妈也没有王阿姨的地址。”

“也许,他有了女朋友,忘了我。”

“我以前应该告诉他,我喜欢他,哪怕只一次。可是,我是女孩,这种话怎么说得出口?”

“我以为他也喜欢我。我想是我自作多了。也怪他误导我太多。其实,还是怪我太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