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丛上被马踏过的地面上不露痕迹地零星散着一道细小的银粉,不仔细看根本无法察觉。

鲜血顺着刀刃滴落在地,那柄华丽银白的长刀仍被连澜清握在掌心,他低垂着眼,眼中的情绪被尽数藏住。

帝梓元循着韩烨的目光落在莫天身上,“你是为了北秦王而来?”

李瑜朝连澜清又行了一礼,复才亦步亦趋跟着连洪而去。

如意摸着头问:“候君,咱们不是要把那桑岩引走,若他跟着咱们回了施府,以他的本事,我可擒不住那北秦国君。”

他静静看着她,从额角到眉眼,从眉眼到嘴唇,十足的珍惜又小心翼翼。

她盘腿坐在软榻的一边,杵着下巴捻着小瓷盏里的葡萄往嘴里扔,朝韩烨瞅,“我这个计划怎么样?”

若是有人听见君玄此话,定会石破天惊。帝家十一年前遭劫后除了一个帝梓元和生死不明的帝盛天,死得干干净净,这个犄角旮旯里蹦出来远隔万里的君家家主居然自称是帝家人,也太荒谬了些。但帝梓元却未对这话有半点反感,她默默听着君玄埋怨也不恼,心底有淡淡暖流划过,这世上除了帝盛天会这样指责她,也只剩一个君玄了——不,应该是帝君玄。

“我北秦蓄国十载,兵强马壮,将士铁血彪悍,只要能破潼关,必能长驱直入,缘何不能亡大靖,夺中原?你为北秦子民,如何能长他国士气,灭本朝威风!”或许因为说这话的是西云焕,莫天话里便带了隐隐怒意。

传令将士一怔,不想帝梓元猜得如此通透,立马回:“侯君,五日后是北秦霜露节,连澜清十日前在军献城贴下告示,说他会在军献城举办祭祀大会,把北秦战死士兵和……”这将士顿了顿,才干涩着声音把话说完:“施老将军的骨灰一齐置于城墙上供大靖的百姓和北秦将士瞻仰,等祭祀完后一同运回北秦王城安葬,以示他北秦敬重施老将军、体恤军献城子民之谊……”

嘉宁帝收回手,背挺得笔直,双手负于身后,面容肃冷。“进来。”

那日莫天被帝梓元一掌劈昏,在军献城醒来时将军府已是一片素缟白幡悬挂。连家管家回禀连澜清带他回城途中遇大靖死士暗袭,一剑穿胸。莫天赶至灵堂时连澜清已被置于棺木,只待他醒来为他合棺。

骤失兄弟兼臂膀,莫天大恸,合棺之即以北秦王侯送葬之仪亲自为连澜清扶冠,无意间触到其胸竟发现连澜清尚存一息。明明那一剑穿胸而过,回天乏术,连澜清在回程之前便已停止呼吸。

莫天惊讶之下将连澜清带出棺木请军医入府,军医仔细诊治后才道连澜清天生异于常人,心长于右侧,那一剑自左胸穿透,虽身受重伤,但左心被最后传进体内的一抹真力护住,保住了最后一口气。漠北气温极低,连澜清又身受重伤,失血太多,故在回程前出现了假死停息之兆。只可惜这一战连澜清真气尽散,伤势过重,即便尚存一息,也无力回天。

军医诊治连澜清伤情后当即跪下请罪,言连澜清无救,请莫天降罪。

那日灵堂外,莫天对着沉睡着如同死去的连澜清看了许久,终是叹了口气带他入房为其服下了回命丹,然后带着连澜清回王城交给国师诊治续命。

禁宫内知晓莫天将回命丹用在连澜清身上的,只有当朝国师净善道长和内侍官吴赢。

那日净善修行的崇善殿内,净善曾问莫天。

“贵为一国之主,拿续命的机会来换一介臣子的生死,可否值得?”

莫天沉默良久,终是坦然一笑,回了一句。

“北秦欠连家太多。”

先王一念之差让连氏一族灭族的真相永埋地底,连澜清枉背仇恨潜伏大靖十年,弑师背信换来了军献城一战的胜利。

北秦和王室,都欠连家一个真相,欠连澜清十年生死不如的岁月。

“陛下……”

吴赢的唤声惊醒了陷入沉思的莫天,他抬头,朝吴赢摆摆手,“把宫里的好药材都送到崇善殿去,让国师好好照料阿清。”

“是。奴才已经让赵御医守在了崇善殿外,随时听候国师吩咐。”

“莫霜如何了?还在使性子?”莫天问了连澜清的状况,不免关心一下自家性子刚烈的妹子。

吴赢迟疑了一下才回:“陛下,大公主将您派往怀城的侍卫全赶出了城,如今怀城里只剩大公主往日的亲卫护城。您看奴才需不需要再派侍卫去护着公主?”

说是护卫,其实是在三国之战结束前禁止莫霜公主回王城。

“不用了,她怨恨于朕骗她才会将侍卫赶出城。莫霜心里有数,三国之战尘埃落定前,她不会回来。”莫天顿了顿,叹了口气,“怕是以后就算朕亲自去请,她也未必会愿意回来。”

“陛下一心为了北秦,公主日后会明白的。”吴赢宽慰着莫天,想起一事又道:“陛下,按您去军献城前的吩咐,英武殿的死士半个月前就出发了,现在已经到了虎啸山。这次定能如陛下所愿,除去大靖靖安侯这个心腹大患。”

吴赢的忠心表得铿锵有力,却不想莫天眉头一皱,脸色奇怪地沉了下来。

莫天并未接过药盅,反而抬指轻叩在鎏金沉木床沿上,神情颇有些古怪,“嘉宁帝的消息可准?去虎啸山为邺城送粮的当真是帝梓元?”

“陛下放心,刚刚探子传来消息,已经确定压粮去邺城的是靖安侯帝梓元。虎啸山地形陡峭,气候恶劣,咱们派去围诛的死士足足有一百,又有大靖的人暗中接应,那靖安侯定不能活着出山。”吴赢以为莫天担心暗杀帝梓元一事难成,连忙开口。

“砰”一声,莫天无意识地一敲正好碰在吴赢端在他面前的药盏上,药盏落在地上,汤药泼了一地。

吴赢脸色一白,急忙跪倒在地,“陛下恕罪,奴才……”

“重新去煎一碗过来就是。”莫天摆手,看着地上一片狼藉,敛去眼底的神情。

“是,陛下。”见莫天心不在焉,吴赢躬身退了出去,把想说的话吞进了喉咙里。

自家陛下从军献城回来便有些魂不守舍,提到大靖的靖安侯君时更是如此,军献城里不会出了什么幺蛾子吧?操透了心的内侍官浑然不知军献城内的纠葛,忧心忡忡地退了出去。

殿内,躺在床上休憩的莫天摸了摸后颈处犹自钝痛的地方,神情莫测。

下手时没半点留情,倒是下了狠劲,看来那人就算杀不得他,也想给他留个教训。

虎啸山是他和嘉宁帝早就布下的局,两人各需索取,只是没想到他心心念念要斩杀的女子竟会那般出现在军献城内,给他留下一个永生难忘的念想和教训。若是那日在军献城内他能将她带回王城,或许她能活下来吧。

帝梓元那样的人,没有坦坦荡荡的马革裹尸而还,没有将一身才学付诸朝堂天下,终究太过可惜了。

英武殿内,淡淡的叹息声响起,直至终不可闻。

虎啸山这块地儿自古毗邻三国,本为兵家必争,但此山中沼泽瘴气密布,猛兽出没,路径犹若迷宫,危险万分。漠北数朝前曾有一悍勇大将领铁骑数万穿越虎啸山突袭中原,却因迷于山路,受困于沼泽,活生生将数万人马饿死山中。此后百年,再也没有一国兵士敢随意进出此山。

此时,虎啸山内,帝梓元一马当先,身负一支火红的红缨枪。入山三日,她已经领着押送粮草的先锋军踏尽了一半的山路。有她身先士卒,入山的士兵抛却了刚入山时的惶恐不安,俱都憋足了一口气,个个士气高昂。

第四日已近暮色,山顶隐隐可见,至多一个时辰,便可登上山顶。待过了山顶,下山便容易得多。按帝梓元的打算,今晚登顶后在山顶休息,明日一早再整装待发。赶了一天路,帝梓元下马,下令休憩一刻钟再走。待队伍一停,长青便驱马至帝梓元身旁,避过众人的眼握住她的手替她传了一道真气过去。

“小姐,以您现在的身体状况,如果路上遇到北秦的军队,根本无法动武,您应该在青南城内好好养伤……”长青忧心忡忡,眉头皱得死紧,这番话已经在帝梓元耳朵旁念叨了三日。

银白的盔甲下,帝梓元苍白的脸衬得她那双眼愈加黑得分明,透着不知畏的淡漠。“无妨,我们已经过了沼泽和迷宫路,待过了山顶,你拿着地图也能领他们出去。如遇北秦散兵,我挡着,你先走。”

“这怎么行,万一遇上我挡着,小姐你……”

“三日内这批粮送不到邺城,邺城必破,苑书还在邺城死守,你想让她跟安宁一样战死在邺城,到最后都等不到援军吗?”帝梓元朝长青看去,“你也知道,以我现在的身体,没办法单独带领他们抵达邺城。”

长青沉默良久,始终没有点头,最后道:“小姐,虎啸山百年来无人敢踏进,根本不会有人想到咱们会走虎啸山运粮,这一路,未必会遇到北秦军。”

帝梓元朝被暮色笼罩的山顶看了一眼,没有再言。

这座山太安静了,十年前她跟随帝盛天曾走过这座山。当年即便这座山终年不见人迹,可也不会安静得如此诡异。

一刻钟后,帝梓元上马,领着运粮军朝山顶而去。不过片刻这支军队便被夜色所笼,隐进了这座大山的无边黑暗中,再难寻得半点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