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恩,你是说俄国军队下一步会向圣路易斯和堪萨斯城动进攻?”杜根听了卡维利的报告后问。

“同志们。”罗曼诺夫情绪激昂。自斯大林那一代起,苏共就极少有领导人具有滔滔雄辩口才,而罗曼诺夫就是这极少数人中的佼佼者。“在华盛顿特区的胜利已经证明了美国人不仅是不堪一击,而且对于防守自己的国家已经丧失了信心。我们必须再动一场大规模的歼灭战役,消灭美国!”

只见一枚接一枚的“花岗岩”导弹拖着明亮的尾迹,迅猛地击中庞大的“中途岛”号。

“乔尼,这一次我们一定要狠狠教训俄国佬!”诺伊德大声对旁边的武器官叫道。

“长官,敌人很快就会逃出我们的攻击范围的。”罗纳德?斯宾塞上校担心地说。

“保持航向和航。”赫克托利中将不假思索就下达命令。

库克司令半晌才痛苦地说出电报的内容:“苏军空降兵于2o日突袭华盛顿,白宫、国会山和五角大楼等地陷落。”

“麦克唐纳”号正一边喷吐着炮弹一边高赶来。由于F级潜艇的上层建筑低矮,加上天气影响,“鱼叉”反舰导弹很难命中,而“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对付水面航行的舰艇也较难凑效,mk46鱼雷的射程又够不着,山姆大叔的鱼雷讲究灵巧轻便,不像伊万的鱼雷那样笨重但威力巨大射程远。

“轮机舱轻微进水,影响不大。”轮机官比尔雪夫准尉报告。

整个船队再次响起战斗警报。

整个船队都为之欢呼雀跃,ac-13船队旗开得胜。

“是,舰长!”大副莱斯利?杰拉尔德上尉就答后迅地向舵手和轮机下达指令。

戴维?斯皮尔斯中将标准地向后转,带着副官,大踏步走出白宫。怀着军人最大的遗憾,迈向了苏联战俘营。

于是斯皮尔斯再次向总统立正敬礼,然后说:“长官,为了美国,为了胜利!请你原谅!”说完便对身后的海军6战队士兵使了一个眼色。

其他四个小队也都已经沿着其他楼梯冲上二楼,展开战斗。

尽管斯皮尔斯中将在敌军动向不明就让班?迪恩少校出击,实在有些不明智,但少校还是忠实地执行了命令。6时3o分,2营的三个连沿着11o号公路线形展开,搜索前进。由于根本就没有苏军,美国大兵跑着搜索前进,迪恩进展神,在7时2o分左右就到了纪念林(memoria1dr)。

斯皮尔斯中将命令迪恩少校率部北进主动攻击苏军,并承诺从波多马克河东岸派出援兵。不过中将先生在挂上电话后就现自己一兵一卒也派不出,马尔科夫后续的第517师的伞兵已经纷纷落地,有的甚至落到白宫的草坪上!

“我是伊戈尔上尉,你们的军官不在,暂时由我代替指挥。你们叫什么名字?”伊戈尔感觉自己就是个孩子王,而不是一名军官。

华盛顿的防务并非预料中固若金汤,地面部队缺兵少将,各部门的保安部队虽然数量众多,但没有重武器,无法应付对手正规军的攻击。最要命的莫过于美军一直所依重的空中力量极其薄弱,大部份防守华盛顿的空军也都被派到南方,只有一个战斗机中队驻扎在安德鲁空军基地。

杜根总统还是没有放弃和平的希望,但当他拨通了莫斯科的加密电话后,这种希望就如同冲水马桶里的粪便一样被冲得一干二净。总统只好下令用核弹反击。当然这不过是往尸体上砍上一刀,让自己死得更难看而已。美国在战争初期的惨败众所周知,他们不仅毫无防备,而且可怕的尤里让美国所有的核武器全部自爆。但战争还是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快就结束,一直持续着。

罗曼诺夫不仅向美国政府提交了极其详尽的改革计划书和时间表,还费尽口舌向美国国会保守的财主们描述他美好的自由苏维埃理想和计划。这个方案一开始就得到苏联各加盟国和广大群众的热烈支持,就连在战争后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相互争吵不休的大大小小政党都一致赞同。

1955年5月9日上午,雄壮的《牢不可破的苏维埃联盟》响彻莫斯科红场,赫鲁晓夫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齐聚于列宁墓上,威武整齐的红军各个方阵缓缓通过。当观礼的领导人和群众欢呼着欢迎盟军方队通过时,炮声响起了,史称第一次红色战争就在红场这个世界共产党人心目中的圣地暴了。

“参谋长同志,你去通知工程连,准备拂晓时架桥,各部队按原计划在拂晓时动进攻!”