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姓张的大臣提出质疑:“不可能吧,沈家女儿生下了皇长子,沈家圣眷正隆,何苦舍近求远。”

鉴于她是奶奶级的人物,俞宛秋不敢以主子自居,迎上去见礼,聂怀袖笑眯眯地说:“太子殿下喝醉了,今晚恐怕不能回东宫了。”

立刻有人小声告诉她:“太子殿下回来了。”意思是,人家小两口在里面亲热,请勿打扰。

俞宛秋摇头。

但到底还是不放心,一再叮嘱:“你去进香的时候多带些护卫,千万不要大意,以为这里没人认识你,边境之地,人员混杂,本来就比别处更容易出事。”又告诉她说:“我已经让戚长生去无影营,从那里选拔出一批人,以后专门保护你和孩子。”

俞宛秋随秦公子一行住进仙客来客栈时,赵佑熙还在几百里之外。

回望谷里集结了从其他几座军营中抽调出来的精英人物,也是安南王府造反大业的主要骨干力量。赵延昌每月至少要去一次,和那儿的将领、军师、参事们分析局势,确定下一步行动方案。

俞宛秋哪里敢坐,扯了个由头说:“宛秋去厨房看看,给王爷和几位大人准备一些茶点。”

如果她连身边的下人都这么在乎,说明还有点良心,不像某些女人,寒薄得令人齿冷。亏她娘家上上下下都夸她是个痛惜庶妹的贤良之人,可见传闻是信不得的,非要经过亲自相处,而且是长时间的相处,才能真正知道品行。儿子的婚事上。她已经犯了大错,孙子的婚事,决不能草率。

俞宛秋颔道:“我明白的,你们才是真正有判别力又忠心的手下,不分是非,只知服从的,那叫愚忠。有些身居高位的人,其实就是被愚忠的手下害的,明知主子行为偏颇,不知劝谏,一味迎合,让主子不仅意识不到错误,还沾沾自喜,最后泥足深陷,以致灭顶。”

只要肯给钱。要找到这样的人不难,可问题是,他既舍不得花钱,更怕请神容易送神难。

俞宛秋掀起车帘看着上京冬日的街景,屋顶上的残雪,光秃秃的树枝,衣袍臃肿的行人,挂起厚门帘的店铺,还有满街叫卖糖炒栗子和芝麻焦切的声音,不知此时南方又是什么景致?

可别说三白眼的裴氏对自己一向有好感,俞宛秋可记得很清楚,那次大家同在沈涵清屋里探伤时,这妻妾二人组为“相亲”一事奚落起自己来,是怎样的不遗余力。

“小云”,到底是嬷嬷沉稳些,立刻出声提醒,可惜还是迟了,“世子”二字已经出口。

沈涵净马上指出:“大太太身边不是有个程绮玉吗?要认女儿,认她就好了,大太太肯定更乐意的,她又不喜欢沈涵清。”

林氏便提议:“我们找个阴凉的地方坐下来歇歇,让她们去买些水,我们好就着吃点心,你看好不好?”

“我这不是给你解释么?小没良心的。”知墨瞪了她一眼,侧耳听了听里屋的动静,一面抬腿往里走,一面指挥茗香:“姑娘果然被你吵醒了,还不快打水去!”

可此刻的她,却让他打从心底里怜惜,不知不觉上前几步,用温柔中带点急切的语调问:“你没事吧?”

俞宛秋没抬头,而是蹲身为礼:“多谢陛下远道驰援,敝国上下万分感激。”

梁瑾瑜仿似没听到她的客套话,只是追问:“你是不是吓到了?有没有受伤?”

“我没有,谢陛下关心。”

梁瑾瑜深吸了一口气,轻声道:“你没事就好,这一路上,我担心得要死,就怕贵国太子抽不开身回营相救,让你孤立无援。看来是我多虑了,太子殿下早就有所准备,梁军以为捡了个大便宜,结果却吃了个大亏。”

俞宛秋身后有人道:“太子殿下并不知道梁军今夜会袭营,一切的迎战准备都是太子妃殿下部署的。”

梁瑾瑜默默地看了她一会,才咧开嘴笑道:“太子妃殿下总是让我惊奇。”

那个至今仍不敢抬头看他的羞怯女子,竟会是运筹于帷幄之中的女诸葛?他不相信,却又不得不信,因为,连他这个以老谋深算著称的人,都曾两次败在她的手里。

如果要问梁瑾瑜,这世上他最羡慕谁?他会咬牙切齿地告诉你:还有谁?就是那个该死的赵佑熙!

因为赵佑熙拥有他寐以求的一切:真心疼爱他的父亲;顺理成章坐上的太子宝座;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名正言顺地拥有他最心爱的女子。

“他最心爱的”?

突然冒出的词汇让梁瑾瑜脑子里轰地一响,如惊雷一般震得他当场变色,什么时候,她变成了他最心爱的?

不是的,他不爱她!梁瑾瑜在心里一遍遍地澄清,他在女人堆里打滚的时候,这小女娃还拖着鼻涕呢。他一生玩过的女人不知凡己,环肥燕瘦应有尽有,他也早就过了笃信情爱的幼稚之龄。所以他对俞宛秋,只是有点喜欢,有点欣赏,喜欢她的美色,欣赏她的聪明,仅此而已!

试问一个又美丽又聪明的女子,哪个男人会不喜欢呢?所以他没必要惊诧,他的一切心理反应,都不过是一个普通男人的表现。他应该感到欣慰,在尝遍各式美女,游遍花丛之后,还能对某个特殊的女人念念不忘,甚至心痒难耐,恨不得趁着夜色把她掳回去藏进他的深宫里,这一切都表明,他还很年轻,还很有激情。

正不断做着心理建设,有一道娇柔的女声相询:“陛下既已率兵来此,可不可以助赵军一臂之力?”

“当然可以。”

话出口才惊觉,他都没听清楚俞宛秋要求了什么,就糊里糊涂地答应了。

“谢陛下大义,事不宜迟,我们这就出吧。”

“好!”

脱口答应后,梁瑾瑜又是一阵懊恼,人家到底要他做什么?他就忙不迭地“好”上了。

俞宛秋自然不知道他这些心理曲折,只当他听见了,答应了,抬头朝他感激地一笑,随即让手下牵来一匹马。这是她随军后学会的第一项技能,还只在演武场上遛过弯,今儿第一次正式骑着上战场,但愿不要当众出丑才好。

“走吧。”

“好。”梁瑾瑜也翻身上马。

就为了这暖入肺腑的笑容,她想带他去哪儿,就去哪儿吧。

同人卷第二百四十四章攻下衢州

第二百四十四章攻下衢州

和梁瑾瑜并肩而行,俞宛秋说不清心里的感受。她会临时起意,让梁瑾瑜的人马跟着去衢州府,主要是看上了他带来的几千精骑兵。虽说赵真临时从大营中抽调了三万人接应,那三万已是强弩之末,没有很强的作战能力,拉上他们,只能凑凑数。

她忆起自己当时听到千骑万骑奔驰而来的那种震撼,步兵是无法比拟的,在战场上,虚张声势有时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她希望梁瑾瑜的骑兵和赵真率领的步兵能成为压垮衢州守军斗志的最后一根稻草。

赵佑熙的兵马和衢州守军缠斗了一夜仍分不出胜负,说明双方势均力敌,衢州守军借着地利的优势,可以负隅顽抗很久。

可他们等不起,拖得越久越对赵国军队不利。

西北军的主力前锋已经到了衢州,后头的大部队也不远了。衢州今夜攻不下,到明天,也许陈致远就会派一部分兵马来解衢州之围。衢州附近的几个州府,以前畏畏缩缩不敢增援,现在有西北军撑腰,可能都会赶来。这场战役,本来就关系到梁国的生死存亡,一旦梁军继续维持败绩,以后只会江河日下,被赵和靖一步步吞并。

所以,衢州必须在今夜攻下,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都应该争取。如此,才有了她对梁瑾瑜的请求。说是临时起意,其实也是形势所逼,她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夫君陷在攻不进也退不得的危局里无法脱身。

因为心里焦急,她只顾着赶路,一句话也没再说,梁瑾瑜几番欲劝慰,看她神不守舍的样子,终究没开口。

走到半路,却遇到了从前线回来报喜的传令兵,伏在马前激动得说:“太子妃殿下,太子殿下已经攻下了衢州。”

“真的,那太好了!”俞宛秋喜形于色,先前的悒郁忧虑一扫而空。

梁瑾瑜在马上拱手:“恭喜了!”

俞宛秋微笑颔:“多谢,既然衢州府已经攻下,就不耽误陛下的行程了。西北军大部已经逼近寿州,听营中参事们说,最迟明儿下午,贵军就会和西北军交锋上,您还是快点回去部署吧。”

“好”,梁瑾瑜答应着,心里止不住地感叹,原来这段共行的路,短得只有两三里,他还来不及跟她攀谈,就要分别。

该死的是,他确实时间紧迫,越早回到自己的营地越好。大敌当前,那一点点痴恋根本没有容身之地。

“那么,恭送陛下!”

俞宛秋跳下马,梁瑾瑜也跳下马,两人在道旁郑重施礼,然后各自上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