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木匣还不到打开的时机。”墨非淡淡道,“浮图的这第三份礼,需要看将来主公是否愿意打开,如今即使打开了也无用,故请主公暂时保管,待时机到了,浮图自然会协助主公将其打开。”

呃,若真遇到危险,该被照顾的是她才对。

其中有些言论很有道理,比如“按名督实,选才考能,令实当其名,名当其实……”

“你起来吧。”墨非边往屋子里走边说道。

“呼,吓死我了!”一人突然吁了一口气。

一直待在这里显然不是什么好主意,墨非决定往前探查一下。周围的树木十分茂盛,甚至还有不少上百年的珍稀古树,这在21世纪的现代都市中实在是不可多见,起码她在十分钟前才刚达到a市边区,那里就绝对不可能有保存如此完善的原始树林。

墨非眼中闪过坚定。这段时间她积攒了不少钱粮,除了上次卖镜子的钱,还有巫越的赏赐以及作为客卿的月例,平时的生活用度基本不需要花钱,所以她如今也算小有积蓄,拿出大半帮助这些难民度过冬季还是可以办到的。

只不过别处的难民她估计就兼顾不到了,但也并非毫无办法。

这里的冬季严寒而漫长,若置之不理不知会死多少人。那么,能救多少就救多少吧!

想到这里,墨非牵着马就打道回府。

“主公,属下有事禀告。”沈薄行礼道。

“何事?”巫越头也没抬地继续查阅奏章。

“是关于浮图大人的。”

巫越动作一顿,抬头问:“‘他’怎么了?”这几天刚向外公布了一些商法条例,各方商贾纷纷上书表决,他需要尽快批阅,所有也就没去找“他”了。

“前日浮图大人带着数名仆役采购了大量粮食和衣物。”

“采购粮食和衣物?何用?”

“接济难民。”

巫越眉头微皱:“那些难民不是都有安置吗?”

“入冬之后的难民尚未安排,因为霜冻,各地丈地不便,房屋亦需重造。”

巫越点点头,不在意道:“既然如此,随‘他’去吧,看‘他’向库房支了多少银钱,记录下即可。”

沈薄犹豫了一下,低声道:“浮图大人未曾向库房支一文钱,买粮用的都是‘他’自己的积蓄。”

“什么?”“他”能有多少积蓄?那点钱能救得了多少人?“他”为何不找自己帮忙?

种种疑问涌上心头,巫越也说不清心中是何滋味。那个生活节俭的家伙,第一次大把花钱竟然是为了别人,那些平民值得“他”如此付出吗?

“‘他’买了多少粮?购置了多少衣物?”

“粮食约莫70石,衣物……大概有好几车。”

巫越沉默,以现在的粮价,70石大概需要将近100银,再加上几车衣物,“他”不是将自己所有积蓄都花了吧?

巫越并不知道墨非还有卖镜子所得的银钱。

“另外,”沈薄又道,“浮图大人是以主公的名义接济难民。”

“……”

西城边缘出现了一个济民台,这里的难民们每天都能从此处领到两份热腾腾的免费食物,同时每人还获得了一套冬衣和被褥,这让原本死气沉沉的地方出现了几分生气。

有人问:施粥赠衣的善人是何人?

答曰:戎臻王。

于是,戎臻王巫越除了“不败鬼将”的威名之外,又多了一个济民于难的善名。

比起分配了房屋和土地的难民,这些被直接从生死边缘拯救回来的人,更有感恩之心。从此,原本名声不显的戎臻开始脱颖而出,各方才学之士以及无家可归的人向此聚集……

“为何要以本王的名义?”巫越对于占他人之誉没有丝毫兴趣。

“以主公的名义远比以浮图的名义要适当得多。”

“那为何要花自己的钱?此事与本王商议,本王怎会不同意?”巫越其实并非十分爱民的主子,他只是不希望浮图为了不相干的人倾其所有。

墨非沉默了一会,道:“主公的钱尚有大用,轻易不能动。而浮图的钱却留着无用,在主公门下,浮图毋须为吃穿发愁,故不如将它们用来救济那些难民。”

巫越因为那句“在主公门下,浮图毋须为吃穿发愁”而心情转好。

“而且,”墨非又道,“浮图并非打算一人承担济民的任务。王城的难民浮图尚且无法全部兼顾,更何况整个戎臻的难民呢?”

“哦?浮图此举还有深意?”

“深意与否尚且不知,须等几日才能见分晓。但是,有一件事必须得到主公的首肯。”

“何事?”

“建立书舍。”

巫越恍然,上次浮图昏昏睡睡间就提到过,他十分赞同:“此事大善,本王全力支持。”

墨非却又说:“并非如此简单,浮图希望主公答应,将戎臻所有十二岁以下的孤儿都收入书舍。”

“!”

第一卷:声名鹊起好客

“这个提议,我有异议。”

书房中,百里默如此说道。刚才巫越将墨非的打算提了出来,各人议论纷纷,第一提出反对的便是百里默。

他说:“浮图先生有此善心,百里佩服。然而此事不可行,开办书舍是培养人才的好办法,但若要将那些孤儿全部收入其中,这窗边,看着刚才马匹绝尘而去的方向低喃一句。以马的速度,平常人最多看个影子,可是这个男子竟然连坐在巫越身前的墨非都认出来了,其眼力可见一斑。

唔,不太妙啊!男子摸了摸下巴,莫非他还是来晚了?

也不知跑了多久,马匹的速度慢慢降下来,墨非眯着眼看向前方,只见白茫茫的一片大地上,出现了一个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