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面向6航团的伞兵们跪倒在地,像一个孩子般痛哭不止,任凭战士们怎么劝说都没有效。

杨国义看了看时间,比他预定的“必须在天黑之前与战友集结”任务提前2个小时完成。时间就是生命,多一分钟就有可能多挽救出一条生命。

浪头打来,杨国义在洪水中时沉时浮,随着浪头的几个起落,他来到红色的救生衣身边,一把抓住了战友。

他不知道哪来的力气,只不过短短几秒之内,就已经奔出原地老远。

必须抓住粗大的那一棵松树,才能脱离险境。

雨点越来越小了。

雨水顺着头盔流下来,在他坚挺刚毅的鼻梁和脸庞上汇聚成渠,灌进了他的衣领,灌进了他的脖子,他却浑然不觉。

他想要努力地挣扎浮出水面,可脚下却好像有一种看不见的力量,直拉他朝水下去。

就在这时候,令他惊讶意外的一幕出现了:

在下降过程中,他牢牢地记得教官的训导:膝盖并拢微微弯曲,双腿并拢;拳心向内,轻轻抵住额头,双肘夹紧保护脸部,下颌抵紧颈部,防止后脑着地采用左侧倒时,将膝盖以上各部分向侧方向倒,小腹及胸部想前挺出;左肩自然微抬\右肩下垂;接地翻滚时,以右膝盖将左膝盖想左侧方向压,使身体自然向左侧倒下。落地后迅翻滚的作用是缓冲冲击力,利用人体肌肉较达\弹性较多的部位,将冲击力平均分散,减少对人体的伤害。着6时身体的接触部位依次是前脚掌\小腿外侧\大腿外侧\臀部侧面的和背肌肉,在微风或者斜坡等情况下着6,也可不采用翻滚,而采取雀落着6。随后伞兵应当控制住自己的伞,并且解脱伞具,在大风中着6要特别注意防止人体被伞衣拉倒而在地面拖拽的事情生,较为正确的方法是裸露接地站稳后,迅转身面对伞衣,然后拉操纵带使伞衣塌陷,同时绕着降落伞走几步;一旦伞塌陷后,就要拉住伞绳与操作带之间的连接环,接着收拢伞衣与伞绳……

那是真正的血的教训。

“检查主伞!检查副伞!引张带!检查装备!报数!”

扩音器传来机长果断的声音:

“机长!你这是……”

“飞鹰3478,3479,348o,3481,请注意,请注意,上升高度,上升高度!”杨忠华在无线电台呼叫道。

正在这时,忽然机身猛烈地抖动起来。

杨忠华用无线电视频,在第一时间里将掌握的情况向c军区a集团军B6航团团长雷震作了汇报。

不过,正是有了杨国义“目中无人”的表情,反而激了张云凯的斗志:越是在“对手”面前,越不能服输,越是要使点本领出来让对手瞧瞧,什么叫不是孬种。

就像囚禁的鸟儿,飞回了蓝天。

“我宣布,B6航团全体官兵进入三级战备状态!”

马荣光低下头,心说这个傻子,咋就好像故意跟杨国义过不去似的呢。

这些云海,与他们往日在碧空之下训练的不一样,这些云海翻滚着,像从地上冒出来的一般,不停地改变方向。

“还有一点,我觉得我们应该及时找到县电信局的人员,据我了解,我每个县的电信局都配备有海事卫星电话,以备不时之需。我们固然要一方面了解灾情,但同时,也要一方面尽快恢复通信。”

杨国义拍了拍马荣光的肩,赞许道:

“关键时刻,你倒是有不少好点子!”

杨国义想了想,说:

“现在,咱们六个人,并分两路——”

话音未落,赵一夫凑过来说:

“解放军……不是六个人,是七个人!我对这一带地形和道路都熟悉,我可以给你们带路!”

杨国义想了想,同意了赵一夫的请求。

“现在,我们分成两组,我带队第一组,负责联系县政府的人;张云凯负责带队第二组,负责联系电信局的人,赵一夫跟跟随第二组,当向导。找到相关人员后,我们还是在出地集合,遇有紧急情况,可随时射信号弹。全体,立即行动!”

两队人马,眨眼之间,隐入了茫茫的丛林和高山峻岭之中。

当务之急,是找到从县城逃离出来的老百姓,看能否从他们口中找到一丝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