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赵普见过皇上,刚坐下没有多久,就看见从外面进来一人,下跪见礼之后,那人手持书信一封递了上来。

皇宫之中,赵德昭正在跟着窦仪学习经史子集。但听窦仪讲到:“当是时,秦王嬴政统一天下,改六国于郡县,车同规,书同文,斗同量,于是天下大定。但是由于秦朝怕六国臣民反抗,所以当时法律严峻,百姓动辄遭刑,大家敢怒不敢言。这个时候天下有两个人分别亲眼目睹了秦始皇。敢问二皇子可知是谁吗?”

石守信领兵从南面一路到潞州,但见大道已被李筠用石头封住。路已无路,况且兵马行军数十日,早已困顿。只好先扎下兵马,命将士休息,准备来日再战。

“好!好啊!继冲辛苦了。你的这份功劳本将军记下了。起来吧。”

说话的功夫,李守节已经到了外面。

“侄儿有孝心,是母后教导的好啊!”赵光义笑着回答着皇上,眼睛瞬间从赵德昭的身上略过。他的目光虽然只是很短的停留在身上,但是赵德昭还是觉得他的目光好似停留了很长时间,自己从里到外都被他看清了似的。

到底怎么办呢?

“我还没有着落……”

太宗一即位,就改年号为“太平兴国”,表示要成就一番新的事业。对于此次皇位更替中涉及的关键人物,都做了一番安排。他任命其弟赵廷美为开封尹兼中书令,封齐王,德昭为节度使和郡王,德芳也封为节度使。太祖和廷美的子女均称为皇子皇女,太祖的三个女儿还封为国公主。太祖的旧部薛居正、沈伦、卢多逊、曹彬和楚昭辅等人都加官晋爵,他们的儿孙也因此获得官位。而一些太祖在世时曾加以处罚或想要处罚的人,太宗都予以赦免。

这种说法,只不过把篡位的罪过加在一个太监身上而已,同时掩盖了杀兄的罪行。

大事年谱:

后世子孙:

赵普回道:“既然皇上如此不愿起刀兵,不如再给李重进最后一次机会吧。”

赵匡胤问道:“计将安出?”

赵普说:“皇上让李重进到汴京朝见,李重进是担心到了汴京皇上对他不利。那这次皇上不必让李重进来汴京,皇上可下旨封他平卢节度使,让他出镇平卢。则此他不用到汴京,到了平卢也是节度使。如果他听从皇上的旨意,也算是承认了皇上的威严。”

“如此甚好!”

李重进收到宋主封他为平卢节度使的旨意时,心里更加认为宋主把他调离扬州是准备对付他了,于是又派人去南唐祈求相助,而自己宣布起兵反叛朝廷。

这次因为是意料中的反叛,所以赵匡胤很从容的分派了兵力:归德军节度使石守信从宋州出,泰宁节度使王审琦从兖州出平叛。

李重进没想到宋廷的反映这么快,平叛大军好像准备好的一样快开到了淮南,而联络南唐信使还没有回来。没办法,只好派向美领兵出城迎敌。此时向美也已经胆怯,但是当时是他自己劝说李重进反叛的,所以如今也只好硬着头皮上了。向美领大军驻扎在第一线与石守信对峙,不停的派人向李重进要兵。李重进几乎把扬州的兵都派到了向美的大营。

却说窦仪见皇上平定李筠之后,先是派陈思诲赐李重进丹书铁券,后又在朝政上见南唐使者献上了李重进的书信,一桩一桩的事情就像当日二皇子所说的一样,心里不由的很是震惊。于是面见皇上把当日的情形告诉了皇上。

赵匡胤也觉惊奇,于是传旨让赵德昭觐见。

赵德昭还不知道赵匡胤找他有什么事情,到了大殿看到窦仪还以为是皇上要考究自己这几日的所学,却是完全忘了当日自己所说的话。

“徳昭,方才窦大人告诉我说你当日猜到了我会先稳住李重进,而南唐也不会联合李重进反叛。不知可有此事?”

赵德昭一听此事,才想起当日自己为了争面子出风头就泄露了天机,心里面暗暗把自己骂了一番,以后再也不能自以为是了,该好好练练书上所说的胸有城府了。

见皇上和窦仪都看着自己,赵德昭先止住自己骂自己,然后迅想了一会,开口道:“确有此事。当日孩儿见窦大人忧心此事,想起皇太后在世时曾经告诉我说父皇是天下一等的英雄,如今有赵普丞相相助,天下没有可以难倒父皇的事情,于是就随便说说安慰窦大人的。”

赵匡胤笑了笑,皇太后看重赵普他是知道的,没想到皇太后如此夸奖自己的儿子。

“那你给父皇说说,如今李重进反叛。朕派石守信王审琦平叛可有不妥之处?”

赵德昭想了想,说:“父皇,李重进靠近南唐,如果我军与李重进苦战,定会让南唐的探子以为我军兵力孱弱,如此他们今后与我军敌对时在心里面有优势想法。若日后我军平定南唐恐有恶战。如今李重进的兵力都在外围,如果父皇还能有一只军马直接到达扬州,则李重进必然会召集向美回防。如此父皇可让石将军和王将军趁机进攻,则向美必败。而我军则可乘大胜之机夺取扬州。”

赵德昭的围点打援的想法在军事史上屡屡生,所以自己说出来感觉很平常,但是在赵匡胤和窦仪听来就感觉完全不一样了。尤其是赵匡胤,从21岁从军,始终在军营里,很少跟自己的家人相聚,儿子都是由母亲杜太后抚养,如今现自己的儿子是个可造之才,怎能不兴奋。

“那你说父皇应该派谁去?”

“孩儿认为父皇亲自出征为好。一则石将军和王将军都是我军大将,别人指挥不了;二则是父皇御驾亲征,将士们必效死力,可一鼓作气攻克扬州;三则是南唐肯定会趁机慰问我军,以观我军实力。父皇在,定可使他们惧我大宋。”

赵匡胤听从赵德昭之言,留晋王赵光义留守汴京。自己亲自乘战船从汴京出沿汴河东进,不数日大军抵达泗州登岸,兵锋直抵扬州。扬州兵力空虚,李重进心里慌乱,一边下令征兵,一边派人让向美回防扬州。

向美收到信函,心里一阵慌乱。前有大军,如今回撤,岂不给了宋军可乘之机。但是扬州兵力空虚他也是知道的,如今赵匡胤直接领兵攻扬州,又不得不去救。于是乘天黑领兵回扬州。

石守信和王审琦早就得到了赵匡胤的密令,派人盯着向美的大营。如今见向美大军回撤,马上动了攻击。向美领兵接战,奈何抵挡不了精锐的宋军,只好领骑兵快退向扬州。

向美退进扬州城,赵匡胤汇合石守信和王审琦的兵马,把扬州围的水泄不通。李重进在扬州城头看见城下宋军旗帜鲜明,杀气腾腾,不由得没了当初反叛的胆气,只好下令死守。自己却躲在节度使府衙每日歌舞,饮酒作乐。真是得过且过,不复当年之勇。

扬州城,淮南军监军安友规与李重进素有隔阂,李重进本也想置他于死地,但一直苦于没有把柄。安友规也整日惶惶不安,担心自己被李重进陷害。如今见扬州城被宋主围困,城内军士士气低落,人人自危。于是联合平时和自己关系友善的将领与城下的宋军联络,约定时间打开城门,迎接宋军入城。李重进得知宋军已经入城,先是杀了家人,然后一把火烧了府衙,自己也葬身火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