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看这种说法很合理,可细加分析却总感觉那里不对,除去龙之外的所有图腾都是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生物,为什么只有龙这一种虚幻的生物作为图腾呢?另外就是人尽皆知的十二生肖,除去龙之外其它的十一种动物经过千万年的生存淘汰,都是现实中存活量最多的动物,为什么单单只有龙一条都没有呢?关于十二生肖的产生有几种说法,有偏执的学者持有生肖外来说的观点,认为十二生肖是由古巴比伦传入中国的,无语呀,古巴比伦有中国龙吗?古巴比伦的文明比中国早吗?联想到前些时候有位教授嚷嚷的想消灭中国龙,还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支持,真让人汗颜。小学时老师就告诉学生:你们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现在可好了传人要消灭龙了,以此看始皇焚书坑儒,不见得是秦皇单方面造成的,有些儒就应该坑杀。

可好景不长,楚繁荣了一段时间后,大秦崛起。秦文化的特点继承了周文化的重人事、讲实际,又回到了黄帝文化的方向。随后秦灭六国,秦文化成了天下的主导,其它文化势必会经过秦的洗礼,一部分秦人不喜欢的就会遭到遗弃。然而此时天下的文化已经趋于大的融合,到了楚汉可以说是东夷文化和西部文化的最后一次碰撞,但其已经没有各自鲜明的区别,霸王自刎乌江,最终确定了华夏文化的主从,黄帝的实效性文化占了主导,而东夷文化被彻底的归纳到了里面,不再是对立面,也就不会在受到压制。

以上的帛书内容,乍看非常的难懂,仔细看还是非常的难懂,经过整理后的帛书尚且如此深奥,它的原件就更是让平常人兴叹了。不过好在世界上有很多精通此道的学者专家,他们经过了数十年的努力,终于读通了帛书上的文字,一个重大的发现因此而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用白话文描述这则故事就是:很早很早以前,有一位名叫华胥的少女另说华胥氏女首领去野外游玩,当她来到雷泽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巨大的脚印。少女很好奇,便踩进了脚印里面玩耍,可谁想突然就有了一种奇怪的感觉,随后少女怀孕了,这一怀就是十二年,在漫长的等待后她终于生下了一个男孩,这就是后来的伏羲。

“伏羲德合天下,天应以鸟兽文章,地应以河图洛书,乃则之以作“

第一任燧皇发明了制造火的方法,才智自然没的说。代替有巢氏主要归功于火的发明、推广,但不产生些摩擦也不太可能,另外别的部族会简单的因为燧人氏发明了火而甘心臣服?我看未必,这其中的过程很难不伴随着争斗,由此作为燧人氏的的第一任首领,战方面自然也有一套。这是第一位,第二位我认为是燧人氏在古昆仑山观察星象时的首领,原因说不清,只是一种感觉,仿佛人至此才能真正的算是人。第三位就是在古昆仑山上立挺木牙交,确立北极星时的首领。古代有云:“立极开天”,极指得就是北极,我们中国之所以叫做中原、中华、就是以北极星作为原点而来。但此时的燧人氏以改名为燧人弇兹合雄氏,简称燧人弇兹氏。

当时的人每天都要辛苦而又危险的去狩猎,要拼命的延续自己的生命,避免死亡。当然这个群体中也会有一些懒人,他们喜欢发呆或者作些其它无聊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时间很好消磨,生计却成了问题。远古的人虽然淳朴,但如果整天有人吃白食,也不会是件快乐的事情,久而久之这些懒人肯定会被排斥。为了生存懒人们需要食物,可他们没有打猎的经验,恐怕也失去了面对野兽的勇气,于是他们只好饿着。一批懒人死了,另一批懒人出现了,然后又死掉,这种情况延续了很久,直到一个聪明、大胆的懒人,碰到了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那一夜可以没有风,没有雨,没有一切其它不相关的东西,但一定要有雷电,一只或几只倒霉的动物,一个大胆、有冒险精神、头脑灵活的懒人;当这些条件侥幸的碰在一起的的时候,故事发生了。某一天懒人没有得到任何的食物,饥饿的他在夜晚难以入睡,只好去树林里碰碰运气。偏巧这时天空中雷电交加,懒人害怕了躲到了山洞里或者其它的地方,突然一声巨响,雷电劈倒了大树,火产生了,并夺取了一只或者几只动物的生命。

天皇遭遇到洪水,地皇因而崛起,那地皇又是遭遇到什么,而让人皇崛起的呢?据有关人士说仍然是洪水在作怪,相传地皇晚期,天下又发生了天皇晚期的灾变,气温变暖、冰川融化,造成海水淹没了陆地,地皇的统治随之瓦解。读到此处大家是否感觉太凑巧了,关于天皇、地皇衰败的原因,绝大部分来自于互联网上的资料,其真实性笔者自己都存在疑意,然而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信与不信随君自便,一阅而笑也可。

盘古的传说到此为止,有关盘瓠的故事后文还有交代,就盘古开天辟地来说,它不是属于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的,而是全人类所共有的一个神话,不论我们称呼它为盘古、梵天、还是别的什么名字,它代表的都是一个开始,一切的开始。或许在非常遥远的年代有一段相同的记忆留在了所有人类的潜意识里,一代一代的传承了下来,毕竟曾经的一段时间里地球上的大陆只有一块。

从地域上看,三国时吴国所统辖的江淮地区,是佛教进入中国后最早获得大规模流行的地区。另外印度的佛教文化和其它文化,最初进入中国的时间正好是汉朝中叶,这就很容易让人产生遐想,知识面极广的郑玄、徐整不可能对这种新鲜的知识、文化置之不理,偏巧在印度的神话传说中存在这一位与盘古极其相似的人物。

11蚩尤氏:简称蚩皇,他与“九黎首领蚩尤”不是同一个人

有巢氏被推选为部落酋长后,为大家办了许多好事,名声很快传遍中华大地。各部落的人都认为他德高望重,有圣王的才能,一致推选他为总首领,尊称他为“巢皇”,也就是部落联盟总部的大酋长。

黄帝姬姓建立的周朝,实行礼治,为历代所推崇,成为华夏民族最美好的回忆。周朝既然被戎人所灭,华夏族也就与草原部落有了难以泯灭的仇恨。原有的频繁交流与联姻被掩盖了,有了华夏族,有了被“戎狄蛮夷”这四海包围的危机感,有了华夷之辩的民族争锋。其实无论以血统还是文化本身来划分华夷,都不是太确切的。两者在漫长的历史上早已不可分了。文化的隔阂会带来更深的误解。于是在周朝过后,华夏族与草原部落以一种血腥的征服被征服的方式,进行痛苦的融合,一直以战争的形式加速融合,最终进入今日中华一统之大局面。

接着说燧人氏。燧人氏与鸟有缘,先是被昆仑大鹏所救,又从燧鸟啄木的行动中受到启发,发明取火,如今再次看到大鹏鸟,他发出了野兽一般兴奋的欢呼。

古人习惯了吃生肉喝生水,当他们吃第一口熟食的时候,一定有些不习惯,就跟吃惯了中餐的人跑去吃日本的生鱼片有些不习惯是一样。炮牺吃“烧鸡”时说的“好吃”,意思不是“味道好”,而是“容易吃”,软软的,好咬、好下咽,吃起来方便。

弇兹氏带着几千人在山谷里横冲直撞,走了几天几夜,遇上一个无名部落。

怎么回事呢?上文不是说过藐姑射山就在崦嵫山附近吗?

在这个时期,虽然部落间的冲突难以避免,但部落间的主体还是以繁衍为主。那么多土地需要人的驻足,自然还是母姓的力量占据了部落的主导地位。母系在部落的决策中占有决定性的地位。但因为战争的需要,有些部落的领导则有可能是男性。但这个男性首领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母系的执行力而已。这种母系占据社会主导地位的情况,到夏启建立国家,最终实行男系的世袭制前,还要延续一万多年。每个部落的规模有大有小,但因为生存的需要,具有血缘关系、数量不等的部落可能组成大的部族。而部族间可能建立稳固的联盟,这都是为了生存的需要。

1《山海经》记载的时代

当然,这种示范效应也就能维持几天,时间稍长,周围人无聊的眼光就能杀死你。豫让想来想去这么装不是办法,于是仍然动手刺杀赵襄子。他藏在一个桥的下边,周围的人都能看到,所以赵襄子不费吹灰之力又把他抓住了。此时豫让已经全无侠士风采,变成了一个混市的无赖,所以赵襄子从容地安排人赐他一死。

当然,韩魏这两个滑头,谈拢不谈拢未必是最关键的,他们一直在等待的时机,是亲眼看到襄子军队“救水而乱”。如果襄子没乱起来,或者反而赵国乱得更快,那么他们的态度或许又有不同。注意此段文字中的“襄子”指的是赵国国君,非晋君。连名字都要起成一样的,功利之心昭昭然。这种毫无气度的民族,最后被秦灭掉真是再正常不过,蔺相如廉颇白起之类的故事,拿来解解闷也就可以了。

不管怎么说,如果说黄帝是另外从0发迹的新势力的,这有点说不过去,如果人家发现你有反动倾向的或者和他不是一条心的话,早把你消灭在萌芽中了总之不管是兵变也好还是自己趁乱浑水摸鱼自立更生也罢,黄帝肯定都是走的先顺服后做乱的路子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居然说蚩尤作乱不听号令--这绝对是舆论的力量

洞房花烛夜——尧帝娶鹿仙

为了开拓更大的市场,尧老板将公司总部从河南濮阳迁往交通发达的山东定陶。据说尧帝经常戴着黄色帽子,穿着黑色西装,开着他的白色宝马在中原大地上纵横驰骋,往来各地视察分公司子公司的业务,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

颛顼国王领着帝喾来到隔壁的羲和国。这个国家的人民跟向日葵一样,早晨在东边海岸迎接太阳升起,傍晚到西边海岸目送太阳落下,早晚进行集体日光浴。

确实有出息。

关于颛顼的妻子,古书上记载不多。从前面所讲颛顼制定“女子靠边站”的律令,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在颛顼时期,女性的地位是十分低下的。由此,我们则能够理解为什么颛顼的老婆留下的记录那么少了。

黄帝和他的夫人们生了一大群孩子,光儿子就有二十五个。孩子多了不好养,于是黄帝就把十一个不争气的小子赶出了家门,后来不知流浪到了何方;另外十四个智体健全的被分封了领地,并赐予他们十二个姓:姬、酉、祁、己、滕、蒧zhēn、任、荀、僖、姞、儇、依,其中姓姬和姓己的各有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