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疑他欲用这些百姓的性命来成全刘备的仁义之名,却无法当面质问他是否有此意。只能跟在他身边一起过江,心里还对自己说:“别把孔明想得那么恶毒,就算他真的智计群,应该也不会想到刘备会在之后宁可玉碎也不肯弃百姓去取江陵吧!”

这刘备虽说是什么皇叔啊、左将军、豫州牧、宜亭侯什么的,这官爵和地位听起来响亮,可他实际上现在充其量也就是个新野县的县委书记兼县长,就算让他看在关羽和张飞的面子上使劲封我,我估计能封我个什么乡长镇长的都已经不错了。

终于,随着哨探回报曹操命夏侯惇领军十万来攻新野,在满城担忧恐慌的气氛之中,我终于觅得了一个有利于我的良机。

不料孔明却没有因此有丝毫的欢喜,他叹息了一声摇头道:“国之攻伐本就该各用所长,先前得利也算得利,就好比现在的曹操,天下各州已得大半,又岂是一时的失利所能动摇?顺攻逆守本是常理,就算在大意之时取得几次胜利,一旦他小心谨慎了,想打败他也终为不易了!”

当然为了避免自己的气势在见到这三位之后立刻弱掉,我便想了一个注意力转移的法子,我尽量的让我去想昨天刚认识的雨晴小美女,心想要是孔明不出山我就可以有很多很多的时间有她相伴了,孔明一出山我自然就得跟着,那就必须要和雨晴分开,在将对刘备的仇恨上升到他要把我和雨晴分开的高度之后,我终于拥有了我现在想要的最佳的敌视刘备的状态。

我急匆匆的来到后院,便正好看见有一个人正在院中淘米。这人身穿一身浅蓝色的长衣长裤,因为戴着垂下黑纱的帽子,也看不清面容。不过从身材和服饰上看,这个人定是个女子无疑。

从此他便陷入了寄人篱下颠沛流离的生活之中,虽然一度韬光养晦用计从曹操那里夺回了徐州,但当时的曹操已经羽翼丰满,不仅很轻易的击败了他,还造成了他和关羽张飞的失散。

我只是想,如果我就是他,我来到了三国,我有自己的愿望,也朝着这样的愿望去努力,可我就是一个普通人,最终我会变成一个什么样子。

我见孔明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含糊其词的答复弄得鲁肃坐立不安。心想:“正所谓关心则乱,这鲁肃虽是人杰,但有些太看重孙刘联盟的成功与否了。等到以后刘备据荆州不给东吴寸土,双方激烈对立之时,才显出他的过人手段来。”

及船到岸,鲁肃请孔明于馆驿中暂歇,先自往见孙权,我指挥下人们安顿好孔明带来的东西,便开始思索到底何时在鲁肃身上做文章,又讨得些什么好的事情。

第二天天刚亮孔明便被鲁肃请去见孙权了,孔明没说带我,我也不好跟去,见不到他即将舌战群儒的大场面,待二人一同回来,我见鲁肃满脸喜色,想是诸葛亮已经说动了孙权,孙刘联盟基本已成了。

现在就差周瑜回来来坚定孙权的信心了。周瑜虽会骗说孔明他想投降,但只要诸葛亮把曹操要得二乔的杀手锏拿出来也就不怕周瑜这家伙不就范。

要说江东二乔,那就是连曹操都垂涎三尺的美人,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能见上一面,可以她们早为人妇,要不我非得也想尽办法一亲芳泽。

果然,周瑜一到,与鲁肃同去见他的诸葛亮一回来也忍不住面露喜色。我知道孔明的计谋得逞了,很快满城都传遍了东吴已于刘备结盟,要与曹军开战的消息。

我在这段时间里与伶牙俐齿的诸葛亮相比充其量只能算是个打酱油的,放着孔明与公瑾这两个天才军师在那里斗法,根本也不容我有什么搀和的余地。

不过随着战端一开,东吴这边开始积极准备,在周瑜与孔明暗中相斗的背景之下,我居然也真的阴到了身为“老实人”的鲁肃一下。

其实这事也不能怪我,周瑜骗了蒋干之后派鲁肃来探孔明知不知道,孔明千叮咛万嘱咐的告诉他不要在周瑜面前说实话,否则会惹来大麻烦,可他还是对周瑜大都督据实说了。

于是便引来了周瑜让孔明十日内造十万只箭的祸事。鲁肃这家伙害了孔明不够,居然还敢领命来孔明这里打探虚实。我在孔明立下军令状前的几天是有特别在意孔明的行动的,果然他自到东吴便每天都有去江边观察地形和气候的变化,也就是说他真的不是信口就敢答应周瑜造箭的事情。

待到鲁肃来装好人,他便向鲁肃提了借船之事,鲁肃不解其意,倒是真的没再泄密,私自拨了船和军士交孔明调遣。

我也知道孔明自会在期限的最后一夜智取曹箭,却有心要讹诈鲁肃一笔,便在造箭期限第一天便趁孔明无事找我的时候径去鲁肃府上去见鲁肃。

虽然我不知道鲁肃现在住在哪里,但他在江东也算是个有名人物,我一路打听路人,倒也很快便寻上了门。

起先看门的门人见我人小拦住我不让我进,待我谎称自己是诸葛亮的书童有书信从孔明那里递交鲁肃时,那门卫也只叫我拿出书信由他转达。

没办法我只能坚称这书信万分重要,必须要由我当面转达,那门卫才只好进去禀报后再让府内的管家领我入府。鲁肃的府地虽不甚大,却也称得上一切都规规矩矩,井然有序。

鲁肃在会客厅见我,见到我进来便挥手让管家下去,问我为何孔明有事不自来却让我来送信。

我却一本正经的先坐了下来,对他说道:“书信倒是不忙,只是我家先生要我来问大人,万一他在三日之后凑不出十万支箭,周都督要了他的项上人头之后,那孙刘两家的联盟又该如何是好?”

鲁肃听我如此说,便是一愣。想是以为孔明不便出面便让我一个孩子来他这里求情。他苦笑着对我说道:“此事虽起因在我,可孔明那日在大都督面前找个借口推诿便是,可非要碍于面子说三天就可办完。还签了军令状,此时却来难我,我又能有什么办法!”

他说到这儿便是一惊,像想起什么似的对我说道:“你家先生管我借船,该不会是要实在不行就逃回江夏吧!”

鲁肃这种想法让我哑然失笑,他被我笑得更加疑惑,我却故意用很不屑的语气对他说:“大人您从哪里听过一人逃跑要借二十条船的。再说,不就是十万只箭嘛!区区小事,还犯不上我家先生落荒而逃!”

“那?孔明叫你来究竟是有何意?”鲁肃被我这么一说便更加的糊涂了,他用着猜测的语气对我说:“该不会是刘皇叔会送十万只箭来为孔明解难吧!”

鲁肃的这种想法在我看来也算得上正常方法里最可行的了,可我听鲁肃这么一说却是一惊。我猛然想到周瑜让孔明十日之内造十万只箭很可能本身就不是杀局。

连鲁肃都明白孙刘联盟的重要性,那周瑜又怎可能不知道?

鲁肃虽说私自调了二十只船和六百名军士给孔明,但周瑜可是这江东全军的大都督。况且他又那么的时刻关注着诸葛亮的一言一行,又怎么可能在三天这么长的时间里都不知道鲁肃借船给孔明的事情?

也许周瑜并不是不知道鲁肃借船给诸葛亮的事情,而是他也像鲁肃那样以为孔明是用这船去江夏取箭的。这样他不光达到了奚落孔明投机取巧的目的,还能在削弱了刘备军力的同时增加了东吴的军力。好一个周公瑾!这装聋作哑的把戏可干得好啊!

想到这儿我便有些气不打一处来,虽说这箭最终是由曹操这个冤大头来出,可阴鲁肃什么东西我却也在这个时候突然想好了。

于是我便故意露出一副惊慌失措的样子,鲁肃看在眼里肯定以为自己已猜中了孔明造箭其中的关节。

我却并不说破,只是叹息道:“这十万只箭周都督算是收定了,江东地大物博,区区这点军资自是不会放在眼里。可这对我来说却是好大一笔啊!”

我故意将话说成是对我而不是我家主公,以为将来留下伏笔。鲁肃倒是没注意着其中的不同,而是自以为猜中反而向我两手一摊作无奈状:“这也是你家先生自取,也怪不得我。”

我叹完气便延着这种情绪对鲁肃说:“松儿年幼,自是不能为我家先生分忧。但我既然来了,念及您这段时间里我对我家先生的种种照顾,便愿意送您一卜,然后再走。”

“送我一卜?”鲁肃闻言便是一愣,他上下仔细的打量了我一番,好像第一次认识我一样。他满是不信的问我道:“难道你小小年纪便已精通占卜之术?”

我尽量学着我家先生的气度从容的对鲁肃说:“您可知我家先生年尚不及而立,却已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行军布阵,奇门遁甲,无所不通无所不精?”

鲁肃点了点头说:“早有耳闻,却还无幸领教。”

我便接着说道:“想这种种学问我家先生尽学尽通,不过十余载。松儿虽愚钝,但数年来只攻卜术一门,虽不能说晓天地之造化,却也已达到观人识断,未卜先知之境界!”

鲁肃听了大惊,甚至从座上直立而起,讶然问道:“莫非诈乎?”

我笑着摇了摇头,对他说道:“公有何事,可让我试为卜之,若不中,分文不取也!”我说得兴起,居然带上了算命先生的套路。

“那你便卜一下我军与曹军之战结局如何?”鲁肃见我自信满满,又心系当前战局,开口便来问我这个。

我却没想用这个来从鲁肃这里换得什么,我又笑着摇了摇头道:“这个我早已卜过,不出半年,曹军必败。”

我见鲁肃闻听面露喜色,知道不管他信不信我,是人都喜欢听有利于自己的事情。便接着说道:“这个我就不收您钱了,您自己有没有要卜的,我现在就为您占卜!”

要说在三国那个时代,大部分人还是很信占卜和相面这两样东西的,我见鲁肃对我说曹军必败的事虽然欢喜却似信非信,便对他说道:“要是不出半年曹军败了,您可能说我身在己方自是会说地方会败,肯定也显不出我的手段来。”说到这儿我也站了起来,对鲁肃伸出右手:“不需繁杂,您只要给我七枚铜钱,我便能送您一句良言!”

鲁肃虽还是将信将疑,却也掏出了一串铜钱数出七个给我。我得到铜钱后便又坐了下来,将这七个铜钱每个都放在案上用拇指和食指让它们在案上挨个的打起转来。这铜钱虽然没有现代的一元钱的硬币话好转,却也能坚持一会儿。

鲁肃就站在我面前看我做这些奇怪的举动,见我将所有呆住不动的铜钱都平着聚拢到一起,用右手盖上背了一小段高中英文课本上的课文。听得他完全的目瞪口呆,仿佛听天书一般。

我对他微微一笑,拿开手掌露出下面的七枚铜钱,告诉他:“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