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连称呼也改了,从三姑娘,直接跳到三妹妹话说,他们有这么亲近么?王爷的妹妹,那可是郡主

他有些懊恼,自己也不知道怎么的,明明他不是这样孟浪的人,从不曾对哪个女子如此的上心过。谁知脱口而出的一句话,竟是把眼前的这位佳人给得罪了。在朝堂上,他长袖善舞。可唯独对着探春,一肚子想要解释的话,竟是无从解释起。

好吧,男女幽会,原本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况且,他们也没有孤男寡女共处一室,中间还隔着一个至亲呢于是,探春敛去了刚浮上的不满,微微一笑。

“走吧,难得这样风和日丽。”贾宝玉极力的撺掇。

“我去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探春脱口而出,见黛玉满脸惊异,才泄气道,“可惜我没托生成个男子,若不然,非要去建功立业不可。虽说近来边境靖平,南安郡王那里听说已是半年没有战事。可是西宁郡王那里,不还是大仗没有,小仗不断么?混个出身,也不是甚么难事。”

“赶紧让人请了相熟的医生来”她心急地低吼了一声。翠墨机灵,叫过了一个小丫头去随意请个医生过来,自己却往贾母处跑。

“呸这话怎么说的,好好儿的,我喜欢他作什么”林黛玉啐了她一口,隐有薄怒。

“不是不是,我什么都不知道。”马道婆把头摇得像个拨浪鼓。

贾母与王夫人又吩咐袭人把玉送给王熙凤一般地料理,果然不一刻便清醒了。两人用了些汤粥,行走如常,众人才算放下了心。

探春见她明白了自己的用意,欣然点头。

李纨想了一想,便道:“前些儿袭人的娘死了,听说是赏了四十两银子,这回便也赏四十两罢。”

“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探春随口应了一声,又有点好笑,自己的“引据论典”似乎说得反了,如今可是一家有男百家求,该是谦谦君子,淑女好逑……

恰好西廊下五嫂子的独子贾芸拍贾宝玉的马屁,特意送了两盆白海棠给他。贾宝玉一时兴起兄友妹爱之念,一盆送给黛玉,一盆便送给了探春。

怏怏地走回秋爽斋,翠墨便迎了上来,悄悄回话:“姑娘,王爷派人送了两个食盒,瞧那样子倒是做得精巧,想必是姑娘爱吃的。”

翠墨很机灵,不一会儿就跑了回来:“姑娘,是忠顺王府里的大管家登门,指明了要二爷去的。这会子他们在书房里说话,把二爷叫了进去,下人们都散了,却不知为了何事。”

贾宝玉在人情世故上头本极单纯,他见琪官生相极美,哪里还管他是个什么身份,喜孜孜地接过汗巾,便系于自己腰上。

“我已经约了几回,可你都推了,不是你们闹了什么别扭罢?”贾宝玉理直气壮。

“是。”明明没有吩咐什么,6总管却答得十分顺溜。眼皮微抬,朝探春看了一眼,便低着头退了下去,又不见了影儿。

侍书劝道:“外面买的,到底不如自己做的精致,尤其是老太太和老爷太太那里,还是要姑娘亲自动手的。这小半年,姑娘和翠墨尽折腾那两本书了,连针儿都没沾上。”

原来,音乐也要知音赏。

探春早已食指大动,拿起玉箸尝了一口,却觉味清而不淡,色艳而味不腻,顿时胃口大开。

探春脸红耳赤,似乎每次遇到水溶,总得出些什么状况。只作不曾听见,低声向水溶道谢,一边却向前跨了一步,不着痕迹地脱出了他的搀扶。

贾宝玉被她说得颇不好意思,还待再劝,却见大门微启。

林黛玉扁了扁唇:“只要留得青山在,还怕没有柴烧么?你独善其身,日后嫁个好人家去,再回头找份差事给你环弟,不就是提携上了么?再者说了,听宝玉常道环弟读书上头倒有些聪明,日后上了考场,一旦出人头地,飞黄腾达也未可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